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蕾
(宣城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宣城 242000)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以“妊娠診斷”教學內容為例
戴 蕾
(宣城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宣城 242000)
以護理專業婦產科護理學中第四節“妊娠診斷”的課堂教學為例,探討在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應用藍墨云班課構建教學的信息化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轉變傳統“先教后學”為“先學后教”,實現翻轉課堂,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藍墨云班課;翻轉課堂;妊娠診斷;婦產科護理學
藍墨云班課是藍墨科技推出的一款移動教學助手App,在移動網絡環境下,可以滿足教師和學生課堂內外即時反饋教學互動。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婦產科護理學是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考試必修課,具有和臨床護理緊密聯系的特點。傳統教學通常包括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展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1],這種模式不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當前,教育信息化已成為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趨勢[2],針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應用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法,以“妊娠診斷”教學為例,現介紹如下。
1.1.1 教學思路 根據翻轉課堂理念,以“先學后教”為出發點,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在藍墨云班課信息化平臺基礎上,結合其他相關信息化教學手段,輔助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1.1.2 教學內容 選擇由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婦產科護理學》第二章第四節“妊娠診斷”。這部分內容可以銜接課本前后知識,將理論和實訓相結合。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鼓勵學生觀察身邊的實例,加深對臨床護理的印象。
1.1.3 教學目標 授課對象為本校對口起點三年制2016級6班學生,根據課程標準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知識、能力和素質三方面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包括課前學習、課堂分享、課后鞏固3個階段。
1.2.1 課前學習 教師課前準備:(1)將本節內容錄制微課;(2)制作學習任務單(見圖1);(3)到優酷搜索與妊娠輔助檢查有關的視頻,并下載;(4)制作用于課堂教學的PPT,并將以上材料上傳到藍墨云班課資源中。
學生課前學習:進入藍墨云班課,下載并查看資源,根據學習任務單里的要求,組內分工合作,完成學習任務。

圖1 課前學習任務單
1.2.2 課堂分享 通過課前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掌握課本理論要點。在此基礎上,在課堂分享過程中,以討論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具體包括以下5個部分。
(1)導入。用提問的方式導入新課,目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調整狀態,進入上課模式。
(2)探究。進入云班課,查閱學生資源下載情況,基本了解學生課前學習任務完成情況。接著,根據云班課“頭腦風暴”里歸納總結的高頻詞匯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要求,確定本節課內容的重難點,并寫在黑板上。
(3)討論。分3個階段進行:階段一,解決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妊娠表現”:①表達個人學習心得,通過舉手發言或在云班課“答疑/解惑”里以發送文字的形式展開。②推薦小組代表展示他們提交在云班課上的作業作品,完畢后在云班課“投票問卷”模塊選出最好的一組作品。階段二,解決需要理解的難點內容——“四步觸診”:①參照教學視頻,動手在仿真模型上進行實訓練習,并用手機錄下來,上傳至QQ群,組內成員課后一起觀看討論并交流。②師生互動,操作演示,利用米家APP,對操作演示過程攝像,進行現場直播。階段三,解決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胎心音”:通過問題引導,結合仿真實訓模型進行演示,并現場播放模擬的胎心音,加深學生的印象。
(4)評價。通過小游戲“分類排排看”和微信掃描二維碼進入云板書的方式進行內容小結。之后,將藍墨云班課里各成員獲得的經驗值進行分組相加,并予以客觀評價。
(5)預告。從本次課內容出發,由“妊娠表現”引出下次新課的學習內容,結合實際生活舉出貼切的例子,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探索的欲望,并將相關學習資源上傳到藍墨云班課。
1.2.3 課后鞏固 學生在課后查看自己在課堂上實訓練習時錄的視頻,相互討論交流,并及時完成《婦產科護理學筆記》(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上的習題作業。
信息化教學使教育領域產生了重大變革[3],藍墨云班課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應運而生。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翻轉課堂在用于婦產科護理學教學時要及時總結完善,以期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熟悉課本內容,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多媒體素材,然后將二者有機結合。課前,通過藍墨云班課發布學習資源、提出自學要求。課上,教師要發揮穿針引線的作用,銜接各教學環節,同時要能夠做到循循善誘,鼓勵學生參與討論、集思廣益、踴躍發言,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課后,學生完成藍墨云班課上的作業并提交,有疑問的可以留言,教師應及時予以解答。
護理專業是我院的重點專業,婦產科護理學作為護理專業主要的必修課程之一,需要引起學生的重視。傳統教學中,課堂上學生按教師制訂的計劃學習,被動接受知識,課后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作業,這使大多數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缺乏主動學習意識。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學生能靈活根據自己的時間、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學習,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的限制[4]。藍墨云班課里有學生的學習記錄及他們各自所獲得的經驗值,能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果,并自覺進行自主學習[5]。這樣,學生就由被動學習者變成主動學習者,由完成任務變成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藍墨云班課的基礎上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便捷且有效的。一方面,教師能利用藍墨云班課提前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從而明確課堂教學重難點及學生遇到的困難,可以提前把握課堂節奏及上課動向,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學生能通過手機隨時隨地學習,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信息化教學手段藍墨云班課和新型教學方式翻轉課堂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發揚長處,利用藍墨云班課平臺推送課前學習資源,組織頭腦風暴、隨機提問、計時測試、討論答疑、投票問卷等互動活動,再利用藍墨云班課平臺上的記錄,監督學生自主學習過程,對學生總體學習進度與每次學習進度進行統計,作為評價參考標準之一,最終保證翻轉課堂實施效果。其次,避免短板,在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翻轉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需要彌補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性不強、課堂參與度不高、不能始終如一地堅持在藍墨云班課平臺上進行學習或者在課堂上用手機做和學習無關的事情等。因此,為滿足新型教學模式的要求,師生之間需要及時溝通,相互支持,共同進步。
與傳統教學相比,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不僅需要轉變角色,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指導者[6],還要有豐富扎實的知識,并能夠提供豐富的課前學習資源,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參與教學。
藍墨云班課的信息化媒介和翻轉課堂的教學新模式要服務于教學,圍繞學生和課堂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優化教學過程。在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借助藍墨云班課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可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1]唐玉清,王潔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業余成人專科教學模式探討[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4(5):88.
[2]何水英,吳濤.信息化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實踐性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9):29-30.
[3]耿保陽,王曉玲.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江蘇教育研究,2017(12):39-41.
[4]陳曉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
[5]王紅艷.云班課支持的高職公共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證研究[J].現代教育論叢,2016(1):43-51.
[6]湯艷,朱蓓,徐志平.基于云班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法在基礎護理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7):83-84.
G420
B
1671-1246(2017)24-00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