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對于小學美術教育的教學要求也不斷提升。民間剪紙藝術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代表,將其加入到小學美術教育教學中,能夠有效的提升美術教學質量。基于此,本文對小學美術教育中民間剪紙藝術教學進行分析,以期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
關鍵詞:小學美術;民間剪紙藝術;教學
前言:
剪紙在古代被稱為“剪彩”,現代又被叫作“窗花”、“絞紙”等。將民間剪紙藝術帶入小學美術課堂之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道德教育。在豐富美術課堂內容的同時,讓學生能夠繼承并發揚剪紙藝術。因此,教師要采取適當方法對學生進行民間剪紙藝術教學。
一、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人們從未放棄對美的追求,也正是這種不斷對美的追求促進了社會的進步。現階段,人們的審美能力及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越來越注重審美教育。小學美術教育作為審美教育最基礎的環節,具有較強的審美功能,不僅能讓學生受到審美熏陶,同時也能夠啟迪學生的心智,提升其思想道德品質。審美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能夠讓學生準確的分辨出社會中的真善美。民間剪紙藝術蘊含著審美教育元素,極具感染力,尤其是民間剪紙藝術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教師通過為學生們深入的講解民間剪紙作品的含義,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及其層次,并且小學美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民間剪紙藝術教學時,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教師要帶領學生們一起欣賞民間剪紙藝術作品,在欣賞過后要為學生講解其作品的深度內涵及審美特點,進而提升小學美術教學的審美功能。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剪紙藝術,像是結婚時貼的“囍”字,過年時的“福”字等,并且為其講述字的由來及剪紙藝術作品的深層內涵,鼓勵學生積極表述自己對于剪紙藝術作品的認識,進而提升小學美術教育中民間剪紙教學的質量[1]。
二、提升學生的創造力
小學美術教育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藝術教育,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創新力及創造力。讓學生學習并掌握美術知識及技能外,還要激發其藝術創造能力,培養其創新思維。民間剪紙藝術是人民群眾千百年來的藝術結晶,是他們用來表達自己生活狀況的一種藝術,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但是因為民間藝人沒有經歷過系統的學習,因此,他們創作的剪紙藝術作品大多看來都較為隨意,沒有藝術框架的束縛,不具備嚴謹性及規范性。也正因為這一點,民間剪紙藝術為學生的思考預留了極大的空白處,以便于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其創新力及創新能力。另外,民間剪紙藝術需要既動手又動腦,所以將其添加到小學美術教育中,能夠有效的提升小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能力。而且教師要為學生預留較多的創作發揮空間,進而使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自我創造之中,使其能夠充分的將其創作才華施展出來。比如:在上剪紙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規定一個情景,讓學生根據這個情景隨意進行創作,像是剪裁動物園中的不同小動物,學生可以剪裁大象、老虎、熊貓等動物,這種讓學生通過自己雙手創造美的過程,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升其創新意識。在學生創作完畢后,教師要逐一對其點評,指出學生創作作品的優點及不足,并為其提出改造的方法。通過此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鼓勵,提升其學習自信心及創新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傳統道德觀念
教育本身就是要教授或培養人的各種能力,因此教育的本質就是要促進學生發展全面化,并且德育教育對學生自身發展中有著巨大的影響作用。小學美術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能夠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而且在進行美術教學時,要將德育教育融入進去,讓學生能夠直觀對中華優秀民族傳統文化進行了解。另外,民間剪紙藝術是人民群眾創造出來的,他們所創造的作品一般會以生活或社會發展作為主題。而且其剪紙藝術作品的整體構思及創作都有著較強的傳統思想道德,所以民間剪紙藝術具有的德育元素極其豐富。因此,教師應該抓住這一有利點,將其運用到小學美術教育之中,提升美術教育的德育教育價值,使學生能夠擁有正確的思想品質。比如:民間剪紙藝術作品中存在有關思想道德教育的作品,像是《程門立雪》、《孔融讓梨》等。教師可以向學生們展示這些具有獨特韻味、包含傳統美德的民間剪紙藝術作品,讓學生能夠對美術提起學習興趣的同時接受德育教育,進而提升小學美術教學的質量[2]。
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及歸屬感
民間剪紙藝術誕生于農耕社會,有著強烈的民俗氣息,它與民間其他形式的藝術緊密相連。與此同時,民間剪紙藝術的影響、功能、作者數量也是其他藝術無法比擬的。民間剪紙藝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人們在婚禮中會貼著紅色的剪紙“囍”字,寓意雙喜臨門;在喪禮中用白底黑字的剪紙“奠”字,以表示對逝者的尊重;在過年的時候會將剪紙的“福”字倒著貼,表示福到了等。在我國眾多的藝術作品中,只有民間的剪紙藝術才能夠彰顯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除此之外,民間剪紙藝術是純粹的中國藝術,沒有摻雜一絲西方元素,充分的將我國歷史文化及社會發展變遷展示出來。在學習民間剪紙藝術的過程中,無疑能大大增強人們的民族自信心。因此,將民間剪紙藝術添加到小學美術教育中,能夠從小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及自豪感,進而將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剪紙藝術與我國文化社會的演變與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不但飽含生活氣息,同時也能向世界展示中國的文化藝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進行民間剪紙教育,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力、傳統道德觀念,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及歸屬感,進而提升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范解暉.民間剪紙藝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09):34.
[2]申曉彤,劉玉杰,李民.剪紙藝術走進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47):217-218.
作者簡介:
徐晶晶,女,漢族,寧波,1989年2月15日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