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瓊??
摘要:近年來創新創業教育受到了各界的關注,我國在創新與創業方面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理念,這對高校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與要求。對學生予以創新教育以及創業教育也是提升高等院校競爭實力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應當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對教育模式予以有效的創新與調整,讓學生可以接受高效的創新創業教育,其基本模式與路徑會對教育質量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因而對此展開探討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本模式;路徑選擇
新時代背景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學生所面臨的就業形勢愈加嚴峻,創業成為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方法與手段,而要想在創業中獲得優勢,學生應當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以及綜合實踐能力。在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創業形式與方法愈加多樣化,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創新與創業實踐。但是由于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尚不成熟、社會經驗較淺,他們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定的問題,為了使其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理念,高校應當對相關教育活動予以重視,選擇有效的模式與途徑展開相關工作。
一、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模式
(一) 素質教育模式
近年來,素質教育理念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創新創業教育也應當以此為指導,提高教育的實效性。首先教育應當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保證每名學生都能夠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有所收獲;其次,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理念,更要讓學生具備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使其可以參與創業實踐;最后,教師關注學生創業意識、創新思維、創業精神的培養,使學生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要與時俱進,使學生的素質與能力能夠適應時代發展需求,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二) 實踐創業模式
傳統的創新創業教育僅停留在表面上,教師僅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卻并沒有意識到讓學生參與實踐的重要意義,這對學生創新能力、創業能力的發展來說是不利的,一些學生雖然有明確的創業意識,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展開創業活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高校應當采取實踐創業模式開展相關教育活動,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培養與發展。首先,教師應當積極引進模擬教學軟件,在課堂上營造相對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融入到課堂氛圍中,感受到創業的內涵;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參觀與學習,讓學生可以和企業的管理人員進行溝通與互動,了解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質;最后,高校可以在校內設置創業園,使校園內部能夠形成良好的創業氛圍,讓學生有機會親自進行創業實踐,為學生步入社會展開創業奠定基礎。
(三) 專業與創業相結合模式
為了使學生能夠將專業知識應用到創業中,高校還應當踐行專業與創業相結合的教育模式。第一,高校應當將創業作為專業教學的一部分,并將創業人才培養目標納入到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使二者成為統一的整體;第二,高校應當針對各個專業的不同需求,設置差異化的創業教育課程,使二者能夠相輔相成,讓學生的專業能力能夠在創業實踐中得到發展,而其創業實踐素養也可以在創業學習中得到提升;第三,高校應當讓學生明確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是開展高質量創業的重要基礎,讓學生能夠自覺進行專業學習,并從專業角度出發尋求創業方向與方法。
二、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路徑
(一) 開展多樣化的創業實踐活動
為了鼓勵大學生參與創業,高校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多樣化的創業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例如,在經驗交流與知識傳授方面,高校可以組織學生與創業者展開必要的交流與互動,讓學生明白創業的不易,了解創業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高校也可以利用新媒體手段,在微博、微信上發布創業信息與創業知識,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如何創新、如何創業,同時也可以實現實時的交流與互動;在實踐方面,高校可以與企業合作,舉辦創業技能比賽,讓學生有機會將自己的創業想法提出并積極展開實踐,借助學校提供的設備與資金,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創業夢想變為現實,并在實踐中提升自身的能力與素質。
(二) 建立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團隊
專業的創新創業指導團隊是學生開展實踐創新活動的重要保證。第一,團隊內的教師應當具有創新精神,能夠不斷學習新的理念,這樣才能夠對學生予以有效的指導;第二,團隊內的教師應當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樣才能夠向學生傳遞經驗與技巧,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創業中遇到的困難;第三,團隊內應當具備各個領域的專業人才,高校可以采取外聘、兼職的方式吸引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企業家等參與到教育指導工作中來。
(三) 創新創業管理模式
為了保證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高校應當積極創新創業管理模式,讓學生有機會展開創業實踐。首先,在就業管理中,高校應當對學生提供必要的知識保障,即對學生的創業理念與創業實踐能力予以培養,使其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發展;其次,高校應當建設實訓基地,讓學生可以真實開展實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高校應當努力尋求政府以及社會各方面的支持,保證學生在實訓的過程中可以得到充足的資金與設備支持;最后,高校應當對參與創業實踐的學生予以跟蹤式管理與服務,了解其創業發展的全過程,如果學生在創業中遇到問題,高校應當及時予以幫助與指導,保證學生的創業活動可以實現良性發展。
三、 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創業成為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方法與手段,高校應當順應這一趨勢,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使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等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在模式上,高校應當采取素質教育模式、創業實踐教育模式以及專業與創業相結合的模式展開相關工作。在路徑選擇上則需要開展多樣化的創業實踐活動,建立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團隊,與創新創業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陳曉華,吳君明.高校圖書館支撐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選擇[J].科技經濟導刊,2016(31).
[2]李艷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與路徑研究[D].溫州大學,2016.
[3]管震.淺析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分析和路徑選擇[J].人力資源管理,2016(01).
[4]朱鑫銓.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分析和路徑選擇[J].繼續教育研究,2015(09).
[5]李秋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本模式和路徑選擇[J].閩江學院學報,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