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平?陳遠?何胤樺
摘要:《戰爭論》是克勞塞維茨的遺作,是一部介紹資產階級軍事理論的著作,由于這部著作所記載的軍事理論內容相較于其他的資產階級軍事理論更為豐富,對于現代軍事理論的完善與進一步發展具有巨大的作用,毛主席就該書中的相關內容就曾有過深刻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克勞塞維茨在此書中的論述中所表達的資本主義時代的新思維非常深刻,并且非常注重戰爭中純技術的利用。
關鍵詞:克勞塞維茨;《戰爭論》;思考
前言:
《戰爭論》就其所表達的軍事思想而言,克勞塞維茨不僅展現了其進步的軍事思想,更在其中展現了對于當時軍事思想的變革精神,就其所表達的思想深度而言,《戰爭論》揭示了戰爭的本質,而且相較于其他的軍事理論著作,其見解更為深刻,全書的內容涵蓋廣泛,戰爭的性質,戰爭發生的過程中與周圍一切事物的聯系,戰略的制定,戰略要素的界定以及如何配置都囊括其中,除此之外對于戰爭理論研究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也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時至今日,此書中的軍事理論研究和對于指導戰爭的方法仍有極大的軍事研究意義。
一、《戰爭論》的軍事理論內容
(一)政治是戰爭產生的實質
《戰爭論》在全書的闡述中,將政治是戰爭產生的實質作為重點問題進行闡述,戰爭區別于單純的暴力,其目的不僅僅是單純的雙方戰斗,這種行為以及現象的產生有其深刻的政治根源,戰爭究其本質而言是一種政治行為,發生戰爭的雙方將戰爭作為一種政治工具,利用其來實現和達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這個政治目的才是交戰雙方發動戰爭的最終目的,戰爭是交戰雙方軍事實力以及經濟實力的比拼,這也就是《戰爭論》一書中所闡述的戰爭的實質,將政治與戰爭的關系明朗化,也就是將籠罩在戰爭之上的迷霧撥開,從而深刻地認識到所有武裝力量的運用、所有用于打擊敵人的手段、所有摧毀敵人意志的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作中的政治目的,而戰爭只是所采取的一種手段[1]。
(二)現實戰爭是對絕對戰爭的修改
對于未來戰爭形態的預測、所運用技術的分析以及戰爭與政治的更深層次的關系都是軍事理論研究的重點內容,絕對戰爭的形態就是以在戰爭中獲勝為軍事目標,為了達到此目的,在戰爭的過程中交戰雙方不會有所停頓,將所有的軍事資源以最大的強度向對方進行攻擊,在絕對戰爭的狀態下,戰爭不受其他任何的限制只需要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武力的本身,絕對戰爭的最終結果就是交戰的一方被徹底消滅。而現實的戰爭所要遵循的原則有很多,政治、經濟、社會、軍事技術等都制約著現代戰爭的發生、進行和結束[2]。
(三)民眾武裝的力量不可忽視
《戰爭論》區別于之前軍事家針對于正規戰爭的研究,對于民眾武裝也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克勞塞維茨認為民眾武裝的力量不可忽視,如果在戰爭中重視民眾武裝的力量并將這股力量進行有效和充分的發揮,其在戰爭中所顯現出來的效果將會非常驚人,甚至可能決定了戰爭的成敗,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交戰雙方最終的政治目的是否能實現。書中還闡述了民眾武裝在使用時應采取如何的原則,在戰爭的過程中,民眾武裝不能與正規軍進行正面對抗是最基本的原則,而將民眾武裝與正規軍相結合是最好的作戰方法。
(四)戰爭中進攻和防御的轉化
戰爭中進攻和防御的轉化是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著重闡述的內容,這也是此書中哲學辯證法的運用之處,將戰爭中的進攻和防御以辯證的角度來分析,強調在戰爭的過程中進攻和防御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相互轉化并且相互滲透,例如在采取進攻的過程中不能一味的采取攻勢,保證戰爭的勝利就要將進攻和防御交替進行,以期達到最好的交戰效果[3]。
二、《戰爭論》的軍事理論內容的延伸
(一)哲學辯證法的運用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所闡述的軍事理論觀點中包括了很多常識性的內容,而在方法的研究上創新的運用了哲學的辯證邏輯思維,在此基礎上所得出的很多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除此之外《戰爭論》中將戰爭中所涵蓋的所有因素運用戰略這個概念將其全部聯系起來,旨在最終達成政治目的和軍事目標的實現,政治因素是所有因素中對于戰爭影響最為深遠的因素,甚至可以說政治決定了戰爭的形態、戰爭的特點、以及軍事目標規模的大小。
(二)戰爭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闡述戰爭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時認為各個要素都存在于戰術的制定過程中,也就是說在制定的過程中需要將所有的因素進行綜合的考慮,對任何一個因素的忽略和考慮不當都可能對戰爭的全局產生深刻的影響,而在作戰的過程中對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運用地不得當都可能導致失敗,在所有的因素中需要著重注意的是政治因素,其蘊藏在戰爭中每一步的軍事行動中,對戰爭的影響尤為重要。運用哲學理論辯證的看待和分析戰爭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是《戰爭論》的一大特點,并加深了書中軍事理論的思想深度。
結語:
《戰爭論》豐富的研究成果是對后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各個國家對于此書的研究從未停止,時至今日在此書研究成果之上的研究仍在繼續,此書中于運用古典哲學的相關知識,從辯證的角度總結戰爭的經驗,在反應出克勞塞維茨的先進思想的同時極大地促進了軍事科學理論的發展,但遺憾的是《戰爭論》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克勞塞維茨作為極具精神力量的軍事思想家被各國軍事家所推崇。
參考文獻:
[1]趙耀文.毛澤東軍事辯證法與克勞塞維茨戰爭哲學之比較研究[D].南開大學,2014,01(11):102.
[2]徐朋,謝玉科.穿越戰爭迷霧探尋戰爭規律——學習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的幾點感想[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2,04(02):106-107.
[3]宋澤濱,張旭,吳桂芹.“我不再可恥地拋棄國家和人民的一切榮譽”——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中的榮譽觀解析[J].法制與社會,2010,12(09):284-2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