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校轉型發展期間,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針對我校應用型本科的定位,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定位應體現專業需求、突出專業應用、實現為專業服務的教學理念,從教學大綱的編制、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調整以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改革,提高我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轉型;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教學改革;教學質量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階段,是我國教育實現從高等教育大國邁向高等教育強國的重要歷史性時期。目前,各地方本科高校已全面進入轉型發展時期。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是高校教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將專業應用融入到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教學中,是該課程轉型發展中必須深入探討與研究的問題。
一、 目前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存在的問題
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是我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操作技術、文字處理軟件、表格處理軟件、演示軟件、計算機網絡與應用等方面的知識。
目前,該課程的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一) 教學大綱不能很好地適應課程轉型發展的需要。
(二) 教學內容很少體現專業需求。
(三) 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有待更新。
(四) 考核方式單一。
因此,為了解決目前我校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為了貫徹落實我校轉型發展,經部門多次討論研究,最后提出了以專業應用為導向的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教學改革。
二、 轉型背景下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
為了更好地適應我校轉型發展的需要,為了更好地完成“以專業應用為導向的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教學改革”,為此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實踐。
(一) 積極調研,了解專業需求與專業應用。
(二) 結合專業需求,重新制定以專業應用為導向的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教學大綱。
(三) 改革教學內容,體現專業應用。
(四) 實行考核方式多元化,注重過程考核。
三、 以專業應用為導向的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教學設計
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的轉型發展已落到實處,并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下面以文字處理軟件Word2010,在自動化專業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為例,進行教學設計展示。
(一) 創設情境
教師應對自動化專業的專業特點、專業需求、專業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進行簡單的介紹,展示使用Word軟件來設計的與自動化專業相關的作品并進行適當的講解與引導,使學生對使用Word設計與專業內容相關的文檔作品更加直觀和形象化,從而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聯想與學習興致。
(二) 確定并布置任務
在創設的情境下,確定并布置本次課程的任務:使用Word創建一個與專業應用相關的、包括文字、圖片、表格等內容的Word文檔,要求作品主題明確、布局合理、修飾美觀。
(三) 自主學習、協作學習
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引導并提供給學生解決任務的有關線索。
1. 要求學生自由分組,每3~5人一組,以方便后期的學習與協作。
2. 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來了解本專業的相關內容,確定任務主題,搜索與其相關的文字、圖片、表格等內容,在此過程中學生可自擬主題,亦可選擇由教師提供的主題(見表1)。
3. 建議學生完成任務的基本步驟:修飾文本、插入圖片、插入表格、綜合設計與調整。
4. 提倡自主學習與組內協作學習相結合,倡導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和加深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解決方案。
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起到主導作用,實時地掌握每個學生的任務完成狀況,適時地引導學生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務,及時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保證教學計劃有質有量、有條不紊地實施。
(四) 效果評價
對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方面是教師評價,教師根據學生作品以及完成任務的過程進行合理的打分與評價,此部分成績占60%;另一方面是組內評價,小組內部各成員對每個人完成任務過程中所體現的學生自主學習及協作學習能力的綜合評價,此部分成績占40%。
小結
當前,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已成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涉及的專業多、學生廣,是高校教育系統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轉型背景下,對我校現有的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如何進行改革以適應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本文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研究與實踐。通過一個學期,在多個專業開設以“專業應用”為導向的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取得的成績可以看出我們的改革滿足了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需求,滿足了轉型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鄒北驥,李建鋒.大學計算機基礎現狀研究與對策分析[J]. 計算機教育,2010(12).
[2] 劉保菊,劉國恩.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思考與改革方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8).
[3] 范彬.轉型背景下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分析與改革[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