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
摘要:對于學生而言,閱讀對他們的學習和成長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內容,更是一個難題。閱讀不僅可以擴展學生的視野和見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該重視閱讀教學方法的運用。本文首先探究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運用,其次分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哪些啟示,旨在為了對以后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運用;啟示
前言:閱讀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尤其是在小學階段,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重要階段。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善于總結和創新閱讀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閱讀中增長見識,收獲快樂,逐步感受到閱讀的魅力。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存在的弊端
1.教學目標不明確,學生主體性得不到發揮
閱讀教學必須要求教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還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但是現在一部分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沒有充分的備課,有較大的隨意性,自己占據了課堂,忽視了學生才是語文學習和閱讀教學的主體。
2.教學方法陳舊,教學設計安排不合理
閱讀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因此,閱讀教學方法要適合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雖然一些老師有屬于自己的閱讀教學方法,但是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一部分老師讓在學生討論后,卻沒有對學生的討論作出評價和總結,這樣就無法發揮出小組討論的作用。
3.忽視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的培養
扎實的語言文字功底會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只有學生具備了較強的語言文字能力,才會對閱讀有一定的感悟。但是現在一部分老師只重視了對學生的情感培養,卻忽視了學生的語言文字的訓練,造成學生在閱讀上吃力,產生困難。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運用及啟示
1.明確閱讀教學目標,使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來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應注重學生在閱讀中的自主性,引導學生自己擴展識字量、積累閱讀經驗和方法。了解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要讓學生對所掌握的閱讀程度進行分析,使學生對閱讀文章有一個深入的體會。尤其是小學語文閱讀,重點是讓學生自主閱讀,首先是要讓他們對閱讀產生興趣,讓他們愛上閱讀,逐步提高自己的語感。例如,在學習《我們的民族小學》一課時,教師首先可以向學生展示不同民族的服飾、習俗等,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讓他們自己想想如果不同民族的學生在同一所學校上課會是什么情景呢,其次,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在閱讀中感受民族小學的特色。
2.創新閱讀教學方法,發揮學生主體性
2.1重視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創新
對于學生而言,閱讀教學的內容比較枯燥,對于一些教師來說,一部分教師已經有了自己的閱讀教學方法,但是由于閱讀教學本身就比較難,因此還是應該對閱讀教學方法進行探索和不斷的創新,教師應該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推動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例如,在班級里建立圖書角,人人捐書、定期舉辦朗讀閱讀比賽和交流會,讓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和閱讀方法;另外,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采用合作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等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2.2因材施教,關注學生差異
正如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一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學生。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知識的掌握程度、閱讀能力不同,因此他們之間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夠忽視差異的存在,更應該要關注和重視這種差異。小學生的閱讀教學要因材施教,培養個性。在安排閱讀任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程度合理的安排閱讀教學內容,不能太難或者太簡單。例如,二年級有一篇課文是《農業的變化真大》,農村和城市的孩子由于知識和思維的差異,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農業知識和農業科技方面展開討論,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了解的領域,還可以讓學生更加自信,發展自己的特長。
3.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
首先,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在具備了一定的語言文字能力的基礎上發展的,因此,老師要重視對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可以在課前和課后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漢字、文字的魅力與奧秘;另外,還可以讓學生明白語言文字能力與閱讀是有著緊密聯系的,在平時的時候就注意文字的積累;最后就是對語言文字的訓練要注意方法,訓練的方法要靈活,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教師必須對閱讀教學產生高度的重視,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創新閱讀教學方法,注意教學設計的安排,多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培香.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及啟示[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5, 34(1):85-87.
[2]張國奇. 淺談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及啟示[J]. 教育科學:全文版, 2016(11):00141-0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