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鋒
[摘要]社會體育在我國體育事業中占有重要地位,與社會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本文在分析廊坊市社會體育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對本市社會體育事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發展對策。
[關鍵詞]廊坊市;社會體育;現狀;發展對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均已表明:社會體育事業的發展有利于全民族的發展。
一、社會體育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一)社會體育的概念
社會體育,又叫“大眾體育”、“群眾體育”,是與學校體育,競技體育相對應的概念。它作為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在閑暇時間自愿參加的,以健身、健美、醫療、消遣、娛樂和社交為目的的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以及其組織領導系統和措施。
(二)社會體育的重要性
社會體育作為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國家大力發展的不可缺少的社會事業,是我國社會文化的一種反映。正如《全國健身計劃綱要》中的一句話:“體育發展水平是社會進步與人類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它關系到人民體質的增強、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是現代社會文明、健康、科學的重要標志之一。社會體育未來的發展趨勢對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乃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二、廊坊市社會體育事業發展現狀
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東,地處京津兩大城市之間,被譽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廊坊的經濟在迅猛騰飛,社會體育事業發展也越來越被重視。近年來人們的經濟水平提高了,健身意識也隨之提高,人們通過體育鍛煉達到促進身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參加社會體育活動培養體育活動的意識和習慣,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共識。整個廊坊市的社會體育文化在不斷蓬勃發展,體育設施、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廊坊市體育局每年都組織形式多樣的社會體育活動,每年各級各類比賽約有2000余次,企事業單位個人參與活動的群眾近百萬,每年都組織開展“全民健身周”活動。然而,我市社會體育發展仍處在一個初級的水平,發展的同時伴隨著體育資源的嚴重不足,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社會體育需求的不斷增長。距離達成我國體育發展目標,建設體育強國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我市在社會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科學健身宣傳指導、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大眾基層組織體系建立、體育大眾服務等多方面還存在著差距。
三、廊坊市社會體育事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供需矛盾導致的不同地域發展的不均衡
社會體育資源不足和體育物質基礎的相對薄弱與群眾多樣化的體育需求之間存在著矛盾,不同地區之間、不同群體之間的供需矛盾,導致不同地區社會體育事業發展不平衡和群眾享有基本體育權益方面的不公平。主要表現在不同地區公共體育設施和享受公共體育服務的不均衡,農村的社會體育發展工作相對滯后。
(二)體育事業還未真正納入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
表現在縣級體育行政部門多數被合并,嚴重萎縮,大多數鄉鎮基本沒有體育經費,甚至在一些地方,體育場地被挪用或侵占,造成公共體育設施嚴重不足,公共財政投入嚴重不足。體育管理部門在落實《“十二五”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規劃》和《全民健身實施計劃》過程中缺乏應有的監督權;全民健身經費投入缺乏制度保障,有較大的隨意性。全市地區對于全民健身工作計劃的實施缺乏有效地協同工作機制。運行效率低下,長效的齊動、聯動、互動機制有待建立。
(三)社會體育社會化程度不高
市民雖然明白社會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同時也知道社會體育鍛煉能對保持身體健康起到積極作用,但是他們平時卻忽視體育鍛煉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以及社會體育鍛煉的相關信息,說明他們對社會體育健身知識認知水平還是比較低,沒有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由此看出,社會各方面的體育健身的文化宣傳不足,體育健身知識的普及還欠缺。同時,各級體育協會和團體的作用還未能得到充分發揮,許多群眾健身活動還處于自發組織、自行鍛煉的狀態,缺乏及時準確的科學健身指導。
(四)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缺乏
社會體育事業發展關鍵在于專業人才,這就需要一批精明能干、識體育、懂管理、會創新的專門人才及具有較高專業知識的專業人員。而目前廊坊市區社會體育事業發展中的從業人員大多缺乏必要的專門知識,社會亟需的受過高等級培訓的高水平的體育專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本市社會體育的發展。
四、廊坊市社會體育事業發展的實施對策
(一)完善地方政府社會體育政策,加強內部管理
要充分發揮政府在發展社會體育產業中的主導地位,同時要樹立長遠的觀念,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全方位、多元化發展體育產業。地方政府應從合理利用體育資源的角度,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門統籌管理體育的管理體制,使我國現有的體育資源得到有效地利用。這就需要體育部門切實負起責任,認真做好組織、引導工作,努力推動體育事業,豐富人們業余生活。因此廊坊市在培育社會體育產業時,在規劃、發展項目上應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以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向體育,要制定合理的社會體育的發展計劃,逐步推動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的廣泛積極參與,不拘泥于某一種特定模式。進一步拓展全民健身活動的廣度和深度,廣泛開展形式靈活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全民健身活動是吸引百姓鍛煉、養成健身意識的重要形式。
(二)加大投資力度,建設大眾健身場地設施
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將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要符合國家關于城鄉體育設施用地定額指標的規定,并納入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合理布局、統籌安排。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破壞公共體育設施。同時,政府需要對體育加大投資。積極爭取財政支持,面向市場,走社會化、產業化道路,鼓勵多方投資,建設一批全民健身精品工程,同時建設一批人們群眾身邊的簡便、經濟、實用的體育健身場地。鼓勵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向社會開放其內部體育設施,實現資源共享。保證社會體育設施發展的科學性,合理性,保證社會體育設施治理和改善的長期性、明確性,避免盲目的短期行為。
(三)加強體育文化宣傳,弘揚體育文化知識
文化滲透給予人們的影響是巨大的,體育文化知識的公益宣傳至關重要。加強宣傳體育文化,使我們加深對體育文化的理解,進一步認識體育文化對人們健康文明生活的重要意義。在新世紀的網絡時代,我們首先要發揮新媒體作用,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提高公眾對全民健身的知曉率、參與率。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對社會體育的宣傳,使人們能清楚地了解社會體育文化,加強體育參與意識,轉變思想觀念,發揮主體能動性,從而進一步推動廊坊的社會體育產業的發展。
(四)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
依據《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完善體育活動指導系統。在非體育場所從事義務體育活動指導和在體育場所從事有償體育活動指導的人員,均屬于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范疇。使指導員的普通培訓與職業化同步進行,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增加數量,注重實用。有條件的地區還要建立社會體育指導員網絡管理系統,方便健身群眾尋求業務指導。
五、結束語
社會體育,不僅有強體、健心,促進個體社會化和提高人們綜合素質的功能,而且對于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經濟健康發展,以及構建和諧社會都有巨大的積極作用。現階段,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看,閑暇時間增多。隨著體育宣傳的日益廣泛和深入,人們的體育觀念和健身意識不斷增強,在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進步下,我們國家社會體育事業一定將會可持續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