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博 張細政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亟需彌補。本文從“青馬工程”及其開展背景展開敘述,分析當代大學生現狀、國內外經濟思想變化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影響。并詳細指出“青馬工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積極投身實踐,拓開學習渠道,完善“青馬工程”,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程。
關鍵詞:“青馬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環境下,當代大學生思想活動自主性高、選擇性強、差異性大。為了培養和造就一批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起來的青年群體馬克思主義者,不斷提供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政策理論能力和實踐能力,使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的接班人堅定地跟黨走,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一、“青馬工程”及其開展背景
1.當代大學生的現狀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緩
當代大學生是中華民族未來的希望,是中國共產黨的接班人?,F今,他們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定型的關鍵時期,自我意識較強,卻缺乏自制力和對事物的正確判斷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迅速發展,社會發生了深刻變革?;ヂ摼W成為了世界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必然趨勢的催化劑,使得地球變成一個“村莊”,帶來了全球各種意識形態的激烈碰撞和各種國家思想的跨國交流,雖有利的促進了價值取向上的多樣化,但也給當代大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定型帶來了巨大危機。當代大學生的抵抗力弱接受性強,思想上單薄,識別判斷能力弱。需要一套政策理論和實踐能力相結合的全面系統化的培養工程來對當代大學生做出良好的引導。
2.國內經濟體制改革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影響
經過三十年的努力,中國建立和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伴隨著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而與此同時,市場經濟本身自帶的以盈利為目的的弊端日益顯現,國內社會風向有所偏頗。城市文化與大學文化融合共生,城市文化對大學文化具有重大影響,市場經濟的弊端將城市文化作為與大學文化沖擊的母體,打得大學文化措手不及。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較強,注重自我利益,急切的想要擁有適應社會的能力和競爭意識、創新意識、思危意識等,使得市場經濟中的不良觀念有空可鉆,易將當代大學生誤入歧途。例如:隨著社會貧富差距日趨增大給大學生的“三觀”帶來沖擊,使得他們的價值取向出現了偏差,對這些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則大大增加。
3.國際思想浪潮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文化多樣性是21世紀的突出標志之一。由我國市場廣闊,發展潛力大,國際各國借助商業活動、大眾傳媒等多種途徑和手段,大量向我國傾涌他國文化。文化具有民族性,反應其民族的文化個性和特征,在文化相互沖擊的過程中有交融,對本民族文化起推動發展作用,但也因其文化是一個民族經濟、政治、歷史、地理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產物,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差異,在這些差異面前,當代大學生應當持以尊重的原則,提高自己的辨識度。且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各民族的落后文化不免趁機而入,并向我國當代大學生思想進行侵蝕。
二、“青馬工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1.“青馬工程”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
在現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旨在通過熟識理論和實踐鍛煉等方法不斷提高大學生青年群體的思想政治素質,使用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的“青馬工程”無疑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
“青馬工程”幫助大學生骨干、團干部、青年知識分子學習和掌握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教會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了解國情,培養大局意識,提高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應對復雜問題的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質,堅定理想信念,自覺走與實踐結合、與人民群眾結合的道路。
2.“青馬工程”是提高大學生政策理論水平的平臺
一個大學生的政策水平和理論水平如何,對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關系甚大。政策水平和理論水平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政治成熟是理論成熟的基礎,提高理論水平是提高政策水平的前提。當代大學生想要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清醒的頭腦,首先要掌握好黨的基本理論,堅持將其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時刻反省自己,保持前進的方向。堅持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和黨性,將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拔高一個層次。
“青馬工程”每一年都會組織大學生骨干、共青團干部、青年知識分子進行集中的理論學習,并且以各個院系團支部為單位,將團干部教育培訓基地作為主要依托,邀請教授講師、有經驗的學長學姐舉辦了多次理論學習研究班。分析社會熱點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設性意見,將自己在“青馬工程”這個平臺上所學到的政策理論相結合,結合現實背景加以研討,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論水平。
3.“青馬工程”是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青馬工程”每年都會開展實踐活動。深入到農村和社區進行實地考察,增強大學生對國情和社會的了解,在大學生心中埋下“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種子,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青馬工程”會定期組織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一定水平的大學生青年知識分子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帶著創新性和基礎性課題深入農村基層等地方開展調研,形成較高的、具有實用價值和具體實踐支撐的研究報告。將研究報告所得出的結論與所學習到的政策理論相對比,仔細分析其相同與不同之處,敢于質疑,破除陳規,將最后的實踐產物作用到認識當中去,完成實踐的最終目的。如此不斷的循環往復。
三、完善“青馬工程”,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程
“青馬工程”提出和實施以來在實踐和理論上都解決了諸多問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題的解決提供了寶貴的借鑒意義,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理論聯系(下轉第頁)(上接第頁)實際不夠緊密、學習渠道有限等問題。通過找到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青馬工程”的問題,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程。
1.理論聯系實際,積極投身實踐,正確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方向
各高校在對本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訓的過程中,對“青馬工程”中所提及的政策理論的實踐度偏低、實踐時間少、實踐內容單一,而且無法確認大學生是否真真正正的去實踐了,也有浮于表面工程的幾率。
當代大學生通過“青馬工程”平臺學習到了黨的各種先進的政策理論,應及時將其投身實踐,利用好課余時間和寒暑假進行社會調查、參加志愿者活動等,對所學習的理論進行驗證,深化對政策理論課程的理解并對其加以發展和完善。做好“青馬工程”后期實踐的監督工作,延長“青馬工程”的時效。讓大學生為自己投身實踐的各個活動中拍一段小視頻,要求時限,并且寫上一份調研報告,詳細說明自己對“青馬工程”的看法和學習成果。正確的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方向。
2.拓寬學習渠道,促進“青馬工程”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
“青馬工程”的學習渠道有限,不同的高校,“青馬工程”學習渠道不一,開辦的效果也良莠不齊。針對的大學生群體有限,學習氛圍不夠濃厚。
現如今的“青馬工程”既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線上通過組織當代大學生青年知識分子觀看視頻,通過建立QQ群進行討論。線下組織當代大學生進行團校培訓、參加志愿實踐活動和社會調研等。而未將線上的渠道拓展開來,基本沿用的是老一代學習方法。當代大學生可利用信息載體,探索理論學習創新新模式,通過經常使用的QQ、微信、微博進行線上互動,對時事熱點問題進行討論開設“青馬工程”最新理論專題學習網站。針對“青馬工程”所面向的有限的大學生群體這一問題,應該通過分批次、分等級循序漸進的完成“青馬工程”的步驟,在校園里營造一個“青馬工程”氛圍濃郁的氣氛,讓同學們走在校園里敢對當今時事進行討論,敢對實踐檢驗出錯誤的認識提出改進方法。
參考文獻:
[1]錢立賢.談“青馬工程”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對策.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6.03.
[2]周翊.以“青馬工程”為載體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教育論壇,2013.06.
[3]“青馬工程”與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重塑探析.
作者簡介:
黎博(1987.9—),湖南湘潭人,碩士,湖南工程學院,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為湖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體系建設課題項目(項目號:15SF05)課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