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法民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學是對物理知識不斷地進行了解、理解、進而進行判斷和推理的過程,要做到理解物理學習中的各種客觀規律,由現象到本質,做到對初中物理知識間內在聯系,這就是教與學雙方都要努力才能達到的。本文從和諧學習氛圍教學入手,通過行之有效的教學設計,利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備,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始終圍繞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特點,實現高效教學。為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效果;能力培養;教學改革
教師作為學生成才的直接踐行者,對學生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很多觀點和知識是學生判斷事物的主要依據,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的具體人格正在逐漸形成階段,對事物的認知正是渴望的階段,所以老師要想讓學生們有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否則教學工作則無法繼續。同時,教師在完善知識結構的同時,還需要不斷的研究教學方法,探究如何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能力的目的。
一、 和諧的學習氛圍是有效教學效果的一個基礎
“和諧”是指人們對事物自身各要素之間和事物與外界之間關系所處狀態的一種肯定性的主觀評價與描述。當延伸到物理課堂教學時意指課堂的協調、均衡、有序發展的態勢。師生在這種環境下,心情舒暢、真誠信任、相得益彰、教學相長、協調發展。只有在這種和諧平等的氛圍下,學生才能夠放松身心的投入學習,學習的效果才能夠得到老師的尊重和認可,初中物理學科是學生剛接觸的一門學科,從開始我們就人性化的把學生導入其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學生會覺得這門課里有很多重要的東西需要自己去挖掘,從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老師的教學負擔,將會無形間提升教學效果。
二、 實用的教學設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傳統的課程觀念中,課本負責教什么,教師負責如何教,課程與教學的界線分的很清晰。一個完整的課堂讓聽課的人感覺舒服,每一個環節都是那么合情合理,比如時間的把控、問題的導入、提問的形式等等,每一個環節都絲絲入扣,滴水不漏,學生被深深的吸引。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不單單就是一個教案,需要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充分的掌握;對教學大綱理解透徹;對本節課的內容的重難點需要反復研習。
現代物理課程教學提倡教學的系統性,即需要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資源的配置、教學環境的選擇等等,可以看作是一個生物鏈接,這種生物鏈接上的任意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效果。例如,我們在基本電路的教學課堂教學設計中,要考慮到學生對常見的電路元件的認識不足,設計時建議把學生帶到實驗室去,并在實驗室采用現場加投影的方法讓學生了解更直接;采用項目任務方法讓學生動手去做,這樣學生能有切身的體會;采用小組合作連接電路方法,學生將能夠學會互相幫助,提高學生學習情商。這樣的課堂教學設計將會給教師的教學提供更加舒適的體驗,學生受益匪淺。
三、 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是保證初中物理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作為一名物理老師,要多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與物理中的定律、規律有機結合,多采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實驗,老師給予正確的理論和方法指導。教學方法是教學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手段,巧用各種教學方法,必能使難題變得容易,使枯燥的問題變得有趣起來,自然而然教學效果就會很明顯。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1. 以形象生動物理實驗激發興趣。每位學生都會對初中物理實驗演示非常的感興趣,對奇妙的物理現象和事物,充滿著了解欲望,這時我們在教學中能夠精心設計實驗,加以巧妙的進行演示,趣味性、新穎性得以增強,同時也有效地刺激學生感官,學生學的有意注意得以培養,這樣就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各種思維能力。初中的物理教學中有很多內容需要用實驗去模擬和發現的,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特點。我們如果把實驗教學貫穿于教學內容當中的話,學生的動手能力將會被激發,學生通過這種實際的操作進一步去深化理論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2. 創設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物理現象和規律很難有教師的語言進行表述,這時就要求教師能熟練地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生動的文字敘述或逼真的動畫圖片展示給學生,創設了誘人的教學情景,學生學習時如身臨其境,激發學生學習初中物理的興趣,開拓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 緊密聯系學生身邊生活的物理現象,為學生學好初中物理培育好土壤,這時教師如能巧妙的運用生活中物理現象,讓學生去感知、總結歸納,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會得以激發,也便于學生對初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讓他們體驗到學習初中物理的樂趣與價值,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識、主動去解決新問題的強烈欲望。例如當教師在講授慣性定律的時候,如果借助多媒體展示,將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如人的賽跑、汽車的制動距離、以及書上的蘋果的落體運動等等狀態以動畫形式展現給學生,那么初中物理知識就會從書本文字中跳躍到活靈活現的時候與現實動畫動作中來,這樣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對促使學生愛物理,進而學好物理,大有裨益。
4. 課堂教學形式趨向多樣化,例如實行小組合作法,小組合作法是我們在物理課堂教學改革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就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按照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進行綜合的合理搭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并且形成一致的意見。探究式學習法,探究式學習法是教師在課前設計一些問題,并且把這些問題分發給學生,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實驗研究、問題咨詢等方式把問題解決,老師對這個的過程只起到監督和問題咨詢工作。比如我們在電路教學中,提出電路中的電阻變化對整個電路的電流有何種影響時,學生可以通過查找資料,并且從實驗法的一些實驗項目去得出結論,而不是我們老師直接去給出結論。這種探究式的方法的好處在于,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時間久了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得到了提高。endprint
四、 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果要加強對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的應用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應用,能很好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文字的色彩和大小反差將重難點物理知識很醒目地展示給學生,加深學生的印象,在我們的初中物理課堂中,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圖片技術,把我們生活當中經常碰到的物理現象,形象地用動畫模擬出來,使初中物理更貼近我們生活實際。多媒體環境下的情境輔助教學,綜合運用互聯網和各種多媒體資源,充分利用文字、聲音、圖像和視頻的優勢,能夠創造栩栩如生的物理場景。物理情境的生動與形象的呈現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述阿基米德定律時,如果借助多媒體能夠將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浴盆中如何對浮力恍然大悟,為什么死海不死,等問題一一呈現,那么學生不僅會從中體會到浮力這一物理知識,而且也能將浮力現象與相應的物理知識跟我們自身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告誡學生: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物理定律的發現者。
在演示實驗方面可以把有的實驗在實驗室做不出來或實驗不明顯的時候,可以模擬到多媒體課件中來,幫助學生對一些物理問題與現象的認識。這樣就提高了教學效果,也有利于我們教師因材施教。當今社會進入了信息化的時代,學生的知識面不再是課本上的一點點的知識了。作為老師我們要善于運用這種信息。在教學中可以現場通過多媒體展示物理現象的產生過程、運用原理;課后的復習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QQ、微信等互聯網通信工具去解決學生所提的疑問,讓現代化的信息工具為我們的教學服務,這樣,學生的參與度會很高,對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提升會起到很強的正面作用。
初中物理知識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教學上要不斷鼓勵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現象留心觀察,做一個有心人,使學生切實感受到物理與生活的關聯,不斷地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的初中物理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會影響教學的質量。初中物理教學應該圍繞著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對學生主動思維的調動等作為學習的出發點,通過學習身邊生活中的物理案例,對初中物理知識應用認識,從而加深學生對初中物理理論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多角度的思考問題,他們的解題思路就會變得更加活躍,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在當下新的課程改革的環境中,只有我們教師積極地參與進來,才能合理地、真正地、科學地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運用好各種教學方法,這對于我們實現我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綜合性人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的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果,我們還需要不斷努力,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策略進行的研究與創新,為培育出更多適合時代和社會發展的物理人才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星.淺議新課改下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學.《新課程學習(上)》,2013.
[2]孫飛.高中物理例題講解教學策略分析.《高考》,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