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蘭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普遍落實,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也有所變化,教學方向更科學,教學手段更合理。在新課改實施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也要依據學科的本質特點來進行有效的創新探索。而新課改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綜合評價課堂效率,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以能力提升為評價因素。本文結合新課改教學要求提出幾點教學策略,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學科直接影響著一個學生的人文素養與良好品格的形成,是小學的最基礎學科。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的首要工作就是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但由于受應試教育與填鴨式教育的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教學觀念落后、師生關系問題等,需要盡快解決。那么,在新時期、新背景下如何真正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呢?下面就結合作者的教學經驗及實踐,具體闡述如下。
一、以“新課標”為引領
《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靈魂,是小學語文教學最基礎、最完善的原則。因此,我們要以“新課標”為引領,在對課程性質與課程目標的正確理解基礎上,認真去落實各項措施,從而真正達到語文學科對學生素質培養的目的。
二、教師充分且有效地備課
教師備課的充分程度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因此保證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就是教師充分備課。備課需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教師應充分理解教材。教師對教材理解得越透徹,講課自然如行云流水,越易引人入勝,自然教授給學生的知識也越多,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二是教師需制定好系統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既要符合小學語文教學標準,又要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更要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環境。三是教師要有合理且高效的教學方法。充分理解教材之余,教師要能根據課本知識設計出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法。比如在授課前引導學生思考,對課文內容設下懸念,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獨立思考的欲望,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三、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若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結合語文學科特點,將語文與實際生活充分聯系,向學生展示語文趣味性的一面,從而使學生“愛屋及烏”。例如在教授一篇課文前,可以讓學生分組自由討論有關課文內容的東西,小學課文大多是對動植物的描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在實際生活中親眼所見與自己的想象結合起來,有想象便會有向往,有求知的欲望。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利于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四、注重情感教育的滲透,引導學生感悟
語文教學課程中包含了豐富的情感因素,教師在教學中可充分利用課文內容與課外延伸,點播引導學生的情感思考,從多個角度向學生充分滲透情感教育,使學生對自己身邊的親情、師生情、友情進行深度感知,從而引導學生培養愛心與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文本內容,確定情感教育的目標,從而實施情感教育。然而基于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使得他們對感興趣的事情更有耐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首先通過有效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因興趣而去學習探究,從而使教學的有效性得到顯著提高。語文教學中若缺少了這些環節,語文學習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就會變得枯燥無味,使學生疲于應付,從而導致喪失對語文的興趣與信心。反之,當學生能夠充分認識理解課文中體現的情感,領會文中人物的一舉一動的意義,體會到作者所運用的藝術手法的妙處,那么學生的語文學習便會充滿活力,知識自然都學會了。
五、教師應注重課堂反思階段的有效性
課堂反思,具體指的是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來進行自我評價,從而對下堂課的教學計劃進行改善。在知識方面,教師能夠通過課堂反思對所教授的知識進行不斷完善,而對于課堂上一些模糊的教學問題,教師需要通過課堂反思的環節以查閱資料和請教他人的方式來總結提高。特別是一些學科邊緣或者與其他學科交叉的知識,看似和語文教學無關,卻被學生問到了,這時就需要認真尋找答案,使學生的問題在下一堂課得到充分解答,并適當對其提出表揚,從而也培養了學生的好問精神。對于課堂上出現的一些教學意外,要認真思考分析原因并做好總結,積累經驗,以應對下次課堂中出現的類似情況。這些經驗也要勤反思、勤總結,真正提高教學能力。對于課堂上出現的新的教學想法,教師可隨時記錄,并有所實踐。教師也要注重課下與其他老師的交流配合,多多汲取經驗,彌補不足,從而在教學上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六、學校方面積極配合
在新課改背景下,若要使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得到充分提高,一定少不了學校方面積極有效的配合,如安裝多媒體與其他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多媒體教學模式能讓教學內容得到更加直觀的呈現,同時也可以使課堂更生動有趣,增加學生互動的興趣;學校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助于為學生打造一個更良好的校園學習成長的環境。另外,學校還應加強師資建設,并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教學培訓,保證本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從而為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構建良好的保障。
七、結語
總之,教學中各個環節的有效性直接關系著教學質量。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滲透,教師自身能力的不斷完善,使得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了些許提高。但真正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還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傾注大量的耐心去不斷探究和總結。只要肯花時間與精力,相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并非難事,并且今后也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白華.新時期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7(7).
[2]劉愛民.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7).
(編輯:馬夢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