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如今的環境中,網絡被不斷大量的普及。所以許多行業也都紛紛開始實現數字化網絡化的管理。作為走在文化信息發展前沿的圖書館,也基本上都實現了大數據數字化的管理模式。很多高等學校圖書館對用戶管理尚未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存在著很多問題,信息服務系統還需要進行改進。在信息交流發展迅速的當下,高校的圖書館必須要建立起相關的情報信息服務系統,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出圖書館最大的作用。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創新內容;策略研究
21世紀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社會整體的發展水平也更加的迅速的更替著。同樣的,圖書館的信息服務也在不斷地進行著自我的更新換代。數字化的信息載體代替了原本紙質的檔案儲存。同樣的,也提供了更多方向上的信息情報服務。圖書館情報信息服務的模式,逐漸變成“以用戶為中心”來進行指導開展。在當下社會環境以及世界都在不斷的更新變化著,人們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升和改變。為人們提供精神指導的圖書館,它的服務是也必然要不斷的更新換代,進行自我創新,才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
1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創新的核心內容
1.1探討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實踐基礎
實踐基礎是圖書館服務在大數據環境中的服務手段、服務方式、服務地位與服務理念等多方面都發生根本改變。從而使圖書館服務和各個行業合作的組織協調、運營、服務類型、評價體系等方面的機制將形成新的格局,圖書館數據處理與服務優勢將得到提升,將帶領本區域內的小型圖書館,為學校、科研部門、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廣大公民等提供所需的圖書館知識服務大數據分析功能必然是大數據環境中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重要工作。因此,大數據環境中圖書館服務不僅要有傳統圖書館、數字圖書館、電子資源與紙制資源的共享互補的功能,還要具備面向數字化信息資源的采集、篩選、加工、組織與序化、集成與整合、推送、導航與獲取、用戶服務與管理、知識服務等功能,來實現圖書館服務大數據化。
1.2構建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的創新模式
大數據技術給圖書館服務提出諸多的挑戰,需要圖書館構建創新與復合型的價值理念和取向。根據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異構性、多樣性和離散性特性,結合國際、國內標準以及行業標準,來重構面向大眾服務和圖書館大數據服務的價值理念,在此基礎上結合大數據特征,根據圖書館服務的優勢來創建圖書館服務的個性化與大眾化服務平臺、系統化和科學化價值取向、法制化的價值取向與服務理念,來推動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創新。首先,以大數據平臺中網絡技術、調度技術、語義技術、集成服務功能為動力,構建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異地資源的建設、存儲、標引、檢索、關聯、交換等各環節的路徑選擇,構建圖書館異地資源的統一標引揭示、信息關聯與共享服務模式,為用戶提供快速、便捷、系統的圖書館服務資源。其次,利用大數據平臺,結合互聯網路體系、圖書館協作網與聯盟網,構建圖書館大數據遠程服務和移動服務模式,為用戶創建人性化的學習園地和圖書館信息獲取的現實。
1.3開發圖書館大數據服務的創新技術
數據是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集中反映,在大數據時代圖書館已建的軟件系統與工具無法對異地圖書館資源進行提取、搜索、分析、存儲、共享,無法處理海量、復雜的異地圖書館大數據的集合。要達到這一目標,就要利用大數據技術中的可視化分析、數據挖掘算法、預測性分析能力、語義引擎、數據質量和數據管理等技術,來推動圖書館創新服務平臺的升級,快速實現圖書館技術與大數據技術對接的動態無縫鏈接,實現圖書館大數據服務技術的智能化規范處理與融合存儲、實現異地圖書館服務系統之間相互構成的圖書館大數據服務決策本體技術、實現異地圖書館“云服務”的人機交互引擎和交互控制的交互服務技術。
2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2.1服務能力和意識不強
在我國,對圖書館信息情報系統處理服務的工作過程中,大部分工作人員的服務能力不強或欠缺相關方面的知識。例如當你去圖書館查詢資料的時候,遇到一些不是很清楚的問題去請教工作人員,有一部分部分工作人員會以他也不清楚,他也不會操作的理由來回答你,有些人更是裝作沒有聽到而忽視。對于一名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而言,這樣的做法是極其不符合要求的,是沒有服務意識的體現。對于這種不好的服務態度,圖書館必須做出相應的管理和控制。只有圖書館自身的工作人員能夠清楚的知道掌握圖書館的館藏服務系統,才能夠更的去為休息需求者提供服務。
2.2服務第一,對象較為少
目前圖書館所能提供的信息服務在形式上相對單一。對于不同人士在信息方面需求是不一樣的,這樣難以滿足不同的用戶和不同夫人學科研究團隊等人群的需求。我認為,圖書館應該根據用戶不同的需求來對他們進行不一樣的信息服務的提供。但是目前在現實生活中圖書館往往在對信息服務的模式中經常會忽略這些問題。通常都會采取統一化的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模式,并且能夠提供的服務面也相對有限。通常都只是局限在很傳統的信息服務上:例如對圖書館藏書進行查詢和借閱,或檢索相關文獻內容期刊等服務。主要服務對象是在校大學生和老師。對于這樣的群體,他們所形成的需求所購成的館藏資源是相對有限的。部分高校的圖書館除了師生以外部分,不對外界人士開館,其服務的對象也比較單一。
3圖書館服務創新的措施
3.1提高工作人員服務意識
如果想要建立好圖書館與用戶之間的持續合作關系。首先就必須要對用戶進行相關的行為規范的管理,建立健全用戶檔案管理制度以及相關的系統體系,提高圖書館內從業人員的責任心。圖書館用戶檔案管理系統,除了將圖書館內的資料傳遞給圖書館的用戶以外。還可以去收集圖書館用戶的反饋意見。反饋總結歸納給圖書館管理人員,為圖書館未來的發展和規劃搜集相關的資料,提高用戶檔案管理的服務。對所收集到的反饋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和統計,從其中去發現用戶利用信息資源的共性和特點,來及時的調整圖書館館藏資源。不斷的與時俱進,才能夠更好更準確的去提供信息服務。從而滿足現代化人們對信息服務的。endprint
3.2提高工作人員整體素質
用戶檔案的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必須自身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服務技術,所以也必須要對其進行能力的提高,培養其素質,擴大自身的知識能力,才能夠更好的于用戶去溝通,也才能夠更好的促進圖書館的發展
3.3擴大館藏,適當開放
高校的圖書館其館藏內容也相對單一,但是作為一個圖書館,它象征著當地的文化特征。圖書館是文化的圣地。它具有其神圣的意義。所以,圖書館應該適當的增加自己的圖書館藏,盡量的去滿足不同人群的文化信息資源的需求。盡量的向外開放,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一個圖書館在地區文化建設中的地位,也才能夠更多的將現在的文化信息傳遞給更多需要的人。
4服務創新策略的作用
4.1便于獲取信息
在當今這個大數據的時代,通過數據的整理和統計,以及信息的共享就能足不出戶的了解到天下事,圖書館運用這一技術便能夠去更好的收集到用戶對館藏的需求,不需要像以前一樣用紙質檔案去層層的篩選過濾,能夠更加方便的獲得信息。
4.2利于圖書館的建設
能夠更好的去掌握用戶對信息資源的需求和意見。圖書館可以適當的去改進自身的用戶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引入評價系統,去根據用戶對信息需求的不同,來去不斷的更新資料完善相關信息。從后臺去根據圖書館用戶對信息資源的利用情況和反饋意見,來改善自身的資源儲備情況。這樣既能夠滿足不同信息需求的客戶,也能夠更快地促進自身信息資源管理的建設健全。
4.3凸顯圖書館地位
通過對圖書館用戶的檔案服務系統的建立。圖書館,擴大了自身的服務范圍。在了解到用戶信息需求的同時還能夠與用戶進行溝通,使圖書館服務變得更加開放自然,信息資源也更加豐富。同樣的也攻固了圖書館的文化研究地位。能夠更好地促進社會中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文化氣息的形成。同樣的也更加促進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更加有利于與國外優秀文化進行相關的學習和融合。營造出更加融洽向上的社會環境氛圍。
5總結
在現如今,大數據時代。傳統的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已經不能夠再為人們提供更好的信息交流服務了,數據化的電子信息管理模式已經成為一種新的風尚。圖書館在對用戶的信息檔案進行管理時可以充分的去利用大數據時代的平臺來進行情報信息服務的提供。雖然在當下網絡十分先進的環境中,我國的圖書館管理和服務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但是只要我們建立起一套較為完整的用戶,檔案的管理系統,勢必能夠更好的去適應當前的環境,從而為人類提供更好的情報信息服務。
參考文獻:
[1]李正艷.基于MOOC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價值重組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14).
[2]蔣志東,李君.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12).
作者簡介:萬巧嬌(1986.01)圖書資料助理館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