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川

摘 要:在新課改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不能局限在模仿和記憶中,更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和合作交流,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也就是說,新課標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實踐活動中,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合作學習作為有效教學方式,注重學生教學主體地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在數學教學實踐中越來越普遍。因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問題也成為初中數學教師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數學;有效性
一、 引言
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不再局限個體學習,而是注重個體學習和團體學習的協調統一,是教師根據學生的性格差異、學習能力、家庭背景等情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若干學生分成一組,由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學習和探討相關知識,同時教師予以適當的引導的一種教學形式。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主動性,有效地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 小組合作學習對初中數學教學的意義和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一種教學方式,注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打破以往的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能更多的參與到實踐教學活動中,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和各項素養。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使初中數學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有利于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小組合學習改變了以往的單一的教學形式,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有利的學習條件,為學困生創造發問的機會,有利于提升群體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質量,有利于更加熱愛數學這一門課程,從而保障初中數學教學的高質量和嚴要求。
三、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1. 合理的分組和分工
要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率,首先就要注重合理科學地進行分組,保證組內結構的合理性。合作小組的人數不宜過高,控制在4~6名學生之間,避免因為人數過大導致意見不同而發生分歧,則不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在分組之前,教師應該對所有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和分析并為學生構建相應的學習檔案,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家庭背景、性格特點等情況進行合理分組,嚴格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使每個小組中都含有高、中、低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并進行民主投票的形式選取小組組長。這種分組的形式能夠有效地實現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達到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教學目的,也非常有利于各個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
2. 明確合作學習的相關內容
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小組合作的形式是針對相應的教學內容而定的,并不是隨意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要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針對有規律的知識而言的,這種知識的學習是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在大量的數學材料中歸納和總結出本質性的數學知識點,例如在學習初中數學的北師大版《多邊形的內角和》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作為立足點,在進行相關的數學實驗,研究和探討四邊形、五邊形等多邊形的內角和。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能夠有效地進行交流和互動,從而歸納和總結出多邊形的內角和的規律和公式。
第二種,是針對“一題多解”的相關知識點而言的,在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的時候,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有效地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分析和研究相關問題,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例如,這么一道數學題:兩個連續奇數的積是323,求出這兩個數?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并且提醒學生這個題目是“一題多解”的題目,規定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在小組之間進行研究和探討,而后將相應的解法進行分享,不難發現這種題有以下解答方法:
第三種,是針對數學實驗、數學難題等相關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便于學生能夠集思廣益,找出有效的方式方法。數學實驗不是一個人所能完成,必須需要其他成員對其進行協助,如此才能完成數學實驗,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統計和概率》相關知識的時候,需要對大量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和處理,才能保證數據的正確性。若是有一個人進行統計實驗,很難完成這種復雜的實驗。但是,形成合作小組便能有效地進行小組分工,將統計工作更加細化,有效地保障統計實驗的進行。在比如學習《圓與圓的位置關系》這一個知識難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分組,研究和探討這種關系所對應的規律,使學生能夠親自動手,獨立思考,從而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
3. 注重教師的指引作用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并不是不管不問的,而是對小組活動進行有效地指引和調控,保障學生循序漸進地完成學習任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小組之間進行來回巡視,仔細觀察各個小組的合作情況,認真聆聽學生所研討的觀點和方式,針對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的錯誤和問題予以糾正或指導,保證學生的合作學習處于良好的狀態,從而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
4. 注重對小組合作的合理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團體性的學習方式。要使合作學習的效率達到最高,就要注重對小組合作的適當點評,通過點評的方式補充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不足之處,使學生的知識面更加寬廣。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不應該重結果而輕過程,而應該對團體的合作形式、探討的方法、解答的過程等多個方面評價,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有效地反饋,使合作小組不斷完善自己的合作形式、合作思路等方面,從而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這種評價的主體是學生,以學生的合作學習的狀況作為評價內容,同時,注重學生自評、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的統一。學生自評有助于學生原有的學習狀況得到提升,學生互評有助于學生集思廣益,教師評價有助于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如此,才能保障初中數學教學的高效率和高質量。
四、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應該避免形式化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會嚴重影響學生數學知識的積極主動性,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應該避免教學內容的盲目性,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明確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從而保障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地開展;應該尊重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應該避免小組合作分工的不均衡性,從而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有效的進行。
五、 結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實踐能力,能夠發揮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主動性,有效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獨立分析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要保障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首先就要注重合理分組,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其次要注重數學教學內容的選取,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可行性,同時注重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引作用以及評價作用,如此,才能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率和高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2(23):1.
[2]方龍珠.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3]張偉剛,孫文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02):150.
[4]謝玉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3.
[5]樸昌虎.淺談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與應注意的問題[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5,(04):43-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