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水浪??
摘要:賞識教育,即“賞識——成功教育”。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對受教育的對象要信任、尊重、賞識。因為賞識教育可以創設寬松氛圍、營造創造性思維的環境;可以挖掘學生的潛力,人盡其才;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并獲得成功的喜悅。
關鍵詞:賞識教育;鼓勵、尊重、欣賞、贊揚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故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到一所學校參觀,老師請他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學生,專家就隨手在學生中指了幾個。被點到的孩子非常的激動,一下課就飛奔回家告訴父母說心理學家說他們是神童。母親聽完孩子的話后,再看看自己的孩子,仿佛孩子一下子真的變成了小天才。從此,這些人受到同學的追捧、老師的賞識、家長的鼓勵。孩子找到了學習的感覺,成績不斷提高,智力水平也飛速地發展。其實,這些孩子原來的智力水平和平常人一樣,為什么后來能夠超過其他人呢?心理學家道出了其中緣由:那些天才并不是被挑選出來的,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只是由于某種原因,潛能被自己抑制住了。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稟質乃是渴望被人賞識。”賞識教育就是在抓住這一特點,承認個體差異,尊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而產生的一種良好的教育方法。下面我就結合我自己親身的體會來談談賞識教育的作用。
一、 賞識教育可以創設寬松氛圍、營造創造性思維的環境
心理學家指出,人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想象力只有平時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舊的教學模式大多是老師唱主角,少數學生演配角,大多學生是聽眾。這種課堂教學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賞識教育恰恰克服了這一弊病,它強調的是在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中多給學生一些空間,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同時對于學生的好的行為或好的解題思路、方法表示認可,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在課堂上,教師沒有厲聲的訓斥,沒有嘮叨的說教,有的是贊許的話語和賞識的眼光,影響著孩子上課的情緒。在這樣的氛圍中師生之間的緊張局面可以緩和,也防止了學生的抵觸情緒,使學生從心里真正地喜歡上了數學。例如:為了便于尖子生在課堂上得到更多的機會,我特意把他們調到前一排的好位置,讓他們靠黑板更近些,便于我在課堂教學中隨時給他們以賞識的眼光。在平時上課過程中,盡量讓他們多發言,甚至把他們請到講臺來,當一回小老師。在這種寬松的氛圍下,給學生營造了創造性思維的環境。
二、 賞識教育可以挖掘潛力,人盡其才
教師要對學生抱有信心,堅信“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材必有用”,堅持素質教育的方向,關心每一個學生。教師要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渠道,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期望。例如課堂上有意識地提問他們,當回答不暢時,期待的情感、鼓勵的話語往往會產生激勵效應,使他們繼續用心思索;當回答正確時,贊許的目光、表揚的話語,會產生強化作用,使他們成功的心理真正得到強化。11屆學生張同學,數學成績一般,因為在一次上黑板板書練習時受到表揚,從此認識到自己的學習很有潛力,成績穩步上升,后來考上了重點高中;14屆的陳同學,數學成績非常棒,我就經常找他談話,肯定了他的數學天賦,鼓勵他可以往這方面發展.后來他把大部分時間、精力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他提前學完初中的知識并自學高中的知識,后來他上了重點高中。在高中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對數學情有獨鐘,拼命地學數學、做數學。
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學習的接受能力不盡相同,以至幾乎在完全相同的條件下,有的人暫時取得較好的成績,另外一些人相對就沒那么好,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也是可以縮短差距的。這就要求我們做老師的要有耐心,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盡量挖掘他們的潛力,做到人盡其才。
三、 賞識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數學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并不是無動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種不同的態度,會有各種復雜的內心體驗。如果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會感到愉快和舒服;學習失敗時,則會感到失落、難過、對學習漸漸地失去信心。我曾經教過這樣一個學生,他的各科成績都不錯,唯獨數學學不好,但他很勤奮,而且他自己認為自己越認真,成績反而越不理想,因此他變得沒有了信心,干脆破罐子破摔,再也不像以前那么認真了。眼看中考在即,如何讓他樹立信心,并在短短的時間內取得較好的效果呢?這時我運用了賞識教育。我找他談話,首先肯定了他其他科的學習成績,特別是對他的語文大大贊揚,然后對他的學習狀況進行了調查:(1)你平時怎樣學習的?(2)平時的作業是否獨立完成?(3)作業中的錯誤、考試中的失分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問題等等。通過分析統計發現,成績欠佳的主要原因除了對知識的生疏和不能靈活運用外,解題的不規范、不完整、推理的不嚴密,計算(運算)錯誤、粗心失誤,乃至來不及做等因素的失分占總失分的三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二以上。這表明:成績欠佳,并非智力因素所致,大多是平時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所致,也說明了學不好并非確實因為數學難,而是因為沒有用足力氣和用對地方。使他明白:智力和技能并不成正比,良好的習慣,頑強的意志才是成功必備的素質。智力是固有的,但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提高的。
該學生清楚了“差”的根源,消除心理障礙,重新樹立了信心,并且有的放矢地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在后面的幾次模擬考試中,一次比一次進步考得好,在那年的中考也取得了125分的好成績。
賞識教育應當承認個體差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同時,敢于放手,讓學生在學習、生活的海洋中得到磨煉,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鼓勵孩子頑強地站起來,然后不斷地去嘗試,獨立地完成每一件事情。希望老師都可以來嘗試賞識教育,欣賞贊許孩子的優點,讓他們都能發光發亮。
參考文獻:
[1]梁笑非等.消除教學的煩惱[J].青少年學刊,2002,(1):42-43.
[2]胡公磊.對當前小學賞識教育的再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69).
[3]熊耀珍.讓學生在賞識中快樂學英語[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3,(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