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寧靜
摘要:語文課程在初中教學中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課程,同時也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然而目前有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語文,對語文課程缺乏學習興趣。為了解決這種狀況,作為語文老師,我們需要通過各種方法調動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習興趣;課堂效果;主人翁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有好好學習語文課程的動力。所以說培養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學好語文課程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我認為培養初中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需要教師本人從自身做起,調整自己的教學狀態和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喜歡學習語文課程,培養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一、老師要提高語文課堂講課質量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老師的自身教學水平高,講課質量高,能夠使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構建高效率的語文課堂。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學好語文,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動力。所以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對語文課程感興趣,老師就要從自身做起,提高自身能力,充分了解學生,以便于老師的教學水平更好的發揮。
(一)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
老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能力,首先就要自己能夠全面掌握初中階段所有的語文教材,只有自己能夠熟練的掌握和應用,才是能夠教好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前提條件。如果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對教材都不能夠熟練地了解和掌握,上課前從來不認真備課,這樣對學生是不負責任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除了要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之外,還要不斷地學習來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作為語文老師,如果只是能夠掌握課本教材,卻不能將課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將教學內容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那么他的講課方式必定是死板的,也就不能調動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
(二)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有很多學生甚至老師都認為語文學習就是死記硬背,或者認為學習語文課程不需要方法,只要日常隨便學學,在考試中都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成績。然而正是因為教學方法不正確,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語文課程,總覺得語文學習特別枯燥,對語文課程自然就沒有學習興趣。要想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學習興趣,老師就要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找到學生喜歡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語文學習中。老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使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使用不同的趣味教學方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幫助學生培養的學習興趣。
(三)調動課堂氛圍
語文課堂學習的關鍵就是課堂氛圍。在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有利于學生積極發言,活躍參與,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老師要注意在語文課堂上營造一個良好活躍的課堂氛圍。在語文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積極有趣的方式引導學生去學習語文,創設開放性的情景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在語文課堂上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二、尊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現代化的教學中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因此老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才會自覺主動的去學習語文課程。只有老師和學生都轉變思維,建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教學模式,而不是傳統的學生以聽課為主,要以學生為主體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引導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
在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責任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致,提高語文學習效率。如果學生能夠以主人翁意識對待語文學習,將自己看成學習的主人,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學習是為自己而學,學好語文課程在今后的日常學習和工作中都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那么學生自然會好好學習語文。只有學生真正的認識到語文課程的重要性,知道自己應該以什么樣的學習態度來學習語文課程,學生才會自覺學習,而不是在老師的強迫下敷衍了事,糊弄時間。
(二)注重實踐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
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習語文課本文化知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將語文文化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實踐學習。例如,語言應用表達方面需要的不僅僅是課本中的文化知識,更需要學生靈活的語言運用。實踐學習有利于學生將語文學習與現實案例聯系起來,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具有趣味性,進而培養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老師還應該注意讓學生多使用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來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在語文學習中,老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小組討論等方式來探究一些問題,尋找答案。老師要合理的安排學習小組,學習小組在日常的語文學習中有很多作用。例如,老師讓每個學習小組自己準備對《桃花源記》這篇課文的講解,學習小組內部自己安排所負責的內容,小在合作的過程中組員之間相互交流溝通,能夠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這樣通過小組自己合作探究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趣味性,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節奏,還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所探究內容的學習印象,讓學生對學習內容記憶的更加牢靠。小組合作學習還能幫助學生創設學習情景,有利于學生情景再現,提高學習效率。合作學習,小組討論等方式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增強學習體驗感,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解決未知問題的成就感。
三、與學生保持融洽的師生關系
讓學生喜歡學習語文課程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讓學生喜歡教授課程的老師。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學生特別喜歡某一門課程的老師,那么他就會更加喜歡學習這門課程,對這門課程付出的精力和耐心更多。老師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和學生多多交流。通過加強溝通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要做到關心愛護,在學習中成為學生的良師,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在日常生活中成為學生的益友,給學生指引正確的人生道路和方向。在平時要多鼓勵表揚學生,即使有的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也不要放棄學生,而是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讓學生實現自我學習價值。
總之,培養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老師要充分履行自己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起到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提高自身教學質量,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