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盈盈
[摘 要]通過對基礎英語課程的網絡教學數據收集,分析和研究,文章試圖從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網絡教學平臺的教學資源,教師團隊和網絡學習評價四個方面來探討網絡教學質量監控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質量監控;基礎英語;網絡教學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5.226
1 引 言
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推動了網絡教學和全民網絡學習的發展。而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庫和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更是將網絡教學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從硬件和軟件上促進傳統教學的改革。網絡教學正在成為教學過程中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網絡教學依靠網絡教學資源庫強大的共享性、交互性、時效性和開放性特點,為高校教學帶來了巨大變革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實際的網絡教學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質量監控機制和監控手段,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薄弱,網絡教學資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以及教學資源設計缺乏創新合理性等,網絡教學并未達到真正的預期效果。因此,“要深入教學改革改進存在的問題,保障網絡教學的順利進行,一個科學的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勢在必行。”[1]本文將從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學資源,教師的監控作用和網絡學習評價三個方面來對網絡教學過程中質量監控有效性進行研究。
2 質量監控對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網絡教學平臺的教學活動主要依賴網絡而實現。學習者進入一個網絡學習環境,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并和教師以及其他學習者進行交流,從而完成相應的學習活動。然而在網絡自主學習方面,“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一些學生習慣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習慣于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教學模式。學生本身缺乏自主學習意識,對自主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方法更是知之甚少。同時,多年來形成的傳統式學習習慣使學生缺乏自我學習監控能力,更無法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2]在網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關鍵因素。網絡學習環境下的學習者需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而在現階段的網絡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明顯薄弱,自主學習意識還不夠,這和長期以來的傳統教育習慣有很大關系。除此之外,“如果僅靠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心自主學習、完成平臺學習的學時要求,而無實時形成性評價和監控,就無法使教與學都獲得最佳成效,更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3]為了有效了解學生對網絡教學中自主學習模塊的看法和認識,我們對校內2016級5個非英語專業班級,共215名學生展開問卷調查研究。這五個班級網絡學習課程為安徽三聯學院教學平臺內的《基礎英語》科目。此次調查學生專業包括信息專業、化工專業、數控專業、餐飲專業和電子商務專業。問卷發放215分,收回215份,有效率100%(見下表)。
問題1和問題2顯示多數學生是在教師的引導和規定下進行基礎英語網絡課程的學習,并能夠完成教師規定學習任務。這也表明現階段大多數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態是在教師的監控下進行。問題3、問題4和問題5則顯示學生比較傾向的網絡學習活動是在線交流,而學生進行網絡學習活動較多的卻是完成規定學習任務。學生希望改善的也是交流模塊。問題6反映出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引導來幫助自己更好地進行網絡學習。問題7更能說明學生對自身自主學習狀態的一個認識,即缺乏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在最后一個開放問題的收集上,比較集中的意見可歸納為希望教師給予指導。
通過對調查問卷表1的整理、歸納和分析,各種數據表明學生在網絡自主學習能力方面有待提高。學生缺乏網絡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們需要改變學生為完成教師要求的學習時長而學習的狀態。從表1的問題收集分析上,可以看到大部分學生意識到自我監控意識薄弱(67%),并且希望教師給予一定的引導。由此看出,自我控制能力薄弱仍然是學習者不適應網絡學習的特征之一。這和我國教育文化有很大關系,長期以來的學習模式是處于“一個群體中的面對面學習”,學生更習慣于集體授課,習慣于課堂中教師監控下的學習方式,“甚至更多地期待網絡學習中增加較多的學習監控、學習約束和督促、建議機制,他們認為這對保證他們的學習質量很重要,甚至比網絡課程內容本身還重要”[4]因此,在開展網絡學習過程中,采取有效的質量監控,及時解決學生在網絡課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及時交流反饋,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有效保障,也是符合我國教育文化的需要。
3 對教師團隊的質量監控
網絡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是非常關鍵的。在基于網絡的基礎英語課程上,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其自身素質是關系到教學質量能否有效提高的重要因素。教師在網絡教學過程中,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還兼任教學資源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和監控者。教師所提供的教學資源的類型、內容、方向影響著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學資源的整合和呈現方式決定者學習者的學習效果以及能力培養。除此之外,網絡教學模式自目前為止還處于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對大部分教師來說是全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能否取得成效在較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包括教師的信息技術觀念、知識以及技能等因素”[5]因此,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能夠幫助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進程、學習興趣等,為學生提供及時答疑,并以此調整學習資源設置等。另外,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參與程度,測驗成績等方面的評價,對于學生長期的主動學習有著積極的監督和促進作用。因此,在網絡教學過程中,增加教師的參與度,充分發揮其引導監控作用,是保證網絡教學得到最優化效果的保障之一。
4 教學資源的有效性監控
網絡教學資源作為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學資源很大程上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效果。合理有效的教學資源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而影響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除此之外,網絡教學平臺的學習資源需要及時更新,才能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根據學生的總體學習狀態做到學習資源持續更新,并配合教學內容的需要,才能保證網絡教學質量的提升。
5 加強網絡學習評價質量監控
學習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那么網絡教學作為教學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不例外。網絡教學中評價類型有對教學系統的評價,對教學計劃的評價,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三種。此處,筆者將著重分析對學生評價方面。
網絡學習評價中,我們要做到的是一種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而非僅僅學習結果。在安徽三聯學院網絡教學平臺《基礎英語》課程中,教師通過監控學生每天的在線時間、在線時長、學習內容、學習進程可知學生的學習速度以及個人學習偏好;通過學習筆記以及留言,測試成績可知學生的學習積極程度、學習深度和學習效果。通過以上方面追蹤得到的數字化信息而形成的這些自動學習評價,可幫助學生改進學習過程,并調整學習資源。而在此評價過程中,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問題,引導學生調整更為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
除此之外,網絡學習評價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僅憑自己的判斷和內在的熱情,是難以持續地學習下去的,至少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這樣。”[6]網絡學習評價可作為一種學習監控方式。通過對學生的學習追蹤,評價,反饋可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然后學生在得到對自己學習情況的一些客觀和主觀的反饋信息之后,會對自己的學習方式等作出調整,促進自身學習質量。因此,網絡學習評價作為一個“智能化的監控者”在網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中不可缺少。
參考文獻:
[1]劉藝.大學英語網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分析[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7).
[2]逯曼,孟鐵英.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多元監控模式的構建[J]. 經濟研究導刊,2015(18).
[3]蔣敏.非英語專業英語自主學習質量監控及實踐策略之探索[J].大學教育,2012(10).
[4]曹梅.網絡學習監控初探[J].中國遠程教育,2002(7).
[5]楊翠萍,劉鳴放.大學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育技術能力及其培養[J].外語界,2006(4).
[6]木尾田睿又一.教育評價[M].李守福,譯.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