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敏
摘要:口語交際教學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程中承擔著重要的職責,與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語文教師平時應該將口語交際實際貫穿到整個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教材、教學活動、電影電視等對學生展開口語交際實踐,并且要突破學科的界限,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口語交際平臺,讓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分析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抽象思維尚未形成,要他們完整地口述一件事或把自己想說的話表達出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讓他們有話可說,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表達的自信心,創設情境,設計學生感興趣而又貼近生活實際的話題,讓學生能說,會說,樂說。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現狀
1.1師生都不具備正確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觀念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確立了交際教學的總目標,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并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這是因為通常情況下,小學語文考試試卷上都不會直接出現和口語交際方面相關的內容,因此教師會將大量的時間安排給考試內容的學習,口語交際的教學基本上形同虛設。另外,還有部分教師偏面的認為口語交際訓練是要在專門的口語交際課上進行,閱讀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字詞的講解和文章的理解。所以,我們急需更新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觀念。
1.2關于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不具備有效的手段
怎樣在閱讀的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是現在許多教師都在思考的問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會運用朗讀、復述等的方式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雖然說這樣的方式可以達到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目的,但是此方式并不適用,交際性不強。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大部分教師對訓練口語交際的方式并不了解,更不用談及其使用情況,這成為導致學生對口語交際缺乏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1.3缺乏行之有效的評價
對于口語交際評價,語文課程標準中已有過規定,需要注重提升學生對口語交際的認識與表達溝通的水平,考察口語交際水平的基本項目包括即席講話、主題演講以及問題討論等。但是,就目前而言,小學語文考試中只是比較注重對字音字形的掌握、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等的考察,對口語交際能力的評價通常都比較隨意,很缺乏一定標準的口頭評價。這是因為大部分的教師都認為這項能力考試中不考,而且學生的母語就是漢語,不用費神去學,實際教學中教師怕教、學生厭學的現象很明顯。
二、增加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措施
2.1創造機會,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表達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培養表達能力的基石之一。經常看到有些人跟朋友、親人聊天談笑自如,但在公共場合、眾多人前說話卻語無倫次,顛三倒四、面紅耳赤。哪怕講稿再熟練,事前準備再充分,也亦如此。歸根結底,是膽量不夠,信心不足。因此,一開學,我就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表達的自信心。讓他們按學號逐個上臺做自我介紹,哪怕只介紹自己的姓名,只要聲音響亮,讓大家聽得清,就給予鼓勵的掌聲。一回生二回熟,經過多次有意識的鍛煉,以后就能表達自如了。而對于特別膽小的學生,則在課堂上多給他們回答問題的機會,大多是簡單的問題,并且及時給予肯定,以增強他們表達的自信心。
2.2貼近生活,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景可看,有話可說
一年級語文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是為了培養學生文明禮貌的良好行為而設計的。在上學回家的路上,遇見同學、老師該怎么說?家里來客人了,你該怎么說,怎么做?課前,我先讓幾個善于表演、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根據生活實際,演了幾個小品。學生看后,議論紛紛,都忍不住要說出來,不僅說出怎樣做才有禮貌,連什么是沒有禮貌的行為也一并說出,使口語交際課進一步拓深層次。這樣貼近生活的口語交際,不僅讓學生鍛煉了表達能力,還鍛煉了表演能力,也讓那些表達有困難的學生有景可看,有話可說,照顧了學生個體差異,促進了全體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
2.3見縫插針,抓住每一個機會,讓學生想說、敢說
有些課文,會在敘述和結尾中留下一些意猶未盡的空白。這些空白,無疑是鍛煉學生口頭表達的好機會。在《烏鴉與狐貍》這首兒歌中,生動有趣地把烏鴉與狐貍的形象描繪出來,特別是兒歌的最后一句,“猜猜后來怎么啦?”學生讀到這,議論紛紛。我順勢引導,要他們展開想象,后面有沒有故事,讓他們編個小故事來賽一賽。學生有了前面的鋪墊,有了說話的欲望,自然一個比一個說的好。即使表達比較困難的同學,有了前面同學的故事為依據,也一定更有話可說,并且想說、敢說。
2.4在課外也要適時創造機會,讓學生想說、會說、樂說
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不僅在課內,也要在課外多創造機會,讓學生身臨其境,有話可說。上個月,學校為了拓寬學生視野,搞了一次實踐活動課,去校外撿垃圾。在去的途中,學生們興高采烈,歡聲笑語。我問他們今天去干什么,你們的心情怎樣?回校后,我請同學說說自己今天撿垃圾的事,因為親身體會,學生都躍躍欲試。“今天,我們去撿垃圾,很高興!”“我們撿垃圾,促進了環保。”“我們撿垃圾,馬路干凈了,還能費用利用賣點零錢。”……更多的學生想說、樂說。不知不覺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越來越豐富了。
2.5組織游戲培養學生交際能力
游戲是最能激發學生興趣和學習欲望的方法,玩游戲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并且每一次愉快的游戲結束之后,學生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因此,教師應多創造一些游戲機會,讓學生能真正地在生活中體驗,從而達到熟練運用語言的目的。例如,在教學新人教版小學語文《春天在哪里》一課時,教師最好選在春季,然后組織學生去戶外,以擁抱大自然的方式進行課程,并就地開展一些趣味游戲。
結語:
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其基本特點是聽說雙向互動,只有交際雙方處于互動的狀態才是真正意義的口語交際。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要么就是不愛聽,不會說,要么就是不會聽,不敢說。在小學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中,我們需要師生互動,需要生生互動,這就免不了進行口語交際。
參考文獻:
[1]胡海紅。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情境創設十法[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10):393-394.
[2]林漢清。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情境創設中綻放[J].學園,2014(26):123.
[3]馬麗云。初探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J].學周刊,2015(1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