劉茜??
摘要:面對個人語文素質不能符合社會需求的狀況,新課改倡導重視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喚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熱愛。為實現此目標,高中語文教學需要解決教師的文化素質問題、師資力量問題、課程設置問題、教學方法問題。本文以為,可以采取設置懸念、強化實踐、將游戲因素引入教學、設計師生互動。
關鍵詞:高中語文;高效;教學方法
一、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行,我國的教育情況已經大有好轉。近些年,我國大力倡導學習民族文化,不管是社會上、學校里,還是家庭,都對高中語文給予了更多的重視。但是,高中語文教學似乎也并沒有盡如人意。在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中,依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教師素質不夠、學校師資力量匱乏等等。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重點探討一些高效的教學方法,下面是我的一些論點。
二、 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師文化素質不高
眾所周知,教師在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是引領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素。但是,就我國目前狀況來說,對老師的文化要求也僅僅是本科,而且當今社會的高等教育還不是很普及,這與教師的文化素質受限以及社會對高素質老師的要求卻互相矛盾;而且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很多人選擇教師這個行業只是為了一口“鐵飯碗”,說白了就是為了作為教師的那些保障,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整體的素質文化水平,間接地降低了教學效率,而且如今一部分老師,不僅教育文化知識缺乏,而且基本的個人素質還是比較低下的,給學生作為榜樣還是不夠的,更別說要教好學生。
2. 師資力量匱乏
師資力量一直是我國教育事業面臨的比較嚴峻的問題,教師實際數量遠遠小于所需要的教師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例如,在條件落后的地區,貧困山區就一兩個老師,很少有老師愿意到偏遠山區,也很少有老師愿意長久留下來,因而好多孩子其實是很難接受到教育的,而城鎮里還存在著有老師同時教好幾門課,或者一個老師教好多學生,就算在城市中,也很難做到一個老師單獨教20個左右的學生這樣的情況,這樣的現象無不顯示出師資力量的缺乏。
3. 教學方法落后
教學方法的選擇嚴重影響著教學的質量,現階段,我國很多語文教師過于注重對于基礎知識的口頭講解,枯燥的課堂,不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們無法融入到課堂當中去,進而導致教學效率低下。語文講解的東西本來就是特別枯燥的東西,例如文言文,以及優秀名作的閱讀,文字本來就很枯燥了,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學生處于相當被動的地位,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學習沒有動力,這就導致很難真正地教好語文。而且課后作業永遠是簡單的做試卷,寫作文,枯燥的課后作業,導致學生更不愿意做,更別說對語文產生樂趣了。
4. 課程設置不合理
根據調查顯示,我國很多學校在課程設置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大部分是設置的主科多副科少,另外就算是設置了合理的副科課程,很多主科教師會占用副科的課程時間,導致很多學生偏科嚴重,主科成績遠遠優于副科成績,也會降低教學效率。例如大部分的體育課,好多學生戲稱那是室內體育課,學生很少能真正地去操場上一節體育課,往往是被各種老師占用了,諸如美術、音樂等,基本上連老師你都沒見過。除了老師占課的問題,主課安排過多也有點不合理,像數學、英語等等一天至少兩節課,往往上完一節又一節。
三、 高中語文高效教學方法
1. 增強實踐,調節氛圍
在課堂中,多給學生設置一些實踐操作的環節,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參與,促進學生手腦結合。思維離不開動作,進行一定的動作活動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為紙上得來終覺淺,刻板的知識往往不易理解,而通過實際操作能夠使課堂更加生動,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能夠體會到語文的樂趣,而且也在歡樂中學到了知識。
例如,在講《孔雀東南飛》一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表演的形式展現出來,分角色表演,將焦仲卿和劉蘭芝的盛大的愛情故事演繹出來,讓同學們在故事演繹中親身感受他們的愛情故事,感受他們的情懷,體驗作者在寫作時的思想感情,這樣的形式通過學生自己的親身實踐,既能讓學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又能調節課堂氛圍,讓學生們提高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還有在寫作的時候,可以適當地進行演講比賽,或者進行一些話劇表演,可以鍛煉了寫作水平,畢竟都比較爭強好勝,不服輸,會更愿意寫好的文章,也更愿意積極嘗試去演講,去表現自己,這樣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
2. 設置懸念,制造氣氛
由于教師職業本身的原因,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復同樣的話語,每天都要講解著相似的題目,所以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去活躍課堂氣氛,也不知道應當怎樣來活躍氣氛,在課堂上,就如傳統課堂一般,教師天花亂墜地講,學生默默無聲地聽,一堂課下來,教師口干舌燥,學生昏昏欲睡,教學效率可想而知。所以,教師應當也必須改變這種教學方式,比如可以設置情境,將一些死板的文字內容轉換為有趣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完全地活潑起來。
3. 進行簡單游戲,活躍氣氛
貪玩是人的天性,學生們當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更加需要適當地放松來緩解壓力。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課堂與游戲相結合,寓教于樂,邊玩邊學,邊學邊玩,充分激發學生的天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加入到學習中來。例如,玩一些有關文化的小游戲,諸如成語接龍,或者演講比賽,又或者小型的詩詞大會,類似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熱情,也能增加學生的文化積淀,畢竟語言類重視就是文化素養以及文化知識的積淀,懂得越多,見得越多,對這門課就理解越深,運用的時候就會更加得心應手。而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是受學生的歡迎的。
4. 安排課堂活動,活躍氣氛
高中是學生們學習最為緊張的一個時期,同學們壓力非常大,如果過分緊張的話反而會降低學習效率,所以,在日常的課堂中,也要讓學生們進行適當地放松,當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放松,可以一邊學習知識一邊放松,教師就可以安排課堂的小活動,比如課前五分鐘的文章朗讀,讓學生們自己搜集優秀文章,課上朗讀給同學們聽,既可以提高學生本身的朗讀水平,還會吸引其他同學的注意力,激發大家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自己主動地去搜集學習課外文章,提高閱讀水平。另外,還可以進行課文的分角色朗讀,多名同學分工合作,找到自己想要演繹的角色進行朗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們的團結合作能力,還可以培養大家的朗讀水平,提高教學效率。
5. 學生老師“換位”教學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喜歡上語文這門課,讓他們從心理上接受,那么讓學生老師互換一下。學生教老師學,老師在下面聽學生講,不僅可以適時地指出學生的不足,而且也可以學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也能懂得以后如何的去跟學生的互動,如何更好地講好這門課,而學生要想講好,那他必然不自覺地會好好學習,課下還能好好預習,查閱資料。好好做準備,不然會“丟臉的”,自尊心強的他們定會好好努力,做到完美,而其他學生在聽學生講課的時候,也會更加放松,而不會有面對老師的那種緊迫感,會很放松地參加到課堂教學中,當然了,他們也得努力聽啊,畢竟下一個就有可能是他了啊。
而且讓學生作為老師,他們知道自己心中討厭的教學模式,肯定不會出現,他們的課堂肯定是活潑生動的,當然了學生講課肯定有些知識是講不到的,這時候老師要在結束前做個總結,對學生講的不足之處補充一下,再做一下總結以及對知識的深化與拓展,例如《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中,諸如歷史背景,以及各種課外有關的知識。老師可以補充一些,如劉和珍和魯迅的關系,以及魯迅寫文章的意義何在。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對我們的要求很高,既要求同學們自己發奮圖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更要求教師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以及他們的品質,更要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越的學習能力,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加強對高中的語文的教學。
參考文獻:
[1]高劍.高中語文教學設計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
[2]周香.新課程背景下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3]張傳宗.高中語文教學應開拓優質高效的科學發展之路[J].課程·教材·教法,2010,08:42-47.
[4]李克勝.激活學生學習動機,實現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J].新課程學習(中),2015,0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