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在堅持改革理念的同時,要不斷對教學方式進行優化,使課堂教學真正適合學生,激發孩子們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在積極探索研究中掌握數學知識。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并重,使孩子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學習中提高操作能力,實現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
一、創設生活情境,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能讓學生產生熟悉的感受,打消對學習數學的恐懼感,去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數學,這樣還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創設生活情境時,我們要根據學生身邊的事物進行教學,讓他們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對一些數學概念能很快的去理解,并能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高他們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平均分》時,我把學生實際生活中聽說過的見到的平均分現象展示給學生,把生活和數學聯系起來,在學生感受“同樣多”的基礎上概括出什么叫平均分,揭示平均分這一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師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服務者、參與者、組織者的角色,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活動理解了平均分概念。之后突出了學生三次實際操作。第一次、小組同學互相分紅旗,重視學生分的結果。體會感受“平均分”的含義。第二次、重視分法:12個礦泉水瓶平均成3份,體現了學生對物品的不同分法,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第三次、分香蕉,通過份數變化,觀察分的結果,深刻體會“平均分”,為認識除法積累豐富的知識。為學生營造探索的空間,掌握平均分的方法,經歷親自探索知識的過程,使他們感受到數學的趣味,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二、轉變教學觀念,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把學生當成朋友,平等的和他們交流,和學生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在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從多方面分析數學知識,突破定勢思維的限制,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對數學產生好奇心,讓孩子們積極的投入到探索研究的學習活動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學習內容,讓他們獲得深刻的學習體驗,激發孩子們對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在和諧積極的師生互動中,孩子們把對老師的喜歡轉變到對數學知識的喜愛中,發揮孩子們的積極思維性,高效地完成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實現高效的教學效率。
三、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數學對于學生來說很抽象,學生在進行自主探索研究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從而理解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探索研究效率,可以巧妙的運用生活中的情境設計問題,讓學生能夠運用知識的遷移作業進行分析和思考。在生活情境中探究問題,讓學生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得到啟發,通過積極思考掌握數學知識,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圓柱與圓錐的體積》時,我拿著等底等高圓柱容器和一個空圓錐容器,以及一些沙和水。讓學生動手把這些沙裝在圓柱里再把沙分倒在圓錐容器里,需要幾次才能裝完,之后又讓學生用圓錐的容器裝滿水倒入圓柱,直到裝滿需要裝幾次,多讓幾個學生動手做實驗,讓學生從實驗中得到結論。學生在這種設身處地的活動中,不僅主動探索,而且對事物的認識也非常深刻。學生就感受到書本知識的重要性,能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把學習數學當成是一項有趣的活動了。
四、利于多媒體教學,使數學知識直觀顯現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把多媒體和數學知識有效整合,利于直觀的教學課件進行教學。多媒體進入到數學課堂中,使數學教學改變了枯燥無味的知識講解模式,讓學生在觀看直觀、動態的教學課件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數學思維的深入思考,使他們能夠理解、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去探索數學世界里的奧秘。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中,通過動態的模擬演示,能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讓他們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引導他們進一步對數學知識的深入探究。在多媒體直觀教學中,學生發揮了積極的探索精神,他們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進行的分析,促進了他們思維的深入發展,非常有效的完成重點、難點知識的學習。在直觀、生動的教學中,多媒體為枯燥的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活力,使課堂教學充滿了生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他們對數學抽象思維的發展,有效構建了高效數學課堂。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老師要把理論知識和動手操作想結合,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中進行探索研究,促進數學知識的內部消化,提高他們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老師要設計堅持數學教學改革的新理念,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使他們在深入思考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并能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他們的數學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