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俐慧
摘 要:在小學開設英語課程后,學校對英語教學一直較為重視,隨著教育政策的不斷改革,對小學英語教學也提出更高要求。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教學語言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具有重要影響,同時教學語言也是一種傳遞知識,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但目前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教學語言使用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本文對目前教學語言的使用現(xiàn)狀進行詳細說明,并提出具體英語教學語言使用建議。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語言;現(xiàn)狀及建議
引言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心智發(fā)展還不成熟,對很多事物不具有一定的判斷分析能力,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對于教師的依賴比較嚴重,教師的言行會對學生產(chǎn)生很大影響。英語作為語言類課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語言的使用也是在向?qū)W生進行知識傳授,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以及英語教學的效果,英語教師要充分意識到教學語言的積極作用及會造成的不良影響,提升教學語言使用效率,促進學生英語成績進步。
一、 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語言使用現(xiàn)狀
(一) 教師專業(yè)語言水平較低
目前,許多小學英語教師的英語口語專業(yè)水平較低,不具備良好的教學語言使用能力,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及學生英語學習。許多小學英語教師在上課中,英語口語發(fā)音不準確,音標的輕重掌握不到位,并且由于地域語言的差異,導致教學語言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規(guī)范,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盲目的模仿,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此外,英語教師對教學語言使用的標準技巧也有所欠缺,忽視了小學生實際學習能力,經(jīng)常在課堂中使用較長且復雜的教學語言進行講課,很多小學生根本聽不懂主要內(nèi)容,更跟不上教師語速,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及學生的積極性。
(二) 缺少良好課堂語言氛圍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運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行講課,教師從頭講到尾,而學生一般是被動接受教育群體,課堂當中沒有相關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教學語言也過于教材化,專業(yè)性,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偏離太遠,同時也沒有利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教師長時間處在課堂的主導位置,讓學生根本無法消化課堂知識,學生沒有一個良好的語言氛圍熏陶,造成小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受限。
(三) 教學語言缺乏情感色彩
無論是我國的母語還是英語,任何語言都具有豐富的情感色彩,在語言表達過程中,通過語氣、表情、肢體等配合,能體現(xiàn)人的真實情感。但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語言形式簡單、語句表述類似,基本與教材沒有太大區(qū)別,并且很多教師的教學語言沒有任何情緒,對于教材中疑問或是驚訝類的英語語氣助詞表達時,情感過于平穩(wěn),語氣也沒有做出相應不同調(diào)整,這樣呆板僵硬的課堂教學用語,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忽視了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自然使學生不感興趣,感覺枯燥乏味。
二、 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語言使用建議
(一) 發(fā)揮教學語言最大能效
英語教學在課堂中的教學語言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參照,同樣也是學習的橋梁。小學英語教學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基本英語知識,具有簡單的語言能力,通過對英語的多聽,才能實現(xiàn)多記,從而能更好的寫。由于小學生的身體正處在成長階段,會對身邊人說的話,做的事進行潛意識的模仿,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通過良好的教學語言為學生營造氛圍強烈的語言環(huán)境,同時要考慮小學生的能力范圍,有計劃地使用教學語言,由易到難,由淺到深。比如,針對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英語上冊第一單元《hello》,教師可以讓學生同桌之間進行基礎打招呼練習,緊接著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用品打招呼,學生可以自由發(fā)言,說出想要向什么工具問好,這樣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加強英語單詞記憶,并且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要對學生發(fā)言過程中的語氣及發(fā)音進行及時糾正,夯實學生語言表達基礎,最后可以提升難度,拓展知識,在對話中加入“goodbye”“bye”以及“see you”等,將打招呼進行完整練習,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重點,經(jīng)過不斷練習,可以使學生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二) 科學合理使用教學語言
由于課堂的教學時間是固定的,教師要分配好課堂時間,有計劃地在課堂中不同時間內(nèi)進行不同教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中,教學語言要做到精煉、簡潔、突出重點,這樣學生才更容易理解接受,及時消化所講知識,提升學生集中力。同時還要有效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單元學習,充分做好課前備課工作,全面掌握教學內(nèi)容,提升課堂互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比如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my family》一課中,教師首先詢問學生“who is at home”,然后引出接下來要學習相關“family、 father、 mother”等家庭成員的英語稱呼,在學生熟練掌握具體單詞后,進行課堂互動練習,加強其他成員如“grandfather”“grandmother”“sister”等單詞,教學內(nèi)容清晰有順序,充分發(fā)揮了教學語言的引導作用,促進學生英語成績提升。
(三) 豐富且規(guī)范教學語言
由于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教師的教學語言使用情況都會對他們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規(guī)范教學語言,為學生做良好榜樣,起到積極示范作用。教師在課堂中要盡量語言國際化、發(fā)音標準、表述流暢,盡量用簡單貼合實際的簡短教學語言,比如“hello”這一單詞,雖然是你好的意思,但在不同語境中,就會體現(xiàn)出不同的情感,語氣也會不同。其次要在教學中,加入一些有趣生動的元素,提升課堂樂趣。比如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對“shy”“strict”“old”以及“funny”等情緒性單詞講解時,要進行相關動作以及表情的演示,讓學生更直觀甚至可以直接猜出其中文含義,并且通過老師正確的讀音示范,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促進教學效果。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語言的使用,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與學生的成績,因此,英語教師要正視教學語言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調(diào)整規(guī)范教學語言,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合理科學地使用教學語言,發(fā)揮教學語言的積極能效,促進學生英語成績提升。
參考文獻:
[1] 肖天洪.談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9,(02):23-25.
[2] 宋菲.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3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