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志寬,李全營,胡軍紅,史朝暉,秦長江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河南 開封 475000)
TBL與PBL教學法在普通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
賀志寬,李全營,胡軍紅,史朝暉,秦長江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河南 開封 475000)
目的 探索TBL教學法及PBL教學法在普通外科臨床實習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方法 將河南大學醫學部2012級臨床醫學專業200名本科生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和自愿原則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入科前先對每組學生進行理論測試。實驗組采用TBL教學法,對照組采用PBL教學法。出科時再次進行理論、外科基本技能及綜合分析能力考核并調查學生的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成績較對照組高(P<0.05),在實習主動性、協作表達能力等方面亦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TBL及PBL兩種教學模式均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但TBL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及綜合分析問題能力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值得在普通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推廣。
TBL教學法;PBL教學法;普通外科;臨床實習
傳統的填鴨式理論授課及散養式帶教實習已不符合當代醫學發展的需要,如何通過改變教學手段來快速達到教學目的是我們每一位臨床帶教教師所面臨的問題。PBL教學法是目前國際上高度認可的一種教學方法,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著重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實現教學目標。然而隨著PBL教學模式的廣泛應用,其缺點逐漸顯現,如耗費時間、精力,需要大量公共資源的支持,對教師要求嚴格等。TBL教學模式既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又能克服PBL教學模式的一些固有缺點[1-2],已在歐美各國廣泛應用,并收到良好效果,成為繼PBL教學模式之后的又一重要的醫學教育模式。本研究嘗試將TBL教學模式引入普通外科臨床實習教學當中,收到良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選取河南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系2012級學生200名,按照隨機和自愿原則分成對照組(85人)及實驗組(115人)。實驗組中男生45人,女生70人,采用TBL教學法;對照組中男生33人,女生52人,采用PBL教學法。兩組學生的外科學期末考試成績、入科前成績及性別構成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每組每次入科5人,實習時間2周。有兩位相同的帶教教師分別實施教學。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成員基本情況比較(±s,分)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成員基本情況比較(±s,分)
組別 人數 期末成績 入科前成績性別(人)男 女實驗組對照組P 115 85-45 70 33 52 0.073 79.5±5.2 76.2±9.1 0.061 59.1±5.9 62.7±4.7 0.089
1.2.1 實驗組教學模式的實施 實驗組每次入科5人,指定一名組長,建立基本的小組管理模式。小組長職責為組織小組成員之間討論、交流、資源共享,匯集組員間的意見,商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入科后首先對學生講解TBL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使其對該教學方法有充分的了解和必要的心理準備。帶教教師僅作為指導者,起指導、鼓勵和調控作用。入科第1~2天:課外自學階段。由小組長帶領組員復習普通外科相關疾病的發病原因、發生發展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方法及治療方法,并查閱相關文獻,了解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入科第3~12天:具體實施階段。選擇新入院典型病例,組長帶領組員詢問病史、書寫病歷、確立診斷,小組間討論該患者目前存在的問題、每個臨床表現的發生機制、治療計劃、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該疾病最新的治療進展,匯集各組員的意見向帶教教師匯報,由帶教教師點評,指出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然后帶教教師布置稍復雜的測試題,由學生查閱相關資料,集體討論后選出答案,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入科第13~14天:教學評價階段。完成所有普通外科TBL課程教學后,對學生進行理論、外科基本技能及綜合分析能力考核,并通過問卷了解學生對該教學模式的效果評價。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實習主動性、協作表達能力、知識記憶深刻程度等方面,每個問題10分制計分,以無記名方式作答[3]。
1.2.2 對照組教學模式的實施 每次對照組入科5人,分組、小組長職責及各時間段學習內容同實驗組,帶教教師就普通外科每個常見疾病準備課堂提問的問題,然后小組間就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闡述觀點,記錄未能解決的問題,最后由小組長匯總。在完成所有普通外科PBL課程教學以后,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對該教學模式的評價,并進行理論、外科基本技能及綜合分析能力考核。
1.2.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所有數據采用(±s)表示,t檢驗用于滿意度的檢驗,χ2檢驗用于評估考核成績,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學員理論成績及外科基本技能成績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成績明顯更高(P<0.05),見表 2。
表2 兩組學生出科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學生出科考核成績比較(±s,分)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P例數115 85-理論成績43.4±1.5 42.8±3.2 0.059外科基本技能成績22.4±5.3 23.7±4.1 0.062綜合分析能力成績33.6±2.9 28.7±5.8 0.001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學生的實習主動性、協作表達能力、自信心、知識記憶深刻程度及對本組教學模式的認可程度更高(P<0.05),見表 3。
表3 兩組學生問卷調查結果(±s,分)

表3 兩組學生問卷調查結果(±s,分)
組別 例數 自信心實驗組對照組P 115 85-實習主動性9.1±0.5 8.7±1.2 0.048協作表達能力8.3±0.7 6.4±0.9 0.013 8.6±0.4 6.7±1.1 0.001知識記憶深刻程度8.4±0.8 7.5±0.6 0.029對本組教學模式的認可程度9.4±0.1 8.4±0.3 0.001
臨床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外科學更是如此。如何快速培養學生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及診斷、治療疾病的臨床思維能力,減少帶教教師的精力與時間消耗,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PBL教學模式強調以問題為中心,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有顯著優勢。但該教學模式需要醫院提供足夠的教學資源,并且耗費時間、精力,而臨床帶教教師往往是科室的中堅力量,時間和精力有限,往往不能使PBL教學按標準模式進行,嚴重影響該教學模式在我國的推廣。而TBL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團隊為主體,帶教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僅起到指導、監督作用,解放了帶教教師,可有效避免PBL教學模式的固有缺點,因此有人認為TBL模式是PBL教學模式的升級版[4]。
在本研究中,我們將TBL教學模式應用于普通外科臨床實習教學過程中,與應用PBL教學模式的對照組相比,應用TBL教學模式的實驗組學生,其理論成績和外科基本技能成績沒有得到顯著提高(P>0.05),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明顯增強(P<0.05),同時在實習主動性、團隊協作能力、自信心及知識記憶深刻程度方面明顯更好(P<0.05),且實驗組學生對本組教學模式的認可度明顯更高(P<0.05)。我們認為,TBL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通過小組討論學習以及帶教教師的點撥、反復強化知識點,可以有意識地增強學生的臨床思維意識,更好地尋找外科臨床實習的切入點,提高解決外科臨床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5]。但是TBL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和教師的參與度高,學生進入該教學模式前需自行充分復習《外科學》教材中關于本科室相關疾病的基本理論,并通過網上查閱相關文獻來了解每個疾病的最新動態及治療理念,擴大知識面,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討論并做好筆記。教師則要廣泛查閱相關國內外文獻,掌握各個疾病的治療原則及最新治療動態,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指導[6-7]。
問卷調查顯示,TBL教學模式深受學生歡迎,小組成員的實習變得積極主動,協作表達能力更強。兩位帶教教師認為,TBL教學模式解放了帶教教師,激發了教師的帶教熱情,但在教學過程中對帶教教師的教學素養和教學能力要求更高,教師不但是教學的引導者和點撥者,同時也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對教師本人的教學水平及臨床能力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TBL教學模式很好地彌補了PBL教學模式的不足,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臨床實習的積極性,同時提高了教師的帶教熱情,值得在臨床實習教學中推廣。
[1]Michaelsen LK,Sweet M.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team based learning[J].Stylus Publshing,2008(1):9-13.
[2]黃素琴,李力燕,林雪靜,等.關于PBL教學法與醫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9(2):133.
[3]黃楊,尹文,郝璐,等.PBL教學法在急診臨床教學中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探討[J].中國急救醫學,2010,30(8):756-758.
[4]Bermudez-Garcia A,Mory-Arciniega C.Team Based -Learning(TBL)as a primary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ic competences in medical students:the Peruvian case[J].Med Teach,2011,33(10):862.
[5]江雅,周小香,李清.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在內科護理臨床見習中的應用于評估[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20):129-130.
[6]羅毅力,屈藝,唐軍,等.標準化患者教學在提高臨床技能中的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12):30-31.
[7]敖良飛,馬玲,周春.教師充當標準化患者在婦產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3):68-69.
G420
B
1671-1246(2017)24-0059-02
注:河南省醫學教育研究項目(Wjlx2016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