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玲
【摘要】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直接關系到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與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教師只有開展高效的閱讀活動才能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本文指出教師應該正確選擇題材、開展坡度性的教學、有效提煉信息,并通過開展讀后表述活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英語 核心素養 題材 信息
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尤其是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有效地利用文本、突出主旨內容等不同的手段來提高教學水平。但是目前絕大多數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只注重語法、句型與詞匯的講授,忽視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本文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對如何開展高效的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了研究。
一、擇選題材,助推理解與表達
閱讀題材的選擇不僅關系到英語教學的效果、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同時其中的主旨內容、核心思想還對學生思維能力、認知水平與思想情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引導意義。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選擇合適的文本內容,帶領學生徜徉在閱讀的趣味海洋之中。目前高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材料較為貼近學生的生活,且具有一定的可讀性,因此可作為閱讀的有效題材。
以必修一Unit 4的課文“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的教學為例,這篇課文的整體篇幅較長,且生詞覆蓋頻率較高,這使得學生的閱讀、理解難度相對較大。但是這篇課文的條理性較強,我在教學中讓學生在理清總體脈絡發展的基礎上進行文本閱讀。在這種引導下,學生將全篇整理為The strange phenomenon before the earthquake—— During the earthquake——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Rescue。這一課文在題材上的選擇主要圍繞著自然災難,從緊湊的時間路線入手,讓學生對于自然有了多面的認知。我在學生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又讓學生圍繞著Earthquakes的現象,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研讀、對真實事件的關注,進行拓展性的思考與闡述,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表達熱情、語言感悟能力。
二、設置坡度,提升語用與語感
學生對信息的把握處于一個不斷拔高、不斷生長的狀態,不僅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的差異性,學生學情在不同階段的差別也較為明顯。在實際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握動態性、發展性的原則,對閱讀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性的設計,靈活運用文本內外的知識內容,以提升學生的語用與語感。另外,教師可以從低點導入,根據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習現狀來設計問題、布置任務,為學生閱讀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也讓學生的情感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以必修二Unit2的課文“AN INTERVIEW”的教學為例.在第一階段,我以單詞拼寫與詞語用法的任務為基點,通過填詞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concern、similarity、despite等詞匯的用法;在第二階段,則讓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用簡短的話語來概括文本大意;在第三階段,我讓學生自己選擇文本中的佳句進行背誦,另外還列舉出了句子結構:介詞+what,賓語從句+and/but+…+used to…,強調句+together with等句型,讓學生在掌握的同時進行模仿寫作,也使得學生能夠逐步融入到文本的閱讀中,全面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水平。
三、提煉信息,滲透情感與文化
英語文本閱讀的關鍵任務之一就是從中提煉出有效的信息,讓學生能夠從核心信息中進行具有內涵性的閱讀,從中感知文本語言的情感文化,形成一種文化意識。而在知識產出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把握信息的關鍵點、文本內容的閃光點,并引導學生進行大膽、多元且個性的文本解讀,促使學生能夠收獲與眾不同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學習必修二Unit4的課文“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的過程中,我在課前安排學生自主開展預習的任務,引導學生理清文本的主要內容,從中概括出其中的內涵主旨。在此基礎上學生從Why we need to protect wildlife、How people protect wildlife、The importance of wildlife protection等幾個方面入手,歸納總結了文本的整體脈絡;我又讓學生將Daisy的奇幻之旅按照purpose、place、animal、situation、result進行概括,系統性地提煉出文本信息,也能讓學生能夠感受到wildlife的遭遇,形成強烈的生態保護意識,加深與文本在內涵主旨上的共同,無形中滲透了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四、讀后輸出,形成能力與觀點
閱讀是一種良好的習慣,教師不能只利用課堂的時間來開展閱讀活動,應該將活動的開展輻射到課堂外,并且通過多種活動的開展,幫助學生更為準確地認識自我,培養閱讀過程中的自信心,促進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師還應該注重語言溝通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輸出,增強閱讀后的自我感悟,全面推動學生在語言思維、語言自覺性、文化意識等核心素養上的全面發展。
以必修三Unit2課文“COME AND EAT HERE”的教學為例,這篇文本的學習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有關營養成分與食物的詞匯,還要求學生能夠提高養成良好健康飲食習慣的意識。因此在閱讀文本之后,我又組織學生敘述自己喜歡的食物,分析這種食物具有哪些營養;另外,我還引導學生自己思考應該怎樣形成正確的飲食習慣。這種討論與表述活動提高了學生對食物等相關詞匯的表達能力、掌握能力,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生活觀念。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閱讀活動的開展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思維認知,促進學生情感素養的發展,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價值。因此,教師應該提高對閱讀活動開展的重視程度,通過閱讀題材的選擇、信息的提煉、活動的開展等多種方式,提高閱讀活動開展的總體水平,推動學生的終身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琳.高中英語核心素養教學方法探究[J].教育,2016(12): 192-1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