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摘要:語言作為一門交際的工具,人們學習它的主要目標就是進行口頭或書面形式的各種交流。而目前在應試教育的大趨勢下,許多初中英語教師卻將教學重點放在了提高學生英語讀寫的能力上,忽略了口語表達的重要性,造成學生也輕視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鍛煉,使啞巴英語的普遍現象極其嚴重。為扭轉這一局面,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清楚英語學習的本質,將口語能力培養當做重要課堂環節去對待,讓學生不但掌握好英語知識,還可以輕松應用英語交流溝通。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培養
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因為學生沒有必需的語言環境,聽和說的應用較少,單純借助課堂教學中教師創造的語言環境,無法達到能夠順暢交流的目的,獲得的只是最基礎的英語詞匯語法知識,或者作文寫作的應用。隨著英語學習對實用性的重視和要求,語言學習的目的是交流,師生逐漸意識到口語表達方便實用性的重要特點,因而初中英語教師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 導致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滯后的因素
1. 語音與口語教學的重視程度低。小學英語的課程設置大體為每周三到四節課,課時容量有限,造成學生口語鍛煉的時間不多。加上之前小學英語教學沒有對口語嚴格的要求,或未能傳授給學生標準的發音,尤其在農村地區英語教師并非全部是專業老師。而過渡到中學階段,教師又太過關注語法的講解,導致課堂英語的純粹使用頻率較低,以至于學生每天接觸英語聽說的時長不超過一小時,口語時間大大縮短。長此以往,啞巴英語的尷尬現象就會出現。
2. 語境條件受到限制。在英語教學整體任務中能夠操作語言表達的時間不多,缺乏明確具體的口語要求;初中生的詞匯量匱乏,造成不會說及不敢說的心理障礙,害怕被他人指點恥笑。教師在課堂上為了可以及時完成教學任務,不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口語表達機會,又可能因為課程講授較為隨意,近乎大部分內容都以漢語來進行講解,減少了利用英語在課堂上進行交流的機會,無法讓學生享受到英語語境的感染與熏陶,阻礙了其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
二、 培養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對策
1. 結合閱讀訓練,堅持多聽多練
聽力和閱讀是語言材料的輸入,口語和寫作則是語言信息的輸出和傳達,閱讀量的積累與口語表達能力的呈現是相輔相成的,不積累一定量的詞匯、習慣短語或詞組、句式用語以及其他語言材料,就難以擴充詞匯量,語言表達就會受到阻礙。大量的閱讀既可以擴充詞匯量,培養語感,也能夠提高語言的信息量與價值,讓學生言之有物,更加能培養其運用英語思維的良好習慣。大量研究表明,引導學生大量閱讀適應其閱讀能力和水平的文章或語言材料,使學生掌握足夠的語匯資源,就能在實際交流溝通中順暢表達自我的思想,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學生的閱讀材料可以與課外讀物相搭配,也可以來源于英文報刊及雜志中的篇章段落,不必截取較長的文章篇幅,選擇短小精悍的短篇美文也可以加強閱讀興趣。
2. 結合誦讀環節增強口語表達能力
語言輸入和輸出的一體化要依靠讀的過程來完成,學生不但能夠在誦讀當中豐富語言材料,為語言的說奠定重要基礎,而且還是一項訓練講話的主要任務和重要方式。在誦讀中能夠培養語感,指導學生改正錯誤的發音,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保證流暢度與完整性,并深度感受語句的語氣和語調。這不僅可以成為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必要基礎,還是培養其語感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善于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誦讀活動與任務,比如全班朗讀、分角色扮演或雙人對話誦讀等形式,使學生接觸許多閱讀素材,針對精彩的篇章和段落引導學生養成熟讀的習慣,達到出口成章的效果。長此以往的堅持就能夠使學生積累到大量的語匯和句型,掌握和擁有豐富的語言材料,在誦讀當中培養其感知和駕馭語言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核心環節。
3. 明確口語表達連貫簡要的特點和要求
學生英語口語的表達內容應當緊密圍繞探討的話題,避免出現偏離現象;句序的組織應合理,符合語法規則,句子之間的銜接要自然流暢,各層次之間的過渡要清晰,邏輯須呼應。盡管這是口語表達最初層次的要求,但卻不易真正達到。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聽力或閱讀素材,幫助他們分析詞句和段落的層次,引導其形成固定的語言表達方式,能夠展開語序連貫、層次分明的表達。也可以定期舉辦主題演講活動等,組織學生認真撰寫演講稿,反復練習試講,在此過程中加深學生對英語口語表達的體會和情感。
另外,教師應當讓學生了解語言表達時要盡可能做到簡潔明了。口語表達的終極目標的能夠與人沒有障礙的順暢溝通,所以交流所用的語言必須簡單明晰。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恰當的會話情景,讓他們在口語表達時盡量避免使用復雜句和復合句等長句的形式,簡單的短句形式可以更加準確清晰地表達意思,還可以使聽者在短時間內了解清楚對方想要傳達的話語內容,能夠有效消除交流對話當中的障礙與誤會,最大限度地提升溝通的有效性。
口語表達的另一特征是要得體,即表達交流時應注意說話的場合與對象,以及文明用語的重要性。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擴充一些關于東西方文化差異的背景知識,讓學生真實體會到語言得體的意義,例如可以講述發生在中西方的有關語言表達內涵產生差別的趣味故事,穿插部分行為差距夸張的中外軼事等。教師還可向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聽力素材,特別像會話或短篇故事類似的語言材料,引導學生傾聽并研究與分析材料故事當中的人物及其情感和語言等。
三、 結語
英語口語教學仍然是一項任重道遠的艱巨任務,教師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凸顯英語的交際溝通作用與功能;為其提供更多的口語鍛煉機會,鼓勵他們多說多讀,增加其語言輸出的積極性,在多樣化的口語任務訓練中提高英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孫麗麗.初中生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策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0.
[2]勾曉英.如何培養初中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J].學周刊,2017,05:36-37.
[3]李天君.淺談如何培養初中生的英語口語能力[J].學周刊,2015,24:188-189.
[4]丁穎.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4,2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