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輝
摘 要:中職教育是我國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中的數學課教學是中職課程中的基礎文化課程之一,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數學史對于數學教學有特殊的教育意義,所以如何把數學史融入到我國中職數學教學當中,成為了目前我國中職數學教師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分析目前中職數學教學特點還有數學史的重要意義,探討了數學是在種植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教學。
關鍵詞:數學史;中職教學;數學教學
相比起普通高校的學生來說,中職院校學生比較特殊,思維邏輯和學習習慣養成意識還比較淡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因此大部分學生可能連最基本的數學常識也沒有掌握牢固。作為中職院校的數學教師,除了需要使用常規的教學方法之外,還要注重小學、初中數學和中職數學知識的銜接過程,為學生們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氣氛,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中職教師也需要不斷地學習,努力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創新教學模式,提升中職數學教學質量。
一、 數學史教育的重要性
(一) 中職學生數學學習現狀
中職學生大多是初中起點,中考分數不合格,所以放棄了升學轉而進入職業技術學習中,所以中職學生普遍表現為學習基礎差、學習興趣較低、人生觀世界觀模糊、懶散、脾氣沖動等,導致了在數學課堂教學當中遇到很多問題。例如說在數學課堂上聽不懂教師講的是什么,有些學生甚至上課沒有教材,課桌上空空如也,數學課堂變成了睡覺課,還有一部分同學一旦聽不懂之后就會直接放棄,在課堂上聊天等。上課學習中一旦遇到問題第一反應就是詢問教師或者是問同學來獲取答案,沒有養成自我思考、自我解決問題的習慣,長此以往,數學課堂教學就失去了應有的教學意義,學生在課堂上變得更加逃避學習,失去了應有的學習動力和活力,同時不良的學習習慣也會影響后期的成長道路。
(二) 中職教師的教學現狀
對于中職學生學習習慣的特殊性,中職數學教師也在一直研究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希望能夠解決目前存在的這一問題。首先為了能夠提升中職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需要研究趣味性教學方法、數學游戲教學方法。為了能夠更加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需要多跟學生溝通,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降低理論知識難度,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改善現有的學習狀態,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還有趣味性的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生們的課堂聽講注意力。但是由于目前職業學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還有很多其他的外在原因,所以在較短的周期內,想要改善目前中職學生數學課堂的學習狀態,這些方法都顯得力不從心。
由以上兩點可以看出,在中職數學教學當中滲透數學史教育已經迫在眉睫,通過數學史的學習,可以把書本上數學片段聯系起來,結合成一個連貫的整體,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數學的簡潔、對稱、和諧還有奇妙。通過學習數學史,學生們領會到數學家們創造思維形成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對于課本知識有更深刻的了解,靈活指示的實質,從而增強學生對教材的掌握能力。同時數學史中還有很多數學家們發明和創造的生動過程,了解這一過程有助于讓學生們掌握知識創造的技巧和方法,提升創造思維,通過滲透數學史教學能夠讓數學學習課堂活躍起來,激發學生們的數學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了解更豐富的數學概念、數學原理還有對數學的深度認知。
二、 數學史在種植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 課堂教學把數學史加入故事情景模式
數學知識的生成和發展具有一定的練習,所以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讓學生們去了解和掌握數學的發展歷史,這樣能夠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去關注數學知識、了解數學知識,從而主動學習數學知識。在課堂教學當中,中職數學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過程中,可以適當地為學生們傳授一些數學知識的背景和典故,不僅能夠開闊學生視野,同時還能夠通過故事情節來對數學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通過名人故事來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學生主動地從各個數學角度來證明和思考自己的學習思路是否正確。例如,法國數學家蒲豐帶了很多朋友到家中做了一個實驗,他在桌子上撲了一張紙,紙上畫了很多等距離的平行線,然后又拿出了很多小針,小針的長度是平行線的一半,這時候蒲豐說:“請大家把這些小針往這張白紙上隨便地扔。”客人們按照他說的做了,統計的結果是:大家一共扔了2212次,其中的小針和紙上平行線交匯了704次,得出了2210÷704≈3.142.這個數接近于π,并且投擲的次數越多數值越精確,這就是著名的“蒲豐試驗”。
(二) 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教師,只有對學習的事物產生興趣,學習質量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把數學史融入到課堂學習中,不僅能夠豐富和活躍數學課堂學習狀態,還能夠讓學生們通過學習了解到數學的價值,從而激發出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三) 了解我國的傳統數學理論,提升民族責任意識
數學史除了能夠給予學生們數學知識之外,也能夠培養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心。我國的數學歷史比較悠久,優秀的數學家也是層出不窮,且成績卓越,例如說在古代的《九章算術》,還有簡單的勾股定理、正負數運算等,我國古代都有千人總結的相關知識技能,通過學習數學史來了解他們的經驗和教訓同樣值得中職學生們借鑒和學習。中職學生在學習數學中了解這些,能夠激發出民族自信心,對于數學產生足夠的學習熱情。除了古代,還有近代的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他出生于江蘇省,從小喜歡數學,非常聰明,19歲就讀于清華大學,后來又被派送到英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記者在采訪中詢問:“你最大的理想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說:“工作到最后一天。”后來他的確為了科學辛苦工作到最后一天,實現了自己的諾言。這些數學家們鍥而不舍的追求真理的高尚精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們的思想品質。
三、 結語
數學史是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學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需要在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史教學,激發出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素養,把數學學習變得更加人性化。
參考文獻:
[1]劉亞莎,郭曉麗.淺析數學史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6,(02):194.
[2]陳素玲.數學史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6):250.
[3]崔健巍.淺談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史教育[J].科技信息,2011,(08):613-614.
[4]孔令威.數學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赤子(中旬),2014,(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