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喆
摘 要:小學英語是初中英語的基礎和前提,小學英語知識的較好掌握,能夠為初中英語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小學至初中英語的過渡銜接有利于中小學英語的良好過渡。為此,無論是小學英語教師還是初中英語教師,都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通過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正確引導小學英語至初中英語階段的過渡。文章主要就小學至初中英語學習階段的過渡銜接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英語;初中英語;過渡銜接
小學是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小學生在未步入初中階段時,已經對英語的一些簡單詞匯、句型以及對話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但是由于一些教師教育方式的欠缺,英語銜接出現一定的問題,致使教學方式出現混亂現象。小學與初中兩個階段的英語學習未能夠很好進行過渡,學生缺乏一定的適應性,沒有明確的英語學習目標,導致二者銜接的困難。
一、小學至初中英語學習階段的過渡銜接問題
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不僅教學方式、課本不同,在教學環(huán)境以及教師方面也截然不同,這些不同導致一些學生剛升入初中便產生壓力。同時,小學生剛升入初中階段時,初中教師不了解學生小學階段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采取的教學方式與小學截然不同,這就導致很多剛升入初中的學生的不適應。此外,初中教師對于小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個體差異性不甚了解,不熟悉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內容。加上在小學階段不同的教師對于學生個體差異的執(zhí)行程度不同,致使學生個體在學習方式上有很多不同之處。
二、小學至初中英語學習階段的過渡銜接對策
1.教學內容的過渡銜接
對于剛升入初中階段的小學生,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初中英語教學內容與小學英語教學內容的不同,為此,初中教師要精通小學英語教學內容,掌握一些熟知的教材。在涉及英語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注重英語課本結構內容的過渡銜接,做到課本內容的上下結構、前后之間有很好的銜接關系,防止出現中小學內容的脫節(jié)。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要注重舊知識的鞏固,尤其是初一新生在學習英語第一課的時候,教師要聯(lián)系到小學階段他們學習的各種英語知識內容,喚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知和興趣,達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融會貫通。此外,初中教師也可以經常深入小學學校聽課,與小學英語教師溝通交流關于英語教學方面的知識,真正做好教學內容的完美銜接。
2.學習策略的過渡銜接
相對于小學英語課程而言,初中英語課程教材難度較大、深度較深,而且在內容方面也是涉及范圍廣,學生學習起來不及小學階段學習起來容易。為此,教師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及時了解小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策略,加上與小學英語教師的一些溝通交流,并先試著采取小學階段的相關學習策略,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輕松氛圍。而后,待學生對學習策略有所感悟后,教師要慢慢過渡好初中階段學習策略的運用,由簡入繁、逐步深入,引導學生慢慢調整學習策略。此過程教師要多加引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從而達到轉換學習策略、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目的。
3.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的過渡銜接
對于小學階段學生來說,他們的好奇心強,對于新鮮事物容易產生疑問,即使步入初中階段,他們的這種特征依然存在。因此,初中教師要正確認識到學生的小學階段年齡表現特征,著眼于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將英語課堂開展得生動且有趣,滿足學生的各種英語學習行為習慣。對于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形成的行為習慣,教師要積極鼓勵,比如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師就鼓勵學生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大膽進行交流,課堂認真思考,課后養(yǎng)成認真復習鞏固等良好的習慣。
對于這些習慣,初中英語教師要鼓勵學生繼續(xù)保留,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過渡好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得學生擁有一顆積極上進的心。
4.注重教學策略的改進
小學英語教學的很多教學策略處于簡單化狀態(tài),這主要是由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所決定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很多都是機械式模仿。而初中英語課程不再像小學英語課程,其內容的深入使得教師不得不改變教學策略。教師在讓學生感悟到小學教學策略的狀態(tài)后,應逐步深入教學策略,而后進行改進,將教學方法由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充分擴展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達到適應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
綜上所述,通過對小學至初中英語學習階段的過渡銜接進行分析和研究不難看出,小學英語教學與初中英語教學存在很多的差異,很多小學生在步入初中階段后不適應初中英語教學方式。為此,初中英語教師要積極認識到這一點,了解小學英語教學,過渡銜接好其與初中英語教學的關系,真正做到讓學生認知初中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王學軍.小學、初中英語的過渡銜接芻議[J].中國校外教育, 2014(5):72.
[2]余祥越.語境與英語詞匯教學[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