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回歸英語教學本質,引導學生在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找到快樂學習英語的感覺,利于其在表達交流中獲取深刻感知體驗。注重鏈接生活,讓學生在富有開放化和實踐性的學習環境氛圍中大膽探索,利于其在主動運用中積淀深厚理解感知。多給學生自我展示的舞臺,引導他們在深入探知和主動交流中發現異同,定能使得課堂教學更有趣味和意義。
關鍵詞:小學英語;開放;資源;情境
快樂的英語課堂應該是學生為主角扮演多姿多彩的舞臺,應該是學生主動探索與表達交流的載體。遵從學生的英語學習認知規律,多給學生相應的自我鍛煉、自我表達和自我調整的機會,一方面,讓課堂更有誘惑力,更能使得學生享有更多的話語權和表達支配權;另一方面,能幫助學生在具有動感的課堂上主動發現精彩,利于他們在主動調整學習策略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深度認知和體驗。讓英語課堂更有廣度,就是要將生活元素融入課堂,給學生更多的自我嘗試和主動運用機會,就是要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真我,滿足他們的多樣化學習發展需要。
一、 鏈接生活,豐富資源
英語教學應該離不開生活,應該從學生的關注熱點和重點中找到相應的探學內容。多從現實生活中找到學習的基點,讓英語學習與現實生活實行無縫對接,定能使得課堂教學更有趣味。鏈接生活,讓課堂教學資源更有動感,給學生更多的熟悉感、親切感,獲得更多深厚認知。
運用鏈接生活鼓勵學生主動嘗試,定能使得英語教學更有實踐意義。如,在譯林版四年級英語下冊Unit 6 Whose dress is this?的“Story time”教學中,根據時裝表演的主題,不妨建議學生自帶最喜歡的衣服,運用走T臺的形式,可鼓勵學生在主動模擬表演中獲得深刻感知。有的同學圍繞自己喜歡的顏色、時裝等,就“Why do I like the dress?”進行自我介紹,幫助他們在不斷強化認知感悟的過程中獲得不一樣的知識。有的同學則以“How am I going to dress up the others?”主動表達自己的感悟,幫助他們在深入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更多不一樣的理解感知。
運用鏈接生活的形式多給學生開闊視野,幫助他們走出教材文本的單一學習方式,更利于其增強認知體驗。找出教材與生活中相關之處,引導學生在主動嘗試的過程中發現不同,定能使得他們在靈活運用的過程中產生不一樣的認知。
二、 自主互動,深化體驗
將課堂交給學生,不妨多給他們更多的自由交流機會,讓他們在主動探知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學習方法。自主互動,讓課程教學任務和教學過程形成了有機融合,能使得學生在自由嘗試的過程中合作生成。
自主互動,讓學生有了深厚的感知。如,在四年級英語下冊的Unit 5 Seasons的“Story time”教學中,圍繞“What do the person usually do in their favorite season?”和“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your favorite season?”進行同桌交流,讓他們在主動搜集相應課程素材的基礎上深化理解感悟。同時,結合學生的不同喜歡季節,可建議他們運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多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設想。有的同學從自己喜歡的春季出發,認為“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更是醞釀了鳥語花香”。有的同學則以喜歡秋季入手,認為秋季是收獲的季節,是獲得一切希望和成功的必然成果,等等。
以自主互動為切入點,能使得學生有了不一般的認知感悟,能給學生更多自由融合和主動交流的機會。創設的任務探究話題,應以滿足學生全面發展需要為基礎,突出情境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在深入互動展示的過程中產生不一樣認知,定能使得課堂教學更有真實性和導向性。鼓勵學生不拘一格表達,引導他們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獲得更多不一樣的感悟,并使之成為實踐運用的載體。
三、 自由展露,生成精彩
學生最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認可,希望在備受關注的過程中贏得尊重和信任。給學生搭建自由展示的舞臺,幫助他們在深入表達中發現精彩,更利于他們獲得不一樣的深度感知。運用自由展露升華課堂教學,利于學生獲得更多的認知情感體驗。
通過自由展露的方式豐富教學,利于學生發現更多不一樣的精彩。如,在五年級英語上冊的Unit 2 A new student的“Story time”教學中,可建議學生運用情景再現的方式,圍繞Miss Li、Yang Ling、Nancy Black等角色,鼓勵他們自選自己喜歡的角色,圍繞“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school?”和“What character do you like best?”等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幫助他們在深入交流的過程中增強理解感知。結合課程教學內容中的How many...are there?等基本句型,不妨引導學生從自我展示的過程中找到更多豐富的語言表達素材。
學生自由展露的過程,就是理解感知不斷深化的過程。多給學生時間,鼓勵他們自選相應的資源、道具、方式等進行互動交流,幫助他們在深入融合的過程中相互借鑒學習,獲得語感。關注學生的不同,多用激勵評價的方式幫助學生合作交流,讓他們在相互切磋的過程中找到更多方法和技能。
綜前所述,越是開放化的英語課堂,越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越能使得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找到更多有效的學習情境和方法。注重教學資源、教學過程和教學成果的開放化展示,讓學生在栩栩如生的環境中積極交流和深入探知,定能使得課堂教學更有趣味,更利于其在親身經歷中提高英語表達綜合運用技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馮宣.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研究[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15).
[3]閔青.生活化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與評價,2014,(9).
[4]藺文霞.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管窺[J].中華少年,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