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麗
摘 要: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礎在基層,工作重點在基層。”社區處在城市基層和工作一線,是落實好依法治國的新要求的主陣地。近幾年華亭縣東華鎮前嶺社區結合本地實際,按照民主法治的總體規劃和全縣普法依法治理總體要求,堅持不懈地深入開展“四民主兩公開”和“三制三化”活動,提高居民法律素養,社區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社區建設不斷規范,民主法治穩步推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并探索和創新出一些很好的經驗和做法,值得借鑒和推廣。
關鍵詞:基層法治 和諧 建設
中圖分類號:D63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1-0-01
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華亭縣前嶺社區按照民主法治的總體規劃和全縣普法依法治理總體要求,堅持不懈地深入開展“四民主兩公開”和“三制三化”活動,提高居民法律素養。隨著社區建設不斷規范,社區居民自覺依法律己、依法辦事、依法行政、依法維權和參與管理社會各項事務的能力不斷提升,社區各項社會事業長足發展,先后榮獲了“全國敬老模范社區”、“全國計劃生育協會先進單位”、市級“示范文明社區”“平安社區”“綠色社區”等榮譽稱號。下面就這一案例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案例的實施和做法
1.責任制度落實方面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實行目標管理。社區成立了以支部書記為組長,以各居民小組、企業、社團組織負責人為組員的民主法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工作制度和崗位職責,嚴格按照年度依法治理工作要求,完善監督檢查機制,規劃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分解逐層發動,齊抓共管層層落實確保了民主法治工作的目標化管理。
二是健全各項制度,實施民主管理。按照《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有關規定,制定通過了《前嶺社區居民自治章程》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居務公開、黨務公開”等各項工作制度共62項,并匯編成冊,上墻顯示,全面規范了社區民主法治建設工作。
三是廣泛宣傳,大力營造公序良俗。通過張貼標語,辦黑板報,廣播宣傳等多種形式,在全社區廣泛宣傳開展民主法治工作的意義和目的,在中心廣場設置黨務居務公開欄和民主法治工作專欄,定期開展群眾性法制專題活動和公益性宣傳活動;強化道德傳統的滲透,在社區中心廣場周圍制作了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宣傳版面二十四孝圖,通過宣傳教化,大大提高了社區居民參與依法治理的積極性,營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態和公序良俗。
2.支部工作和建設方面
根據居委會工作制度的要求,支部書記全面負責,每個工作委員會各司其職,自覺接受支部的領導和監督,結合“學黨章、守紀律、樹形象”教育活動和社區民主法治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創建民主法治社區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堅持每月一次黨員民主生活會。同時還利用支部黨員大會和居民代表大會,宣講“創建民主法治社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公開工作實施方案和完成情況,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為民主法治社區創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法治宣傳方面
一是以社區法制輔導站為依托,開展教育培訓。利用社區普法辦陣地,定期組織社區居民法律知識等內容的培訓班。邀請縣、鎮司法業務骨干講解法律知識,以案例說法,用法律知識講解身邊的事。先后舉辦法律知識培訓達20次,累計培訓人數達4000人次;利用法制宣傳欄、出法制黑板報達30期。
二是以家庭學習教育活動為載體,大力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制定了社區“五五”普法規劃,建立了居民學法制度和社區圖書室,制定了圖書管理借閱制度,堅持每天下午和雙休日向社區居民開放,同時社區還免費為社區居民提供學法筆記和文字資料,購買普法學習筆記本,印發普法宣傳資料,設立戶外普法宣傳欄,采取舉辦培訓班、讀書會、法律知識進家庭等方式,引導群眾開展經常性普法學習活動。
三是以社區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為陣地,開展法律遠程教育。
4.法治建設全面推進方面
一是提出了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創建“五有五化”標準,推行“三制三化”民主管理以及“六雙”民主管理制度,對重大決策事項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公開,對群眾關心的社區財務、計生指標、低保發放等問題隨時公開。
二是逐步建立、健全、完善了治保會、調委會聯防巡邏隊、流動人口管理站、普法辦等五位一體的平安創建工作管理體系,在社區中心位置建立治安巡邏室2間,配備兼職保安2名,落實了報警電話和巡邏器械,積極推行十戶五聯制度,以聯學、聯防、聯幫、聯調、聯保為重點,建立聯防小組13個,定期召開聯防小組會議;加強了重點人員幫教工作,對社區重點管理人員進行跟蹤式服務,通過上門走訪等方式,加強法制宣傳,了解思想動態,有效確保了一方平安。
三是堅持開展調解工作,成立了調解站和領導小組,堅持定期排查、調解民事糾紛,做到“排查在調解前,調解在激化前”,做到對糾紛早知道,工作早到位,問題早解決,做到大事不出居委會,小事不出組。同時,在社區調委會設立了社區法律服務工作站,聘請法律專業人員駐站工作,長期位居委依法決策、企業發展改制、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居委群眾日常生活中涉法問題提供法律服務、為社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四是開展依法治理。社區規模遷建完成后,社區及時成立了社區環衛隊,對區域內衛生死角進行了日常治理,通過追加投資搞綠化、設施建設造景點,使社區人居環境達到了城區標準。同時社區積極配合執法職能部門嚴格執法,規范生產,整頓市場,確保了一個健康有序、生活繁榮、安靜團結的社區環境。
二、幾點啟示
1.強化管理,健全制度,營造民主法治工作良好氛圍。 持續開展民主法治制社區建設工作,是推動社區“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維護社區穩定的重要措施。
2.支部建設是強化社區民主法治工作領導核心的有力保障。社區支部應注重加強自身建設,在社區民主選舉、重大事務決策、日常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活動中充分領導核心和組織保障作用。
3.社區工作要貼近實際,注重實效,要使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常態化。在法律進社區活動中,社區應積極引導居民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倡導家庭互動學習法律知識,撰寫學法筆記。
4.社區工作要將依法行政、綜合治理、民主法制建設全面推進。在社區推進民主法治進程中,始終堅持依法治居。縱深推進平安建設。強化了法律服務工作,促進法律知識進社區進家庭。
通過創建活動,社區居民的法律素質普遍提高,促進了三個文明的協調發展,居委會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力度得到更好的發揮。目前,社區居民基本脫離農耕生產,完成了增收途徑,生存環境、生活方式的轉型,初步建成了總體小康型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