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
摘 要:我校地處偏遠縣區,教育水平落后,尤其是英語學科,學生英語寫作問題尤為突出:詞匯匱乏,詞不達意,句式單一,內容平淡無奇,要點不全,思路狹窄,條理不清,漢語式句子滿篇飛。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我和其他英語老師分析學情,調查教師教學現狀,依據 《英語課程標準》規定的英語課程的任務:“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創造性地建立了“英語之家”,把學生看成這個大家庭里一個都不能缺少的家庭成員,相互幫助,相互愛護,互相促進。激發大家的英語寫作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關鍵詞:用心關愛;農村高中生;激發;英語寫作興趣;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多年來,每次批改學生的英語作文和英語試卷,總是發現學生的英語作文問題百出:詞匯匱乏、句式單一、多漢語式句子、內容空泛,更為嚴重的是連高考作文字數基本要求都湊不夠。我本以為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情況會有所改善,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學生作文水平并沒有大的提高。每次布置寫作作業,總有二十幾個同學不交作業,有些雖交上來了也是“被迫的”。還有一些同學直接抱怨:既然沒多大進步,干脆別練了,浪費時間。我與其他老師談及此,他們的學生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老師、家長頭疼不已。鑒于此,我與我校其他英語老師,針對我校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和英語教師教學情況深入展開調查、分析原因、及時制定應對策略,不斷實踐,及時反饋、總結;再分析、探索、再改進。依據新課程改革標準“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目標,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激發和培養學生英語寫作興趣,提高農村高中生英語寫作水平。
一、 對學生學習現狀和家庭狀況的調查
(一) 學生的學習現狀及影響他們英語寫作興趣的因素
1. 社會因素
我校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而我縣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經濟落后,政府無暇也無力顧及教育事業發展,尤其小學、初中等基礎教育嚴重滯后。師資匱乏,許多英語老師都是有其他學科老師代教,使英語教學嚴重受損,極大地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他們常常因為英語成績差而自卑、缺乏信心、不敢在同學面前開口說英語、不敢用英語交流,甚至放棄了英語。
2. 家庭因素
為生活所迫,大部分農村孩子家長外出打工,長年累月在外,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這些父母有心想幫助孩子學習,卻鞭長莫及,而爺爺奶奶多對孩子過于寵溺。即使想管也已心有余而力不足。更為不幸的是:有的父母常年分離,婚姻破裂,孩子長期得不到父母關愛,身心受傷,變得冷漠、消極,對一切都不感興趣。還有一些家庭因病致窮,孩子連基本的生存、學習都無法保證,更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
3. 自身因素
小學、初中英語學習沒有得到重視,基礎差。到了高中,尤其過了斷奶期,課本詞匯量增加,課文難度加大,一部分同學感情脆弱,心理承受力差,面對突然的困難不是勇敢地面對,積極地做好心理等各方面的調整,而是一味的逃避、退縮,使得初中、高中銜接出現斷層。不能適應高中生活,仍還保持著初中時的學習方法和規律,致使英語寫作問題頻出:英語詞匯量小,句子結構混亂,多漢語語序表達,作文錯誤較多。
(二) 對教師教學情況及工作態度的調查
1. 有些教師功利心強,不關心后進生。盡管新課標已實施了一段時間,素質教育也已經走進課堂,可由于傳統的應試教育根深蒂固,仍有部分老師抱著高考這個單一的評價機制不舍得放手,對于大部分來自農村,英語基礎薄弱,進步速度緩慢的學生,有些老師認為他們進名牌大學無望,就心灰意冷,對這些學生漠不關心。疏于備課,對學生不熱情,上課無激情,死搬教條,仍然沿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課堂枯燥無味。把上課當成任務,應付差事,更談不上對教學及時反思,總結,改進和創新。
2. 也有一些教師,工作態度認真、嚴謹,但工作方法簡單粗暴,一刀切,不能與時俱進、具體分析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不能分析新形勢下孩子的心理變化和心理成長過程,沒有把孩子當成獨立的有鮮明個性的個體來看,怎么能做到因時施教、因材施教。
以上所有這些不利因素,不斷地影響著學生們。他們心有不甘,卻不知如何提高和改進寫作,只能在不斷地痛苦、彷徨、掙扎。這些沒有阻止我和其他英語老師,反而更加堅定了我們改變現狀的決心,因為我們從孩子們的深眸中看到了不甘,從老師的內心看到了不服輸、良心的不安和那份執著與責任。我和老師們共同努力,分析具體情況,成立了“英語之家”,旗下分設“English writing garden” (英語寫作園地)等,是提供師生交流、分享寫作經驗和心得的平臺。
二、 制定應對策略、實踐、反饋、總結;再實踐、再分析、再總結、創新
成立英語寫作園地之后,同學們積極參與,練習各類英語作文。然而,一段時間后,同學們的英語寫作水平并沒有得到大的提高,分析原因才發現:學生英語基礎不一樣,寫作水平參差不齊,而我們采取的是統一的要求,不能適用每個學生的寫作水平。認真研究之后,我們給每一位同學建立了個人英語寫作檔案,并把問題相似的同學編為一組,便于管理。共設有十個小組,根據自己的特點,每個小組有積極向上的名字:希望小組、奮起小組等。每周至少進行兩次的寫作活動,評選出“希望之星”“進步之星”“幫扶之星”等,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英語寫作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的寫作水平。同時又把短文改錯并入,因為這兩項為“姊妹組合”:一篇短文改錯同時又是一篇非常不錯的作文,都得到了訓練,一舉兩得。我們把作文要求細化,分成八個小臺階,前七個小臺階每個三分,最后一個四分:分別為書寫、詞匯(低級到高級常用詞匯)、拼寫、標點符號、首字母大小寫、銜接語、句式(簡單到復雜)和內容(從一般到內容豐富、有思想)。當然,剛開始,鼓勵他們從自己身邊實際生活出發,寫他們感興趣的人和事,寫作內容多多益善,不限制字數,為的是拓寬思路,激發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有東西可寫,慢慢地再加以規范。比如,他們的數學老師吳老師是位帥哥老師,課講得也漂亮,是他們心中的偶像。我就給他們出一作文題目《我的數學老師》,大部分同學寫的都是吳老師如何如何帥氣,講課如何如何棒,只有幾個人在結尾寫了“It is regretted (I am so sorry/To my regret) that our maths teacher is always smoking, which I think will ruin his health,” 還有“If he only stopped smoking, he would be our perfect maths teacher .”有些學生還寫到,“I really dream about becoming a maths teacher like Mr Wu.”我就讓這幾個同學向全體同學朗讀,同時引導他們:這樣的文章才有思想、有靈魂,把老師寫成了一個真正有血有肉的人。寫文章就要從實際生活出發,解決實際問題,挖掘一定的深度,而不是一味地憑空想象出來、毫無說服力、沒有思想、沒有創造性的文章。慢慢地,學生作文有東西可寫了,也有了寫作的欲望,不再反感寫作文,水平也不斷提高。他們每進步一個小臺階,我都給他們上升一個位次,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和水平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當然,在改革的過程中,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出現。一天晚上,我正在辦公室忙碌,學生張勝文突然闖了進來,雙拳緊握,眼中含淚,語帶憤怒質問我,“老師,我為什么同樣的問題不能問你三遍?問三遍又怎么了?” 我當時又驚又氣,“我課堂上已經給你講了三遍,課下又給你講了三遍,你還讓我給你寫下來。每次都這樣,如果每個學生都像你一樣,老師要怎么活?”繁重的工作和壓力終于讓我崩潰了,我又急又氣他的不懂事。由于雙方當時都在氣頭上,我讓他先回教室,回頭再說。我也滿腹委屈,他每天都這樣,連課間也不讓我休息,自身不動手不動腦,不知感恩,還把責任推給我。一連幾天他都沒找我,也不交英語寫作作業。我心中還有怨氣,也懶得理他,不交作業我還省心呢,反正考學也不差你一個。可后來冷靜下來想一想,自己確實缺乏耐心,傷了他的自尊心。便主動找他道歉,并跟他分析了他當時的英語情況,鼓勵他要養成獨立學習的好習慣。還把他和另外幾個基礎特別差的同學 組成一個新的學習小組“未來之星”,由我帶隊和其他小組評選出來的小組明星來負責幫扶他們小組。令人欣慰的是,經過幾個月的強化訓練,他們小組每個同學的英語寫作水平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有的還參加了縣級英文寫作大賽,并獲了獎。
總之,作為一名老師,擁有一顆愛心,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把他們當作你的孩子,當作你生命的一部分,傾盡所能,你才能培養出一園鮮艷怒放的花朵,收獲滿園豐碩的果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