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順莉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現狀。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互動式的教學理念,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平等對話機制的構建,為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互動教學;意義;對策
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當改變過去單一、枯燥的課堂教學模式,重視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互動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對于構建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機制,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以下,筆者結合自身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經驗,分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運用的有效性對策。
一、 互動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運用,具有很多積極的意義,主要如下:
1. 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基本要求
新課程改革理念強調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改變過去單一、枯燥的知識灌輸式教學模式,通過“生本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主觀感受,構建良好的合作交流學習氛圍,實現良好的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由此可見,互動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是新課程改革理念對當前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對于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促進良好教育目標的實現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2. 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都是采用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這樣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忽視了學生技能和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提升。而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教師通過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構建,通過平等民主對話機制的建立,可以讓學生在教學中,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思想,這對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具有不可獲取的作用。
3. 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
在21世紀,“效率”是任何一個行業和個人取得成功的基礎。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學習效率的提升,意味著學生會花費更少的時間,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而傳統的被動接受知識模式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的低下,尤其是教師在教學中,忽視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從而使得學生只能接受和掌握一些現成的知識,對于新的知識,學生的學習能力低下,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互動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溝通交流機制,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極大的提升,這對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的對策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運用,對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小學數學學習效率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在新課改下,教師應當重視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運用,實現良好的小學數學教學效果。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該如何實現良好的小學數學互動式教學效果呢?
1. 構建平等民主的對話機制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師和學生之間是一種“階級關系”,教師的威嚴,往往會給學生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影響,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問題不敢問,有疑問不敢說。而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要求教師改變過去教師主導的這種關系,構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形成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民主對話機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充分地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思想和見解,并通過這種融洽的師生關系構建,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和教師之間能夠平等民主的交流,打開學生的心扉,讓學生毫無顧忌地展現自己,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潛能,為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奠定基礎。
2.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強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下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想實現良好的小學數學互動式教學效果,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積極探索,合作交流,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教師要注重合作題目的設置。小組合作學習的題目應當是具有探究性和啟發性的,這是實現良好的合作學習效果的基礎。即教師所設置的合作題目,應當要具有可以討論和交流的必要;其次,在小學數學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分組和分工顯得格外重要。教師要通過合理的分組和分工,強化學生的合作和交流,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第三,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容忽視。教師要對學生的整個合作學習過程進行引導和點評,在點評的過程中,強化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為實現良好的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效果奠定基礎。
3. 立足生活實際,提升互動效果
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不能夠停留在課本之上,而應當充分地融入生活元素,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效果,全面提升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從根本上講,這種立足于學生生活經驗的課堂教學模式,往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廣泛參與度,這對于良好課堂教學互動效果的實現是比較有用的。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現狀。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互動式的教學理念,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平等對話機制的構建,為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奠定基礎。本文中,筆者主要是結合當前互動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探討相應的教學對策。
參考文獻:
[1]劉天偉.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引趣[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1998,(02).
[2]陳海東.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考試周刊,2011,(44).
[3]張履謙.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