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茹
摘要:作為一名教師,讀書能給自己帶來快樂,還能體會這“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感受這一神圣職業帶來的崇高使命,讀書,能讓我遇見更好的自己。
關鍵詞:快樂;崇高;愛;成長
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在這七年的教師生涯中,體味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體會到了教師職業的崇高,正如葉圣陶老先生說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讓我明白教書育人,首先是育人,在學生的心目當中,老師是文化的傳播者,認為我們應當比他們懂得更多,他們崇拜老師,模仿老師,可捫心自問,自己離一個真正的文化人還很遙遠,所以,讀書很有必要,作為一名教師,我要致力于讓讀書成為自己的一種職業習慣,充實并提高自己,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時刻牢記!
一、 讀書,帶來快樂
孔子以自己的品行影響他的弟子,弟子推崇他的品行得以著《論語》;孟子以“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的闊達,因材施教,終成大器;韓愈以“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的嚴謹而著《師說》;亞里士多德從“理論理性”出發,提出“文雅”之說;陶行知,魏書生,李鎮西等等,這些教育家在教育中獲得了成功與快樂,相信這是他們融入學生,融入教學中的所得,讀了這些著作后,仿佛更明白了,要想獲取經驗,就要融入學生中,去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開啟他們純真的心靈,點燃他們智慧的火花。在課堂上,我總是與學生們一起探索課文中的知識,做學生的榜樣。每當我傾情朗讀,總會得到孩子們的掌聲,他們總喜歡聲情并茂的讀著課文,喜歡在游戲中學字,喜歡在探索中學文。在我的鼓勵下,學生們迸發出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會把“禾”字一撇當成歪歪戴的帽子,會把“從”字當成并排手牽手的好朋友,還會把“翔”字看成是山羊因為得到一對能飛的翅膀興奮地把尾巴都翹起來了,在孩子們的眼里,每一個字幾乎都能變得那么有趣,那么可愛,我從心底里愛著他們。教師,讓我感受到快樂,一種無以言說的幸福感,徜徉在孩子們的世界里,我覺得自己無比幸運,無比快樂,雖然我沒有孔子那般的聰慧,沒有魏書生那般的熱情,也沒有李鎮西那般的成功,但這份快樂我會珍惜,會用一生去延續!
二、 讀書,感受教師的崇高使命
老師是學生心中的偶像,老師的一舉一動孩子都愛模仿,要做個讓學生尊重的老師,自己才能體會到崇高使命的所在。
家長總是說:“我家孩子就聽老師的,老師的話比圣旨還靈,到家了誰的話都不聽了”,由此看來我想到了孩子的向師性,在學習了魏書生老師的教育理念后,我也曾刻意效仿,在班上設置了一個讀書角,每天中午不再是監督孩子們看書,而是靜下心來和孩子們一起看書,看他們愛看的書,并和他們比賽復述書中的小故事,說說自己的想法,暢所欲言,想怎么說就怎么說,誰落后了就表演一個節目,哪怕是我落后了同樣會認認真真的表演一個節目,再讓他們回家跟父母講講其中的故事,我發現這樣做以后學生們的日記有話可寫了,而且師生關系也融洽了不少,上課的氛圍相比之前活躍多了,在班上已經不需要我總是板個臉裝嚴肅去震懾他們,還比之前更有威信了。孩子們把我當成他們的朋友,日記里向我傾訴他們的心聲,說出他們的悄悄話,我感到很欣慰。
三、 讀書,更懂得如何去愛
我們常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要愛學生,可怎么去愛學生呢,是一味縱容?還是做一個嚴師去無聲的愛?當我感到困惑時,魏書生老師就在書中談道:“光強調教師要愛學生是不全面的,還應具體研究怎樣去愛,想愛還要會愛。如果不會愛,原來想愛,后來也變得不愛了。”作為教師的我也和所有教育者一樣熱愛自己的學生,但對于如何去愛卻未做過深入研究,并且很多時候學生一犯錯,就大聲斥責、批評,沒真正試過如何走進他們的世界,心平氣和地用道理去說服他們,沒有冷靜下來想想,如何愛才得法,怎樣做才是最正確最合理的?班上有個后進生,既頑皮又不愛學習,掃地屢次逃跑,喜歡拿別人東西還不承認,父母都告訴我說,他們放棄了孩子,老師你也不用太費心,對于這樣的孩子我一度束手無策,借助魏書生老師的教育理念,學會愛孩子,我相信,孩子在愛的溫暖下,會慢慢融化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心太難了。孩子完全不跟我溝通,說什么都不吭聲,一度都想過要放棄,但想想,父母放棄了他,如果老師也放棄,他的人生一輩子就完了,于是耐著性子,每天跟他來個十分鐘談心,他依然我行我素。兩個月之久,直到我都要懷疑自己的堅持了,所謂的愛是否有意義。直到一天,班干部會議中,班干部說,現在班上進步最大的就是這個孩子了,雖然他成績沒有很大改變,可不會再拿別人的東西,也不會再欺負同學,還會幫同學做事,聽到這些我很意外,看來他雖然口頭不說什么,但心里還是有想法的,聽著班干部在細數他的改變,覺得很欣慰。原來這就是愛,相信是愛讓他有所改變。更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孩子也一定會愛上讀書,愛上學習!
現在的我,在勤懇工作之余,總愛靜下心來看看書,因為相信書會帶我去到一個更美妙的世界,感受“坐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的自在,在書中我也將找到一個全新的自己,在書中成長,在書中感受快樂,在書中找到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使命感,在書中去找到愛孩子的方式。不知未來如何,但在讀書的道路上我會一如既往地走下去,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