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摘要:由于我國早些年應試教育之風的盛行,我國人才的創新技能始終受到質疑和限制,近年來,我國尋求經濟體的轉型,尋求國家更快更全面的發展,因此也對教育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課堂的自主創新。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創新;教學模式
教師不僅應該做到知識的傳授,更加應該做到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技能的教授,做到學生智商和情商的同步發展,幫助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高效快速的學習方法,收集、整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其他的學習能力,真正意義上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實踐,幫助學生做到人生的成長和升華,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下面,本文將就小學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進行論述。
一、布置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問題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語文課堂單純依靠教師單方面的講解,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扮演聽講者的角色,這使得學生養成了被動學習,依賴于教師講解的不良學習習慣。學生對于新的知識很難做到主動探索和實踐,甚至沒有相應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惡性循環使得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加困難,學生越來越被動,喪失自主學習意識,更加的缺乏創新性和自主性,并沒有得到與學歷相同水平的知識和技能,也就休談個人成就和職業生涯發展。歸根究底,并不是學歷不值錢了,而是學生水平無法滿足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了。因此,教師可以針對這種情況,本著教育要從小抓起的原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布置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以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認識和了解小組內部其他成員的想法,不斷對自身想法進行修改和完善,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和創新。
例如:在學習課文《春雨的色彩》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相關的課件,首先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引導學生欣賞不同地方春雨的景色,在山林,花園,草地,動物群和人群中,春雨都有不同的風采,這也有利于學生整合自身日常認知和理解,做到春雨色彩的多方面認知和了解,幫助學生在課文學習之初就懂得多角度,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課文,為教師之后的課堂講解做到很好的鋪墊和引入作用。然后教師可以針對課堂所展示的PPT,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布置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完成教師所布置的課堂任務。這種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活動,更加具備趣味性,也比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受到學生群體的歡迎和支持,有利于幫助教師營造課堂輕松愉快,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有利于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深度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進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二、設計課堂問答環節,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
在教師初步開展自主創新教學模式的時候,學生可能并不適應這樣的教學模式,甚至可能會因為懶惰的不良學習習慣而從心理上逃避教師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這會在很大程度上為教師的課堂講解帶來困難,不利于教師課堂教學計劃的組織和安排。但是教師并不能一味的追求高效和速度,而忽略了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和感受,相反的,教師應該在最大程度上考慮課堂信息反饋,尋求傳統教學模式和自主創新教學模式之間的過渡,既不是一味的傳統教學模式中灌輸式的講解,也不要求學生立馬做到自主創新,探索實踐。因此,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設計課堂問答環節,利用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活動,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向和進度,進而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今后積極的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古詩《春曉》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設計課堂問答環節的方式,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探究。古詩和古文向來都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受到很多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關注,同時也是很多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心頭大患,是學生失分的重災區。因此,教師在進行古詩相關知識講解的時候,并不能一味地平鋪直敘,進行知識的講解,而要利用問題的闡述和提出,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實踐,為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制定一個相對清晰的目標,引導學生去學習。
三、鼓勵學生進行課堂總結,提高學生信息整合能力
語文知識的學習是學生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學生既要忙收集信息,學會學習,更要能總結知識,整合信息,這才能使得學生所學的知識為自己所用,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和學習能力。因此,教師有必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課堂總結,提高學生信息整合的能力,幫助學生做到高效的學習。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識字練習之后,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后完成生字生詞的總結和背誦練習,鼓勵學生準備筆記本進行復習。這樣做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能夠鼓勵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養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認識到實踐探索的重要性及其意義,有利于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來,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結:
語文作為一門國學課,不僅注重學生知識的積累,更加注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構建,注重學生團隊協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實踐探究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教師開展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也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快,更加高效的學習語文知識,養成積極探索,自主創新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做到“四個到位”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 佟憲峰. 教育教學論壇. 2012(09)
[2]探析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的策略[J]. 林加帥. 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6(12)
[3]再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 麻世勛. 才智. 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