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蓮
對于班主任來說,無論怎樣艱難,首先都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有深沉的愛生情感。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不愛學生,那么你的教育一開始就失敗了。”可見,愛就是一種教育力量。
一、關愛學生
第一,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的困難是班主任的天職。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面臨著許多困難。這些困難當中,有學習方面的,有人際交往方面的,有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的。有些困難僅靠學生個人的努力是難以解決的,需要教師的愛心,需要全班同學的共同努力。關愛學生就得特別留意學生的困難,哪些是學生通過個人努力可以解決的,哪些是需要教師和其他人幫助解決的。例如我們班一位女學生,成績處于中等水平,但家長對其期望非常高,不斷給予她壓力,每次大考小考家長都過問具體成績、班級排名、年級排名,每次都不滿意,于是在言語上不斷重復著打擊孩子的話語,孩子漸漸對學習產生恐懼,課堂上經常緊張,作業完成也越來越不理想。我從她的周記中感覺到她的糾結、無助,我發現她的這種情況已經發展到心理問題的地步。于是我先對學生進行開導,并聯系心理老師,讓專業的教師幫助她,另一方面我也在與其家長溝通,分析學生的心態,并通過心理問題案例讓家長明白過度壓力對學生的危害,慢慢地家長認識到自己做法的錯誤,也不再給孩子壓力。而這位學生在心理教師的幫助下,也漸漸走出了困境。到了下半學期明顯地感覺到她變活潑了。班主任要把每一位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時刻留意他的變化,并想方設法幫助他健康成長
第二,要堅信每個孩子都是可教育的。對于后進生的轉化始終是一個艱難的問題。例如我們班的一位男生,早上經常遲到,上課時常常趴在桌子上睡覺,或者轉過身去跟同學竊竊私語。給他做思想工作,他當時會點頭答應,但過后往往改正不了。一次,我去看班上學生上體育課時,忽然發現他帶操很有方法,整隊列也是很有經驗,于是我安排他第二天早上代替體育委員帶領班級做早操。這一招真管用,他早上也不再遲到了,每天早早來操場整理隊伍,同學對他也越來越尊重了,我在語文課也不時給予他機會回答問題,發現他對一些問題還是很有主見的。由于他的表現得到了同學、老師的認可,漸漸的他竟喜歡學習了,上課不再開小差了,作業也按時完成了。
二、讓學生體會到愛
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愛學生的感情,更要讓學生體會到這種愛的能力,并以此為學習動力參與教育教學活動。
首先,教師應像朋友一樣尊重學生、了解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教師尊重學生是了解學生的前提。開學一個月后,班上的學生開始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很大一部分學生覺得高年級的知識很難,以前在低年級花點功夫死記硬背就能考到高分,現在會聽不懂老師的講課,試題居然很多不會做,考試不及格,學生緊張、彷徨了。為此我專門向其他科任教師請教,讓各科科任教師講講各科的特點,介紹相應學科的學習方法。另外,教師講解的學習方法可能比較抽象,學生在實際運用時比較難落實,于是我又讓個別學生講講自己成功的學習方法。同班同學有一樣的作息,一樣的任課教師,這些學生介紹的學習方法既實在又容易實施。
其次,要確立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觀。教師要改變傳統教育中“權威主義”的“命令”與“服從”的師生關系觀,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這就要求教師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同時,師生間可平等討論問題,交換意見,教師需虛心聽取學生的建議和批評,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乃至爭辯。
最后是教師對學生要嚴格要求。愛而不嚴不是愛,反而是害。只有嚴格要求學生,才是真正熱愛學生。贊科夫說過:“對學生的愛,首先應當表現在教師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對自己學生的教學和教育上,在他們的精神成長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币虼?,教師對兒童的愛應當同合理的嚴格要求相結合。
責任編輯 王思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