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廣
摘要:初中與小學相比學科變化很大,數學、語文,英語的要求又提高了一個層次,這對于一些剛升入中學的學生來說要求變得更加苛刻和嚴格。對此,高效課堂也成了教學的一大重要的問題。傳統的數學課堂的教育模式已經不適應于發展如此快的社會。那么,制定高效數學課堂的教育方式對真正發揮高效課堂有著積極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大程度上增加學生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促進學生的學習。本文對高效初中數學課堂進行了簡單的闡釋,它主要包括:指導學習、培養興趣、建立模型、建組討論、有效練習、總結經驗這幾種模式。
關鍵詞:高效課堂;教育模式;培養興趣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提高,學生對于學習數學普遍感到枯燥無味,而講究提高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也是各個學校師生共同追求的目標,經對全國中學生數學課堂的問卷調查顯示,學生普遍反映初中數學課堂時間不能充分利用,教師的教學時間也很緊,經常利用課余時間來講沒有講完的內容,這樣顯然學生們不但聽不進去,而且教師們也是非常勞累的。在此,我認為學校應該把數學課堂的效率更加提高的方法如下:
一、 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采取的是灌輸的思想,其容易讓學生形成思維定勢,不利于學生探索問題。對此,應加強師生之間合作交流,引導學生學習主動性。因此,教師講課應該注重跟學生的交流,講問題時應該給學生暗示,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不要過早的告訴學生答案,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學生才不至于養成依賴他人的壞習慣。教師盡量使用教材教學,同時,又不過于順應教材的格式顯得死板,靈活的教學方式才是當前教育改革的前提之一。例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多種,有配方法、分解因式法等,老師應把多種解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體會其中的奧妙。教師也可以通過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來指導學生學習數學,如果遇見新的問題,抓住主要矛盾,找到突破口來解決問題,更能培養教師自身反挫折的心理素質。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很大提高。
二、 備課的充分度是數學高效課堂重要前提之一
教師的備課內容豐富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如果教師高效完成了課堂內容并能有剩余的時間讓學生做練習題,那么,學生當堂學的知識就能夠掌握,效率也高。否則,很有可能造成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低下。所以把握課堂的45分鐘實現效益最大化。
三、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數學其本身的邏輯思維強且有些抽象難懂,有很多學生升入初中后覺得數學難,跟不上,沒興趣。于是在初中時候過早的把數學這一科目放棄了,沒有了動力,又從何處談效率。反過來說當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從而會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在快樂中學習數學還會使學生的心理壓力減輕,這樣就有了積極的態度,學習的念頭也就一步步濃厚了。以下舉例來說明增加學習數學興趣的小措施:
通過設計學習學案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產生一種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思維模式。可以在學案中設“情境問題”,結合現實生活中發生過的事件來完成實際應用問題。例如:雞兔同籠問題。用幽默的語言講述數學問題。目的是減少數學公式帶給學生的枯燥,讓他們覺得數學也可以像語文那樣有風趣。舉行數學競賽活動,設置搶答環節,能夠增加學生對數學的好感。課堂中進行課前提問,制定合理的獎懲措施,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我的機會。同時教師要關心差等生,查找他們成績低的原因,多幫助他們,增強他們的信心,有助于學習成績提高。
四、 建立模型來解決數學問題能夠節省時間
為什么有的學生做題快,而有的同學做題慢,其根源在于有的能更好的利用數學模型來解決問題。在數學課堂滲透建模的思想應以教材為載體,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五、 注重培養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建組相互討論問題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課堂高效的又一前提。輕松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和老師都感到快樂。如果因師生關系不好而影響到教學,這是得不償失啊!所以,師生彼此之間相互體諒相互交流就能提高學習效率。建組相互討論問題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和養成自主思考問題的習慣。這對于提高數學課堂效率是不可忽視的。
六、 學生學習方法與提高數學課堂效率有著正相關
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讓人受益一生。故學生要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學習習慣。比如上節課老師講的平行線的性質和平行線的判定這兩個概念一定要弄清楚,不要混淆,多加鞏固,用做練習題的方式來體會兩個不同的概念。以下我來分析那些努力學習數學但成績仍然不見提高的同學存在的問題:
有的同學用題海戰術的方式來“刷題”。我認為刷題可以,但是在做完題的同時更應該看重解題的過程,而不是看自己做了多少題。首先,保證自己做題的正確率。有的同學做完題對完答案就沒事了,我在這主要強調做完的題為什么對,為什么不對。抓住其錯誤的根本,并解決問題勢必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還應該注意合理利用時間。例如老師給了上自習做數學題的時間,有的同學卻遲遲做不完題。這很大程度是因為知識掌握得不牢固或者是說解題思路有問題,所以,學生應找出自身沒有做完題的原因。應讓學生經歷一個“學習—思考—總結”的過程,從哲學層面看,認識具有無限性、上升性,有了這些在數學課堂上的指導,學習數學就是一個循環往復不斷重復的過程。只有多加練習才能提高做題的速度。
七、 結束語
總之,數學教學改革是漸漸積累的,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個工作者積極投身課堂改革,把高效數學課堂發展成為一流的教學風尚,我想教育事業會發展得更順暢。老師們也盡量把枯燥的數字變得有趣味,把數學其中的奧妙形象起來,把深奧的數學變得淺顯讓學生聽得懂。老師教學中不斷改進,總結經驗,加強自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了解。這樣創設的高效數學課堂才會更有意義。
參考文獻:
[1]孫馨.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9.
[2]李德林.教學個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
[3]張金凱.打造高效課堂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1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