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映雪
【摘要】一個企業未來發展的潛力,有很大程度要依賴于內部的管理。而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統計,統計能夠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合理的依據,在企業的經濟運行中發揮信息、咨詢以及監督三大職能。
【關鍵詞】鐵路設計業 統計 作用
一、勘察設計企業現狀
我國自建國以來逐漸重視鐵路建設,最開始只有四家綜合性的鐵路勘察設計企業。近幾年國家對鐵路、公路等基礎建設日漸重視,投資額不斷加大,再配合鐵路部門的規劃和調整,新成立了幾家綜合性鐵路勘察設計企業。至此,我國在原有的四個大型鐵路設計院以外,又多加了四個規模稍小的設計院,總共有八家鐵路勘察設計企業,鐵路設計企業面對的機遇和挑戰都是前所未有的。
二、企業管理的必要性
企業管理是一個非常大的范疇,包括了企業運轉的方方面面。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講,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一個大型的勘察設計型企業,管理做的好更對企業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企業管理在這些設計院的互相比拼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可以說誰的設計院管理的好,誰就能夠在鐵路設計激烈的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
與此同時,鐵路行業的發展一直要依賴國家政策的扶持,也使這個行業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把控設計院發展的全局更加離不開企業管理的鼎力支持。大到對設計院的長遠規劃,小到如何將單個員工的工作效率提高,只要是能夠運用數字反映事物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都是離不開統計的。在企業管理的體系中,統計不僅僅貫穿于經濟運行的整個過程,而且滲透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在咨詢和服務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統計在企業內部普遍被重視程度不高
就企業管理的現狀來看,明顯存在著對統計工作重視不夠的情況。每一個法人單位,都一定會有專職會計人員,但除了大中型企業擁有專職統計人員以外,其他的中小型企業沒有統計人員,或者只是有兼職的統計人員。統計和會計同樣都是企業的兩個基本核算體系,基礎工作和匯總任務都是在統計,但是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企業經營模式中對會計核算的關注度確遠遠的高于對統計核算的關注,企業的領導對于統計工作的認識與重視也遠遠不足。究其原因:第一是與大環境或者說政策不無關系。例如,會計必須要持證上崗;會計有嚴格的審計制度;會計的繼續教育,當然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領導對于會計的重視程度。雖然說統計也是要求持證上崗的,也是要統計執法檢查,要求每年舉辦統計繼續教育,但是在力度上卻不能與會計體系相比;第二是會計的指標直接就會反映出企業經濟效益,資產負債表、會計年報都是相當重要的經濟數據,但實際上這些指標都是由基礎的統計數據得來的。統計數據要求時效性、真實性、及時性,只有達到了上述要求,會計的指標才能真正反映企業當前的經營狀況。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準確的統計指標,是無法真正得到有效的會計指標。并且會計指標僅能反映出企業過去確實存在的經濟與經營情況,但是統計指標能夠在反映過去的基礎上,通過統計分析預測未來,這是針對會計指標的一個巨大進步,但看到這一點的企業領導還不太多;第三是企業統計工作本身與當今企業發展銜接不到位。許多年以來鐵路統計管理分散,技術落后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統計部門。隨著鐵路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統計部門的工作任務也越來越重,業務量也越來越多。但是作為信息中心的統計部門,科學手段滯后和當前的形勢十分不適應。傳統的統計方法浪費人力和大多時間,而且時效性不強,很容易出現錯誤,統計員的勞動生產率相對低下,增加了統計部門的工作量,不利于運用科學的管理模式來進行統計工作的有效運作。統計管理手段的滯后直接就影響到鐵路運輸行業的現代化建設。必須要改變“統計是對外”的偏見,變革要由數字到報表,由報表論數字的工作方式,企業的統計工作也需要注入新鮮的血液,增加新的生命力。
四、如何提高統計在企業管理的作用
(一)堅持依法治統
在企業內部做好統計宣傳,讓更多人了解統計、理解統計、認識統計。依法合法的進行統計數據的收集、處理和分析,及時、準確的報送統計報表,做到不瞞報、漏報、遲報。消除過去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的對統計工作的誤解,使得各部門更加配合統計工作。
(二)注重科技強統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主動適應統計新常態的重要手段。二十一世紀以來,科技每天都在創新和發展,基層統計人員必須要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搭建好數據平臺,構建完善的數據庫,利用好“大數據”,實現企業內部的數據共享。這樣能夠節省查找數據的時間和精力,真實的提高統計數據質量、降低統計數據收集成本、提高統計數據的及時性、減少各部門間的工作量,提高各部門工作效率。
(三)維護質量立統
“質量是統計工作的生命”。企業內部進一步規范和完善統計流程,對統計工作實行全面質量控制,維護統計工作生命線,確保統計數據符合國家各項要求。
(四)創新統計服務
不能像過去一樣,只是做“事后統計”,而要充分發揮統計的分析和預測職能,從不同層次、不同側面客觀反映企業發展現狀和運行態勢,有前瞻性的精確研究判斷企業的對策,從被動統計轉變為主動服務,贏得領導對統計工作的重視和支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