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蘭
摘要: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下,數學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滲透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應用題教學的意義,從根本上優化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職數學 應用題教學
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是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意識,在生活與實際緊密結合的同時,從根本上提高實踐水平.應用題教學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不僅取材源于生活,還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創造性與應用性.因此,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師生必須重視應用題學習.
一、打造具有職業特點的課程體系
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每個專業都會涉及數學知識,內容寬泛.學生經常發現,課堂上學了很多知識,但在問題描述、理解與專業領域上卻不知怎樣下手,對真正需要掌握的知識一無所知.對于這種問題,若依然按照課程內容教學,教學成果并不理想.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必須將專業內容作為學習依據,以學生生活、生產為著手點,面對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以數列知識為例,以它為背景的通項公式、首項、前n項、遞推公式等,和“財務管理”有契合點,可以借助專業課創設問題情境.問題1:某企業有一張帶息商業匯票,其面值為5萬元,年利率是8%,若按照單利計算,會有以下問題:(1)第一到第三年,每年的年末復利是多少?有哪些特征?(2)根據上述規律,第n年的年末終值是多少?問題2:小云將5000元存入銀行,年利率是7%,若按復利計算,將得到以下問題:(1)第一年到第三年間,每年年末終值為多少?(2)第一年到第三年,年末終值有什么特點?(3)結合上述規律,第n年的終值是多少?問題3:小云每年在銀行存5000元,年利率是7%,時間是3年,若按復利計算,將有以下問題:(1)第一年到第三年的終值分別是多少?(2)三年的年金終值是多少?上述的三個問題中,問題1是單利終值與等差數列的計算,既能使學生理解數列概念,還能使學生掌握計算方式.問題2是復利終值與等比數列的計算,不僅能使學生理解等比數列,還能使學生掌握復利終值計算方式.問題3則是普通年金終值與等比數列的計算.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專業課與應用題教學有機整合,從而為專業課打下基礎.
二、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
從中職數學教學反饋的信息來看,學生的應用意識存在明顯的欠缺.雖然教師已經意識到培養學生的應用知識能力的意義,但受自身能力與諸多因素的影響,還存在很多困難,不利于習題與例題教學.數學應用是一門技能,和數學能力有直接關系,但兩者不等同,應用能力、方法、技巧與意識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不斷提高、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需要教師不斷優化教學方法.例如,在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創設如下情境:乒乓球從8m的高度落到地面,彈起的高度是前高度的34,然后讓它自由彈跳.請問:乒乓球總共運動的路程是多少?在解答該問題時,教師要抓準彌補認知缺口的機會,引導學生理解相關公式,從實際背景應用數學概念.
三、優化數學建模
數學建模是在應用特有方法和語言的基礎上,對現實問題進行設計,它滿足具體—抽象—具體的規律.在中職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數學建模,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提高學生解題能力.例如,某超市買進一批單價是30元的用品,若按每件40元銷售,半月就能賣出500件,為贏得更多利潤,商店準備提高價格,試銷發現,每提高1元,銷售量就會降低20件.怎樣才能得到最大利潤,最大利潤時每件的單價是多少元?15天內最大利潤是多少?該題是典型的函數最值問題,可以結合與問題相關的變量形成目標函數,再解決函數問題.在建立數列模型時,生活中的降低率、增長率、單利、期貨貿易、細菌分裂、人口增長等都可以借助數列模型的方式解決.需要注意的是,為了發揮數學建模效果,我們必須捕捉關鍵詞,充分運用基本公式,在深思巧化的基礎上形成數學模型.又如,一個水池的容積在128000~80000m3,進水量是Sn,出水量啊Pn.如果同時打開出水管與進水管,多久能將水池灌滿?如此,能將問題變成方程模型.數學建模就是讓數學世界變成學生熟悉的抽象與邏輯世界,再轉化成內驅力.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的認知過程是有一定坡度的.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該坡度,建模問題盡量與坡度設計吻合.只有這樣,才不會影響學生重組知識與認知過程.
總之,在中職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打造具有職業特點的課程體系,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優化數學建模,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吳鐵峰.中職數學教材編寫的原則與方法[J].職教通訊,20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