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芳+何培宇+徐立波
摘 要: 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慶陽市區291位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情況從教育教學活動能力、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的能力、激勵與評價的能力、溝通與合作的能力和反思與發展的能力五個維度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加大引導力度,樹立民辦園所典型,大力推廣典型民辦園所經驗;圍繞實踐活動,開展校本研究,努力提升專業發展能力;面向青年教師,提供發展機遇,促進幼教隊伍不斷成長。
關鍵詞: 幼兒教師;專業能力;調查研究
一、 問題的提出
能力,屬于心理學范疇。它指的是:成功地促使人完成了某一種活動,在這個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心理特征,如知識、態度、情感等。幼兒教師專業能力是指幼兒教師為促進兒童健康、全面發展而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全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知識、技能、態度、情感等心理特征。幼兒教師專業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環境的創設與利用、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激勵與評價、反思與發展、溝通與合作[1]。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進入深化推進階段,學前教育逐漸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焦點,而作為學前教育關鍵影響因素的幼兒教師,其核心素質專業能力的提升問題再一次成為熱點。《幼兒教師專業標準》的出臺以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自2012年頒布以來,甘肅為促進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也加大了財政投入,但作為經濟文化落后地區的隴東地區,其幼兒教育仍是基礎教育的薄弱環節。在慶陽市開展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調查研究,可以了解當地幼兒師資隊伍的現狀,并對當地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及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二、 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從甘肅省慶陽市區分別選取公辦幼兒園3所、民辦幼兒園4所,發放問卷312份,收回有效問卷291份,其中公辦幼兒園教師為87人,民辦幼兒園教師為204人。調查問卷回收后采用了SPSS16.0做數據統計分析。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使用葉麗編制的《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現狀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該問卷可信度達到0.932[2][3]。
三、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 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狀況分析
1. 年齡性別結構
青年女教師比例較大,師資結構趨向年輕化。25歲以下青年教師有167人,26-30歲的有65人,31-35歲的有29人,以上年齡段教師占89.7%;36-40歲的教師有15人,41-45歲有5人,46歲以上10人,以上年齡段教師占10.3%。教師中,男教師僅8人,且均為公辦幼兒園教師,女教師占了絕大多數。
2. 教齡教師資格及在編結構
新入職教師、新手型教師數量多,缺少專家型教師。目前,新入職教師(3年以下)有130人,3-5年新手教師有70人,6-10年教齡的教師有42人,11-15年教齡的教師有19人,16-20年教齡的教師有16人,21年以上教齡的教師有14人。新入職教師和新手型教師共200人,占教師總數的68.3%。無資格任教者占比高,且均為青年教師。291人中,139人沒有獲得教師資格證,占比47.8%。未在編從業教師人數多。291人中,在編教師僅58人,233人不在編。不在編教師占比高達80.1%。
3. 學歷職稱結構
幼兒教師們的第一學歷以中專為主。具有中專學歷的教師有156人,占53.6%;具有大專學歷的教師有94人,占32.3%;具有大學本科學歷教師僅41人,占14.1%。職稱方面,未定級教師占了較大比例。291位教師中,未定級233人,占比80.1%;幼教二級11人,占比3.8%;幼教一級34人,占比11.7%;幼教高級10人,占比3.4%;中教高級及以上3人,占比1%。
4. 收入水平與職業認同度
慶陽市區幼教的收入水平整體而言是較低的,但相比隴東地區的其他城市而言則相對高出幾百元。工資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有189人,占比64.3%。其中,2000-2500元104人,占比55%;2500-3000元57人,占比30.2%;3000元以上的為28人,占比14.8%。在相對較高的工資收入條件下,慶陽市區的職業認同度相對較高,在1-10分評分中,評分在5分及以下人數有9人占3.75%,6-7分人數有44人占18.33%,8分以上人數有187人占77.92%。
(二) 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現狀分析
1. 較高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幼兒一日生活的組織能力。表現在:具有較強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和較好的環境創設能力以及資源開發利用能力,能掌握并協調好幼兒園環境創設、一日生活安排、游戲與教育活動、幼兒保育和班級管理,并能發揮教育機智,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受新教學理念影響,大部分教師在注重幼兒知識學習及能力鍛煉的同時,開始關注幼兒教育的過程和方法,并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關注幼兒情感態度方面的發展。調查顯示,90.72%的教師能協調處理好幼兒教育教學各方面的工作;90%以上的教師能把握住活動重、難點,巧妙設計,并能有效引導幼兒思考;96.2%的教師會給幼兒自由表現、自由選擇的機會;92.4%的教師能在幼兒對活動失去興趣時重新激起他們的興趣。另外,教師中,有73.2%的教師關注幼兒在情感態度方面的發展,有73.2%的教師常利用社區、家庭的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
2. 不斷提高的溝通評價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表現在:教師能以學生為主體,關注與幼兒溝通的有效性;更多地采用即時評價、定期評價和積極性評價;在與家長和同事的合作上,教師能充分利用信息媒介,及時討論幼兒教育教學方面的問題。調查顯示:當幼兒想要溝通卻又表達不清楚時,93.8%的教師選擇一直等幼兒講完;88.66%的教師認為幼兒能夠完全理解她所說的話。但是,能夠完全理解幼兒在想什么的教師并不多,僅占20.6%。教師中,有91.1%的人會定期、有針對性地對全班幼兒進行評價,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策略;有95.2%的人密切關注每個幼兒的日常行為表現并做出及時、積極性的評價。評價方法上,有88.7%的教師在評價幼兒時,經常使用觀察法、作品分析法、談話法等方法收集相關信息。與家長的合作交流上,僅有7.9%的教師選擇通過家長會與家長溝通聯系,更多的教師能利用網絡信息平臺,以QQ群、微信、班級微博等方式與家長溝通交流。同事間的合作方面,有86.6%的教師選擇通過信息平臺經常與其他教師討論專業方面的問題,僅有18.6%的教師認為同事之間的研討對她教育教學的作用一般或者不確定。
3. 逐步加強自我反思與規劃發展能力。表現在:反思習慣的養成、反思行為的即時性和實踐性;自我學習意愿的增強,職業發展規劃、目標的確立以及發現問題研究并解決問題意識和能力的逐步提高。調查顯示:僅有個別教師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90%以上的教師認真反思并知道從哪個角度去反思,且在事件或活動進行的當天進行反思,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避免在下次活動中出現。86.6%的幼兒教師關注學前教育領域內的新理論、新思想;96.6%的幼兒教師認為如果有條件的話,希望有更多學習的機會,比如閱讀更多的理論書籍,聽專家的講座等。92.8%的教師有明確的專業發展目標和計劃,
86.3%的教師每天都認真反思自己教育教學中的得與失,并堅持寫教學筆記;75.6%的教師能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收集相關信息,運用適當的方法對問題進行研究,并形成科研報告。盡管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幼兒教師專業能力水平相比,慶陽地區的幼兒教師隊伍還有一定差距,但與隴東其他地區相比,其專業發展能力正在逐步加強,并呈上升趨勢。
四、 小結與建議
(一) 加大引導力度,樹立民辦園所典型,大力推廣典型民辦園所經驗。
加德納指出,人類所有智力活動的展現都是以各自的文化背景為前提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以及教育條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個體智力的發展,甚至導致其因環境和教育條件的不同而表現出差異。西部經濟落后地區受各種外部因素制約,近年來雖然政府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但民辦園所發展依然緩慢,民辦園所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雖然在基本能力指標上不斷提高,出現了與公辦幼兒園教師基本持平或略高的發展趨勢,但在發展性能力指標上仍然低于公辦幼兒園教師。筆者調查的慶陽市區則不同,近年來,政府大力扶持并發展民辦園所,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以西峰地區為例,民辦園所的軟硬件建設在某些方面還優于公辦園所,受到廣大幼兒家長們的歡迎,生源穩定。今后,政府應加大引導力度,積極推廣典型民辦園所的經驗,讓更多的民辦園所發展成熟起來,滿足當地幼兒教育的需求。
(二) 圍繞實踐活動,開展校本研究,努力提升專業發展能力。
幼兒教師各項能力從高到低可以分為兩個水平:第一水平為基本性能力,包括一日生活的組織、保育和教育教學活動能力;第二水平為發展性能力,包括激勵與評價、反思與發展、溝通與合作。從統計分析來看,慶陽市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整體水平在隴東地區而言,屬于較高水平,這與許多研究的結果不一致[3]。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主要得益于政府對民辦園所的重視,能通過多種渠道引導、鼓勵并扶持民辦園所的發展。就幼兒教師的基本能力和發展能力而言,發展能力尚有提升的空間。未來,各園所應依據自身情況,積極創設條件為幼兒教師提供更多比如閱讀理論書籍,聽專家的講座等學習機會,要在堅持短期集中有針對性培訓的基礎上,幫助教師獲得一種持續地進行自主專業學習的能力。我們知道,廣大幼兒教師的工作場所在幼兒園里,在課堂上、在幼兒一日生活中,這是他們專業生活的常態,只有抓住這個常態,引導幼兒教師圍繞他們每日的實踐加強園本教研,并積極構建適宜的學校文化和學習共同體,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教師教學科研、溝通合作、自我反思、自我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最終促進他們專業能力的發展。
(三) 面向青年教師,提供發展機遇,促進幼教隊伍不斷成長。
青年教師,是指教齡在5年以下的教師,他們經歷了1-3年新手教師階段的洗禮,正逐步向骨干教師邁進,是幼兒教師隊伍中的主力軍。慶陽市現在的在職幼兒教師隊伍以青年教師為主,調查顯示:青年教師在專業基本能力和專業發展能力方面較之新手教師和老教師均有顯著差異。他們的專業基本能力逐步成熟穩定,發展能力正在逐步形成,因缺乏老教師們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更容易改造,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更能積極開展教研教改。因此,青年幼兒教師隊伍的壯大成長,意義重大。當地政府要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在職稱評定、教師資格證的獲取以及編制待遇、提升學歷等方面為他們排憂解難。各幼兒園應以青年教師隊伍為主體,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培訓活動,激發這一部分老師結合自身工作大力開展校本研究,提升其專業發展能力,促進幼教隊伍的不斷成長壯大,為當地幼兒教育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S].2012.
[2] 葉麗.重慶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現狀調查研究[D].西南大學,2008.
[3] 胡祥云.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現狀的調查研究——以濟南市為例[D].長江大學,2014.
[4] 李雨姝.園本教研在提升教師專業發展能力中的作為分析[J].繼續教育,2015,(11):27-29.
[5] 徐如松.教師成長:從新手到研究型教師的七個“密碼”[J].中國教育報,2016-10-10(10).
[6] 呂姝.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現狀調查研究——以遼陽市幼兒教師為例[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