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丁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為以后語文的深入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可想而知思維能力提高對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思維能力;課堂教學
知識與思維能力一直都是相互促進與相互制約的關系,即知識的學習能夠促進思維能力的提高,而思維能力的提高又能夠促進知識學習能力及水平的提高,是相互促進發展的,所以在知識教學過程中培養和提高思維能力是必然的。小學語文教學作為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階段,對整個教育教學都有著直接性和重要性的影響,在語文知識教學中也同樣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所培養和提高,進一步證實思維能力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對此,下文詳細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常見的問題,然后深入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策略。
一、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分析
(一) 教學過程中師生的互動少
雖然在新課改推動下,很多老師已經在課堂教學中增加與學生的互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也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及應用能力進行了有效培養,但仍然還有部分老師在語文教學中沒有充分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一貫地進行灌輸式教學,將課堂中師生互動教學部分的內容減少,導致很多學生的小學語文學習一直處于被動狀態,這不利于學生小學語文學習興趣、主動性及積極性的激發與提高,進而影響小學語文的整體教學質量。
(二) 語文老師的教學觀念比較陳舊
在實際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小學語文老師仍然認為課堂的主體是老師,教學的方法是死記硬背,導致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難以實現、老師教學方法難以得到創新、語文閱讀等輔助性教學難以實現等不良現象的出現,導致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不高。
(三) 應試教育存在很多弊端
我國目前小學教育中仍然還選擇應試教育模式,并且還廣泛存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不但使小學語文教學脫離了小學生社會生活,還違背了我國教育立意,不利于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應用能力及思維能力的提高。在應試教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學生多數的時間都在學習中,很難感受到學習語文知識的快樂,嚴重打擊了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積極性及主動性。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對策
通過上文對小學語文教學問題的分析,我們了解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因為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能夠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及效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具體的提高對策如下:
(一) 增加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互動環節
第一,小學語文老師要積極深研語文教材,將語文教材中繁瑣多余的內容減掉,將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提煉出來,然后制定相應的語文教學方案,以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第二,要不斷引用新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方法與情境教學方法,以營造出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增進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進而培養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能力;第三,老師可以直接運用問題式或探索式教學模式實現小學語文教學,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適當設置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去發現、思考和解決語文學習中的問題,以提高學生小學語文問題發現及解決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的課文《荷葉圓圓》時,老師要先對該課文的教學重點進行了解,即讓學生簡單描述荷葉,這就要求老師先簡單概述一下教學內容,然后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圖片功能向學生展示荷葉,并提出“現實生活中荷葉有哪些形狀?”等問題。
(二) 積極轉變小學語文教學觀念
第一,老師要深刻意識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實現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要積極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不要單純地只是將教材中的知識照本宣科的教授給學生,而是要在“以生為本”的原則下,適當增加實踐性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第二,老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以不斷豐富語文知識教學內容,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與思維能力。
例如,在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課文《鳥的天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將課堂教學分為三個課時,第一課時為老師教學部分,即使用傳統式教學方法,教授學生該課的生字詞;第二課時為老師引導教學部分,即給出簡單提示,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語言描述,以實現對他們觀察能力和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的培養;第三課時為自由開放式教學部分,即老師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且不作任何干預,讓學生獨自進行語文學習,這能夠最大限度地打開學生思維,以激發學生活躍地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 提高對學生提出問題的重視度
小學生的主動性比較差,如果提出的問題沒能獲得教師的回應,很容易失去自信心,所以要非常重視學生提出的問題。
例如,在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課文《草原》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比如草原上有什么?哪些地方才有草原?所以,不管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多少,教師要先關注學生的提問,并且耐心地與學生一起解決問題,為學生提供方法,那么下次學生再遇到問題,就會主動地向教師提問。
結語
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教學制度的不斷改革,尤其是小學教學制度的改革,已經形成一套完善的新課程改革制度,并在小學教育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中就包括了小學語文教學,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及效率得到了跨越式的提高。盡管如此,小學語文教學仍然還存在師生互動不夠、應用教育弊端多和老師教學觀念陳舊等問題,所以需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思維能力,以促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葉多榮.小學語文教學中應怎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7,(02):95-96.
[2] 李玲.淺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創新教學[J].學周刊,2016,(26):175-176.
[3] 趙雙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5,(26):171.
[4] 張曙光.小學語文教學問題實踐性轉變與學生思維能力提高研究[J].才智,2015,(0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