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艷麗
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其識字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的發展,是培養和提高的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而且有研究表明識字教學對促進學生大腦發育,強化大腦各區的神經聯系和貫通有積極的作用。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重視,并采取有效的辦法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識字教學;低年級;效率;興趣
前言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在最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曾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所以,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和識字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為此,在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和結合兒童的生活經驗,將兒童熟知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有效開展識字教學,不斷提高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教學效率。現筆者就關于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問題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 積極創設良好的識字環境
在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識字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對于教師來說識字則是教學的重要內容。所以,為提高識字效率,加強學生對生字的把握,教師可以通過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識字環境的辦法,讓學生在一定的識字環境中認識生字,掌握生字,并逐漸學會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合理使用所學的字詞。比如說,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一定的社會環境識字。社會環境是學生學習和掌握漢字的有利空間,更是廣闊的識字課堂。為此,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在社會環境中去認識生字、鞏固所學。比如說商店超市的名稱、店牌名、電視節目中出現的字、物品標牌等等。例如在學習“表”字時,由于學校和班級內都有表揚欄,而且很多學生對表揚欄都有很深的印象,所以筆者就借此機會引導學生回憶他們經常看到的表揚欄上“表”字的寫法,或者鼓勵他們在學習后再去表揚欄看看,從而進一步鞏固了學生對“表”這個字的認識。除此之外,筆者還經常引導學生走進圖書館,選擇和借閱自己感興趣的圖書,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在選擇圖書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識字量,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學會獨立閱讀,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除此之外,在班級中讓學生輪流發放作業,也是幫助學生有效識字的途徑之一。當然除了校園環境外,學生的家庭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優良的識字環境。而且家庭是學生較為熟知的地方,學生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事往往更容易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師的識字教學還可以充分聯系學生的家庭生活,通過創建學生熟知的家庭環境來引導學生識字。
二、 注重對低年級學生識字興趣的培養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筆者發現學生識字的途徑和方法其實是多種多樣的,雖然有時候他們的方法難免顯得稚嫩,但是只要能夠有效促進他們識字,作為教師的我們都應該對其進行積極的鼓勵和肯定。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來選擇自己容易接受的識字方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比如說,教師可以采取字謎識字的方法。由于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且對周圍的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利用猜字謎的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而且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生字的印象,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比如說在學習“暖”字時,由于學生很容易和之前他們所學過的“愛”字混淆。于是筆者給學生編了這樣一個謎語:“爪字頭下一個小朋友,坐在地上曬日頭。”學生根據所學很快答出是“暖”字,然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如何把謎底變成“愛”字,這時有學生突發奇想說:“爪子頭下禿寶蓋,小朋友團結多可愛。”經過這樣的謎語游戲后,班上便再也沒有學生把這兩個字搞錯。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編一些便于他們識字的順口溜。特別是在教學一些具有相同聲旁字時,教師就可以根據不同的字形編出順口溜。如在認識“泡、飽、跑、炮、袍、抱、雹”時,就有順口溜“有水把茶泡,有飯能吃飽,有腳就賽跑,有火放鞭炮,有衣穿長袍,有手輕輕抱,有雨下冰雹。”這樣,不僅可以使教學顯得輕松愉快,而且還可以活躍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三、 向學生傳授一定的識字技巧
良好的識字方法和識字技巧可以在學生識字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在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獨有的教學方式,引導和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識字技巧,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識字的樂趣,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具體來講包括這幾方面的內容:首先,正音識字。由于我國幅員寬廣,人口眾多,所以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文化,這一方面是我國多民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文化現象,也是漢語語言的博大精深之處。但是也成了學生掌握好并說好普通話的一大障礙。表現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有很多學生n和l不分。對于這種問題其關鍵就在于幫助學生正音。比如說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了一定量的生字以后,有意識地指導他們制作一張按音序排列的生字表,并在該表中將學生受方言影響重的音節歸類整理出來,然后帶領學生經常去讀,這樣一來,學生們普通話讀得準多了,同時又減少了學生寫錯別字的現象。其次,是通過對比識字。這主要是針對學生識字過程中遇到的形近字而言。對此,筆者就要求學生主動收集漢字的常見部件,并且進行“按部件歸類”的語文實踐活動。比如說在學“堆”字的時候,筆者就引導學生找一找自己學過的字中有哪些跟這個字相似,學生能夠總結出有“準”“誰”“難”等這些字,對此教師就立即將學生找出的字寫在黑板上幫助學生對比記憶,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率。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識字。實踐證明勤查字典是主動識字的一個有效辦法,也是學生獨立識字的一個重要途徑,更是語文的一項重要技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總之,識字方法多種多樣,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實際有效引導,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參考文獻:
[1] 苗占芹.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A].2014年10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4.
[2] 馬莉.寓教于樂,輕松識字——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淺析[J].赤子(上中旬),2016(22).
[3] 劉寧.識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識字興趣[J].中國教育學刊,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