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英語專業導論是英語專業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是一門實踐性、創新性很強的課程。本文結合廣東白云學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改革,從課程的性質和定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對“英語專業導論”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課程設計。該門課程已經在五屆英語專業本科生中進行了實踐,經過課程組的不斷改革,教學效果顯著。
關鍵詞: 大一英語專業導論 課程設計 實踐研究
一、研究背景
近些年,許多高等院校都意識到了對大一新生進行專業導學的重要性,從大會宣講式入學教育轉變為開設專業導論課程,時間上從一兩節課增加為一個學期。原來的大會宣講式入學教育,學生很難全面詳細地了解本專業的情況,比如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課程設置、畢業標準與學位授予條件等。一般情況下,大一第一學期學生基本上都是通識課,很少接觸到專業課程,更不用說了解專業內涵。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學生到大二的下學期結束前要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比如英語專業分為商務、翻譯和教育三個專業方向,根據筆者的了解,在學校開設專業導論課之前,學生只是從教師或者學長那里淺顯地了解一些專業方向的信息,并沒有系統的深刻的認識,造成學生選擇困難或者選了這個方向后又后悔。針對這種情況,筆者所在的學校從2012年秋季開始為新生新增了“專業導論”這一校本課程。
隨著開設專業導論課程的高校數量的增加,對這門課程的研究也在增加。筆者在中國知網上按照主題“專業導論”檢索了一下,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2012年—2017年近五年,2015年發表了40篇,2016年發表了27篇,2017年27篇。縱觀這些研究成果,不難發現課程還存在授課內容單一,不夠系統,實操性不夠強等問題,而且針對英語專業的導論課程的研究極少。本文以筆者所在學校廣東白云學院的“英語專業導論”為研究對象,從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總結。這門課程從2012級開始已經開設了五屆,經過課程小組的不斷研究和改革,已初步形成一套相對來說效果顯著的教學系統,并且編寫了校本教材“英語專業導論”。
二、英語專業導論課程設計
(一)課程性質和定位
該課程是英語專業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主要介紹本校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專業定位,以及人才培養計劃、英語學習方法等。學生學習后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增強學習動機,同時對本專業(方向)的課程設置、進度安排等有全面的了解。
(二)課程目標
總體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英語專業的學生對商務、翻譯和教育三個方向學什么、如何學、畢業后干什么等有較全面的了解,明確學習目標,提高學習動機,學會主動克服學習困難,有效利用圖書館和網絡資源,盡快進入專業學習的角色,從而樹立正確專業觀,更好地學習本專業。
1.知識目標:了解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專業定位、課程設置;具備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和跨文化常識。
2.能力目標:養成良好的聽、說、讀、寫、譯語言學習習慣。
3.素養目標: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職業觀和終身學習的信念;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團隊合作精神和人際溝通技巧;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職業素養、跨文化交際素養、國際化視野與信息化理念。
(三)課程內容
關于課程內容,不同學校與不同專業間有較大差別,這跟學校的辦學定位和專業性質有關。筆者所在學校廣東白云學院的辦學定位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因此,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比較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2017級英語專業導論課從新生軍訓結束后開始,共15周,30學時,其中理論14學時,實踐16學時,2學分,4個模塊,11個教學單元。英語專業導論的課程內容可以歸納為表1。
(四)課程實施的具體建議
1.教學方法
在授課模式上,該門課程要求采用模塊化、項目化教學。講座與項目的比重是1:1,在項目設計上,教師根據各個教學單元的主題,分別設計不同的項目。比如,在3.2英語詞匯這個教學單元,通過講座的形式讓學生明白詞匯的重要性和詞匯記憶的多種途徑,在項目設計上,學生在線測試詞匯量,并制訂適合的詞匯學習計劃。再以3.4跨文化交際這個教學單元為例,通過案例分析以講座的形式讓學生了解跨文化交際和文化休克的內涵,并且小組討論如何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在項目設計上,共有三個環節,先是組織學生觀看電影Just My Luck《倒霉愛神》,再就是布置小組任務,PPT展示電影中包含的迷信,比較東西方文化中的迷信,最后是選取電影中的一個片段進行表演。
2.師資配備
在該門課程的師資配備上,課程組的成員分別是英語系系主任、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要求任課教師非常熟悉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包括課程設置、實習(實訓)環節,進度安排;英語專業方向設置;教學方法、教學條件和學習方法;我校英語專業的特點;本專業學生的社會需求,等等。作為系主任、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都參與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對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非常了解。另外,1.2職業規劃這一教學環節由具有豐富企業工作經驗的職業導師授課,職業導師與企業接觸較多,了解社會對英語專業的職業需求,能更加專業地指導學生完成職業生涯規劃。
(五)考核方案
我校英語專業導論課采用“全程式、多樣化、復合型”的形成性考核方案。所謂“全程式”,是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多階段性的考試,避免期末臨考前的重點突擊。所謂“多樣化”,是指通過多樣化的考核形式從不同的側面全方位地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所謂“復合型”,是指采用復合形式最后評定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績[2]。英語專業導論課的評價方式可以歸納為表2。
三、教學效果反饋
“在歐美等國,學生學習效果評估是高等教育評估工作中的一個新趨向和主軸。通過學生對教育的滿意度評價高等院校質量,這在我國正被認為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方式”[1]。從2012級開始,《英語專業導論》成績評定的其中一項考核就是期末的課程論文,要求每個學生寫至少兩千字的學習心得,其中包括給該門課程的建議。從我們調查的情況來看,90%以上的學生對該門課程非常滿意,認為有效地幫助他們度過了大一的迷惑期。在每年教務處組織的學生座談會上,學生也高度贊揚了該門課程,認為導論課程的開設,讓他們更加了解了英語這個專業,增強了專業認同感,并且通過完成課程中的實踐項目,自身的語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思辨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另外,網上評教也是高校學生學習效果評估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我校評鑒中心每個學期給學生做的評教結果來看,任課教師的評分都在95分以上,可見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滿意度還是很高的。
四、結語
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應該對自己的專業、環境及就業前景有相當程度的了解,這樣才能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進而更專心致志地學習英語,最大限度地運用所有資源,促進語言技能、學科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英語專業導論”就像一座燈塔,為遨游在知識海洋里的學子指明方向,讓他們明確學習目的,增強學習動機,學會主動克服各種學習困難,從而樹立正確的專業觀,更好地學習本專業。
參考文獻:
[1]胡建飛.專業導論的課程設計與實踐研究[J].高教論壇,2017(6):33-36.
[2]周靜.高等院校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考核方式改革探析——以廣東白云學院為例[J].文教資料,2014(26):185-1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