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梅芳
【關鍵詞】 語文教學;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8—0097—01
新課改理念要求以人本思想為核心,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習主體的學習過程和學習體驗,而學習過程的遞進和學習體驗的多樣性,決定了課堂教學過程中產生突破預設之外的新的構建,這正好是高效課堂教學所要求的教學境界。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水平不高,除了存在教法、學法落后等諸多客觀因素外,還存在種種弊端,成為牽制課堂效率提升的致命瓶頸。對此,教師要打破以師解生答為特征的應試教育的舊模式,巧借優秀資源,開發教學資源,創建充滿活力的語文和諧課堂。
一、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
教師可以把自己定位為課堂的“導演”和“主持人”,營造一種寬松的課堂氛圍,而不是過去課堂的“主演”,一講到底。教師的語言需要具有啟發性,富有智慧,最好有點幽默,能“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句話可以激起學生強烈的共鳴。教師要為學生“備知識”,充分利用資料,備“知識的呈現形式”,這里的知識不能是孤立靜態的知識。教師的豐厚底蘊以及備課深入,可以讓學生有開闊的視野,這種輻射式甚至有點漫談式的教學,有別于傳統的聚焦式教學,長期的發散性思維必然會給學生以深刻的影響,提高語文課的品位,增加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們在求學的欲望中去探索、去獲取知識、去創新、去實踐。
二、營造良好氛圍,提高學生參與度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一直致力于營造開放、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提高全體學生的參與程度。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時,采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方式,課前安排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并提出具體要求:將這篇童話故事改編成適合表演的劇本;根據自己的想象,對課文進行大膽改變,可在不違背原意的基礎上增加或刪除部分內容;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扮演的角色,并將人物性格特點盡情展現出來;設計表演時的表情、語態、動作;進行小組合作。這就使課堂教學成為環環相扣的過程,從而保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鮮活性、求知的進取性和思維的活躍性,使語文課堂教學高潮迭起、成效最大。
三、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現代教輔工具
傳統的語文教學是教師通過黑板上的文字和書本上的圖片來向學生傳遞知識。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可以把聲音、文字、圖象等結合在一起,且廣泛應用于各學科的教學之中。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來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中國石拱橋》一文時,要讓學生了解中國石拱橋的造型優美,質量堅固,工藝精巧,就要分析石拱橋的造型特征、結構特征、制作特征。課本上雖有一幅插圖,卻無法與其他石拱橋比較,滿足不了教學的要求。于是巧妙借用《中國石拱橋》的課件,生動地向學生展示出有名的趙州橋、盧溝橋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現代的典型拱橋,解說詞運用文中的語句,并附以一些思考題。這樣,學生對中國石拱橋有了了解,課文學起來就容易多了。
四、實現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更應關注的是怎樣才能發揮激勵性評價的真正作用,實現多元激勵性評價,以促進學生自主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激勵性評價不能只著眼于結果,還應該著眼于過程,著眼于這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學習品質,特別是學生有創意的回答。如,我們在教學夏完淳的《別云間》后提出了“聯系歷史知識,談談你對夏完淳的評價” 。絕大多數學生的回答是“愛國”、“有民族自尊心”,而有一名學生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對這樣的回答,許多學生都感到很意外,這時教師要及時對這種有新意的回答給予鼓勵,希望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得出比較合理的、有一定創意的答案。這種成功的激勵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產生了強大的動力,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語文的課堂教學有效性是一個教師教學的生命力,是一種理念,是一種過程,是課堂藝術的發揮,是課堂效果的很好體現。教者必須立足于本課堂學生的實際,不斷充實教學經驗,從而更好地發揮課堂的有效性。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永恒話題,更是語文教學的生命,它的實現需要一個過程,只要我們能立足課堂,立足學生,不斷學習、實踐、反思,我們一定能擁有高效的語文課堂。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