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它已經慢慢地走進了現代人的生活中。計算機教育也越來越顯示其重要性。然而隨著教育的持續深入,使得計算機教學逐漸顯露出很多弊端。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計算機課程
教學中職院校學生學習能力較弱,學習習慣及自我約束力都普遍較差,對于計算機的學習,他們的興趣大都在游戲、聊天、購物等生活娛樂上,對書本上理論知識的學習則提不起興趣,這就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現象,即學生很喜歡上計算機課,但是不喜歡聽老師講課。計算機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較少,更多的是老師講解,然后讓學習進行練習,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讓計算機的學習變得非常被動,也起不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目的。作為一名計算機老師,如何提高同學們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就成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一、 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一)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計算機課程雖然更多的是動手操作,但是其中也包含有很多的理論知識與體系,那么如果還是不知變通拿一些傳統科目使用的死記硬背的方法是不能滿足的,作為老師而言應該把理論知識與應用實踐結合起來,把實踐操作作為理論知識實踐的經驗場。對于計算機的一些基本構成知識,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方式來講授,改變以前的枯燥模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致,同時引發其思考,還可以幫助記憶。并且,在科學的設置內容之后,在保障有趣性的同時,提高合理程度??梢约ぐl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不斷地積累更多新的知識。
(二) 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學生的學習大部分是在課堂上完成的,那么課堂氛圍是否輕松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計算機課程的特別性讓我們使用更多的方法來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最基礎,然而也是非常乏味無趣的指法內容上,我們便能夠通過所謂的游戲的形式來教學,這樣的話不僅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熱情,活躍課堂氣氛,更可以輕松地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對知識有了深刻的了解。
(三) 結合實際分層教學
由于中職學校當中的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對電腦的掌握程度上都有所不同,因此面對這種狀況,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一種合適的教學方法,就是所謂的分層教學,進而可以充分地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正好又因為電腦教學方面的相關性質的特殊性,繼而使得這種方法十分的奏效,其中比如像在教學生如何使用Word來制作一份漂亮的小報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開放型的任務,讓每個同學盡情發揮,對于那些基礎相對來說比較薄弱的同學就只管根據自己的能力做好那些自己能夠做的,而那些基礎比較好一點同學則可以稍微拔高一點,將其中的一些比較有挑戰性的題目也做了。這樣就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都能夠沉浸在自己的喜悅當中。
二、 影響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效果的因素
(一) 認識不足引起的學習興趣缺失
現今,計算機技術已日趨成熟,與其相配套的計算機教學大綱也逐步完善,學生在步入小學時就開設了與電腦相關的課程,特別是有些學生還沒有上小學,就已經知道怎樣來操作電腦。盡管現在的學生很早就接觸了計算機,但他們并沒有全面地認識了解“計算機”,從他們的角度看來,它也許只是一個玩具。很多時候他們都用來玩游戲,當面對專業的操作時就會表現不屑,覺得自己都會,但是真到了實際的操作卻存在諸多問題。這與認識有直接的聯系,他們所接觸到的都是簡單的搜索,鍵盤操作,但是設計到辦公軟件等運用就顯得薄弱。這嚴重地阻礙了課堂教學,興致缺失,所以質量不高。
(二) 學習能力差異引起的厭學偏科
筆者以為,這種問題的本質原因主要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導致的。同時也和老師沒有切實地去分析他們的差異和區別有關,都是采取同一種方法,忽略了每個層次的孩子。尤其是在筆者所在的學校環境中,很多少數民族學生連基本的漢語都不過關。但是,很多的同行可能并不注意到這一點,只當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這樣對于孩子信心的建立非常不利,可能因此受到打擊。老師缺乏對于后進生的關注,會使得其更加的討厭學習,出現偏科,嚴重的還會導致對所有的課程都出現害怕、沒有自信心的現象。所以,這是作為老師要格外注意,并且盡量避免的。
(三) 課程設置與職業需求存在偏差
對于我們學校的中職教育而言,所設置的每一個科目,最終目的是能夠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計算機課程作為專業課之外的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只是一些最基礎的操作,所有專業的學生學習內容都是一樣的,沒有將計算機課程的內容與學生的專業相結合。社會對將來的職業人的計算機能力要求都在不斷地提高,然而中職計算機教學課程內容更新緩慢,人才培養目標難以實時更新,使得中職計算機課程教育的最終效果大打折扣。
三、 提升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效果的對策
(一) 以認知為基點,調動學習興趣
要想提升中職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效果,所以首先就要注重基本功,這就要從教材的內容著手,分析孩子的特點,并且制定合適的方案,來激發興致,提高主動性。筆者認為在這一環節當中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計算機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對人才的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到了這個信息時代,如果不會操作計算機是沒有辦法的,必定會被淘汰。因此,首先就讓孩子明確其重要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習的欲望。所以,老師要向學生解釋這些,利用計算機發展的歷史或者現狀來強化孩子的感知。
2. 展現計算機的魅力
計算機作為人類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結晶,它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以及各方面,可以說非常的重要。沒有什么可以能夠與其相比擬。現代社會的我們已經無法離開網絡和計算機了。
3. 將實踐操作融入計算機理論學習中
當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學習實踐,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下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然后將實現的步驟一步一步教給學生,讓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感受到計算機課程的樂趣,讓他們真正地愛上計算機課程。
(二) 以培養為對策,實現全面進步
每一個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水平、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中職計算機課程作為中職教育中的基礎性課程,其所要做的就是將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與學生的專業相結合,所以中職計算機教師除了要對自己所教的課程內容非常清楚以外,還要對學生的專業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結合學生的專業去有目的有重點的提升學生的計算機能力。針對不同計算機基礎水平,有差別的同學,需要采取適宜方式來解決,這樣有利于提高其能力。
(三) 以就業為導向,調整教學課程
培養出有一定的計算機能力的專業人才是中職計算機教育的最終目標,所以,想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老師必須針對孩子的具體需求,做出最全面地分析,同時中職計算機課程必須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對教學課程進行科學的調整。
四、 結合其他專業教學的計算機課程
我們都知道,計算機可以輔助很多學科,所以反過來講,它能夠與很多課程相結合,并且相互作用。這樣學生畢業后,不僅熟悉本專業技能,而且在引入了計算機這種工具后,才不會顯得迷茫,在這方面落后于其他人。工作效率會加倍提高,使之更加勝任本專業工作的要求。
五、 結語
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變化,中職計算機課程也需要面臨新的挑戰,因為網絡世界不斷的發展,必須充分發揮其作用,在實際的課程,遵循學生的特點,制定科學的方案,實現高效教學。實現對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參考文獻:
[1]楊紅芳.談職業高中計算機教育課程的現狀和創新[J].教育:文摘版,2016,(8):00262.
[2]胡秀浩.新課程理念下的職業高中計算機課教學模式[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3):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