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摘要:高中生物本來就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實驗教學,優化實驗教學的設計,尊重學情,創新教學方法,以此來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和教學經驗,探究了一些提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方法,希望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提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方法;學生發展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作為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機構成部分,在生物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形勢下,隨著課改的推進,生物實驗無論是學習的內容還是考察的內容都有所增加。生物課堂教學本來就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學,那么生物教師必須重視實驗教學,并且自覺的創新實驗教學的方法,在實驗課堂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一、優化教師管理,夯實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基礎
高中生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習效果的好壞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教師教學方法的好壞、教學設計如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否恰當等等。這些都關系到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也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果。在高中生物課堂開展實驗教學,必須優化教學設計,尊重學生,創新教學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此,高中生物教師素質的高低就直接影響到了以上種種的教學要素,要想提升實驗教學的質量就必須提升教師素質,這是實現有效實驗教學的基礎和前提。要想提升教師的素質,首先要把好入口,在教師招錄的時候一定要任人唯賢,選擇德才兼備的人,同時強化教師培訓,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其次,教師要轉變教學思維,優化教學設計,轉變以往滯后的教學模式,尊重學情和學生,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教師要發揮學科組的作用,可以實現集體備課,提升學科組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發揮團隊的作用。此外,教師還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優化課堂管理,做好課堂反思,及時的調控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以便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 生物實驗課上讓學生動起來,激發學生的參與性
生物實驗教學質量的高低,與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有直接的關系,但是有效的課堂教學并不是說教師講授的越多越好,也不是教師手把手的交給每一位學生如何操作生物實驗,讓學生記憶住實驗操作的流程和結論。有效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應該是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動起來,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實驗教學質量的高低往往是看學生是否能進行個體單獨操作,是否掌握實驗操作的步驟,對于生物實驗結果能否有效的理解和掌握。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高中生物教師子啊開展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要緊扣教材和學情,巧妙的設計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的教學設計,同時管控好生物課堂,讓學生在卓越的課堂學習氛圍下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生物實驗課堂讓學生動起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動員學生的方法多種多樣,在不同的教學環節方法也不盡相同,所以教師可以依據教學內容,整合相關的資源,讓學生參與其中,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探究意識和合作意識。比如在課堂的開始階段,設計課堂導入的時候就可以采取適當的方法,讓學生參與其中。
三、創新教學設計,巧用教學留白激發興趣和欲望
要想實現高中生物實驗課堂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統一,必須充分的考慮到學情,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欲望,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給予學生一定的新鮮感。對于高中生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是累積式的灌輸多少知識,而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其中,能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培養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教學留白近些年在高中生物實驗課堂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廣和使用,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教學留白的使用給學生留下了一定的探究和思考的時間與空間,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意識,提升了他們的探究能力和學以致用的能力,一定程度上顛覆了以往的常規教學模式,優化了教學過程,促進了高中生物實驗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針對高中生物實驗課堂開展教學留白,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而言,需要為學生設計優質的問題,學生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可以發揮自己的想想,突出定式思維和習慣認為,找出新穎性的科學答案,這樣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就會大大提升。
四、優化教學設計,實現生物實驗教學和多媒體的融合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日趨成熟,在各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那么在教育教學領域也是如此。為此,高中生物實驗教師一定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做到與時俱進,融入新思維,自覺的在教育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有效的融合兩者,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做好準備。信息技術在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擁有自身的優勢,可以實現聲文并茂,利用自身具備的信息存儲、刪減、播放、編輯等功能,把理論性和抽象化的知識轉變為直觀的形象化知識,實現知識呈現方式的多元化,圖片、視頻、音頻、圖形等呈現方式,這與傳統的教師口授有著明顯的優勢,可以實現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方式的整合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創新工作思路,優化教學設計,緊扣教材內容和學情,自覺的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教學方式的創新。
五、轉變教學模式,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對于生物學科而言歸屬于自然學科,其中很多的知識都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和抽象性,如果按部就班的授課,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學生是很難理解的,更不用說運用了。新形勢下,實現理論聯系實際,做到抽象與具體的結合就成為一種較為新鮮的授課思維,成為近些年授課的亮點。對于高中生物實驗來說,很多的理論性抽象性的知識其實根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是對生活知識的一個提煉和升華。那么按照這樣的邏輯思維,如果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能巧用生活知識,把抽象的理論性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踐性生活常識的話,學生接受起來就感覺到非常的輕松,并且很快就能做到學以致用。學習知識的目的也是為了應用,而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掌握住相關的生物規律和概念等。生活處處是學問,處處都蘊含著知識,為此授課的過程中生物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在備課下功夫,整合相關的資源做好教學設計。
參考文獻:
[1]李小軍.提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的有效探索[J].課程教育教學研究,2016(01)
[2]陳尚明.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提高淺析[J].教育與管理,2015(12)
[3]孫輝.新課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J].青少年日記,2015(15)
[4]張興梅.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提高淺析[J].教育與管理,201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