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華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老師和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學生在成長過程自身人格的形成。小學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階段,孩子們所處的環境、接受的教育,都會對孩子人格的形成和孩子的價值觀念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品社教育學科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各種教育方式也在不斷被創新,全由老師授課的時代已經過去,學生的自主性、創新性、團結協作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而小組合作的模式恰恰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將其應用到課堂學習中,可以很好的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組合作;思想社會課;教學中的應用
引言:
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重視人們合作的意識、團結協作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課堂教學的行程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被拋棄,現代教學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學中,越來越多的老師根據學科的特點,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引入到課堂教學。小組合作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可以發散自己的思維,知無不言,可以盡情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可以學習到其他學生不一樣的想法。小組學習的合作模式有很多益處,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并不理想。形式到位,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佳。探索討論小組合作模式在小學品社學科中的應用,可以進一步完善小組學習的合作模式。
一、老師提出的問題應當適合于小組合作模式
老師一味的向學生灌輸知識并不能代表著學生已經完全理解和掌握,與其告訴學生各種結論,不如向他們提問,這樣學生才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問題的關鍵在于老師向學生提問的問題,問題太簡單,學生不需要進行合作學習;問題太難,超出他們的學習范圍,則學生無法解答,即使小組學習也是徒勞無功。這都會影響小組學習的實效性。如:教師在教授六年級《品德與社會》這一課時,首先告訴學生今天的教學方式采取分組合作的形式,然后給學生播放一些介紹影響社會進步的一些重大發明的紀錄片,比如制造石器和陶器;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火車的發明,蒸汽機的發明,人造衛星等等,看完片段后向學生們拋出來一個問題:你覺得創造對于歷史發展和進步有什么影響?老師的本意是讓我們明白創造的對于歷史的發展和進步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沒有人類的創造思維和創新性,社會不會發展,歷史也不會前進,創造和創新才是社會發展的動力,要想站在時代的前列,就必須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二、根據教學要求和內容來確定是否需要采取小組合作的模式
老師首先要明確,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于小組合作討論,甚至有些問題更適和于獨立思考,或者在老師授課的條件下成效更好。是否要開展小組合作,關鍵在于有無合作的需要。如果在學生可以獨立完成的條件下,就沒有必要大費周章的去組織小組合作討論,或者可以直接由老師進行解答。當很多學生就一個問題有了不同的見解和想法時,或者問題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相互研究探討時,學生之間有了不同的意見需要相互交流時,這是便可以采用小組合作討論的學習模式,可以使得課堂效率提高,使得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更加透徹和深入。老師應該靈活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不應死板。同時老師也應當意識到,小組合作學習不應當只作為簡單的課堂學習模式,它還可以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這樣可以減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情感隔閡,并且可以讓學生對問題了解的更加透徹深入。小學的品德社會,有很多教學任務都可以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讓課堂活動變得更加有趣生動,可以事半功倍,如果將小組合作學習僅僅作為一種簡單的教學模式,無疑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三、組建合理的學習小組,并且小組分組中分工明確
一個學習小組中人數應適中,一個組中4-5個人足夠,小組人數過多會使得課堂效率低,太少又無法達到老師想要的效果。并且要根據不同的智力狀況、學生性格、性別、能力、操作能力、掌控能力等情況進行搭配,這種分組有利于小組成員相互配合,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便是小組分工要明確,小組成員的各種職位和責任要明確。沒有明確的分工,沒有組織者,小組成員就容易變得懶散,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達到老師的要求,喜歡發言的學生發言很勤,不喜歡發言的學生就會少說,甚至有的學生會一言不發。這樣極其不利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在各組小組成員中,應該有明確的分工,比如小組中設有組長、調查員等等,并且小組成員中的職位可以互換,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有效完成學習任務。
小組合作的效率十分高。以遼師大版本為例,在四年級《思想與社會》下冊教學過程中,在講到《與誠信為友》一課時,教師采用了小組學習的模式,首先確立教學目標,然后分析教學重難點,之后開始教學準備,讓1-3組的同學搜集中外有關誠信的經典案例,4-6組的學生去了解周圍人對誠信的看法,7-9的學生去搜集不誠不信害人害己的實例,同時小組內部做好明確的分工,使得小組每位成員都有自己要完成的任務,在每一組學生的共同努力下,總結出來:在社會生活中,一旦失去了誠信,就沒有了做人的底線,不誠信,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你自己,人與人之間失去了最起碼的信任,我們呼喚誠信,誠信像金子一樣金貴,甚至比金子更加寶貴。
結束語:
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比較弱,如果想要提高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就離不開思想和社會老師對學生的指導工作。在課堂上,如果老師想要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老師就不能在這個過程中當做旁觀者。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積極傾聽學生的每個想法,可以給學生不同的意見,同時也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敢于讓學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索,授之于魚不如受之與漁,教會學生各種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如何自主的去探索知識,探索出學習的策略和方法,只有學生不斷體驗,才可以自己做學習的主人,在自己探索的過程中,學生才可以對知識掌握的更加透徹深入,這才是小組合作學習最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慧敏.對小組合作學習實踐性問題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
[2]李子天.小組合作學習實踐性的探析.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