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賀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與網絡傳播的深入,幾乎全班的學生都有智能手機、手提電腦等設備隨時上網。所以在上課時,手機成了老師最大的敵人。怎么樣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讓低頭一族參與到視聽說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聽說能力是每一個老師急于解決的問題。本文從翻轉課堂的角度,以產出導向法為理論基礎,根據內容設置,微課引入課堂,采用聯合教學模式,有效的改變目前的聽說課堂現狀。
【關鍵詞】翻轉課堂 產出導向 聽說課堂
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學生獲取資源的渠道更加豐富、更加多元化,在包括4G網絡、微信、智能手機等多元化媒體的沖擊的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落后于時代的要求,學生及家長對英語課堂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但是課堂時間有限,所以對于老師來說,如何把這些有利的學習資源如電影、新聞、歌曲等這些多模態的語言、聲音、圖片和視頻融合到學生的聽說教學中,又不會占用課時,是教育者們積極尋找的新的教學模式和理念。那么微課和翻轉課堂的融入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一、獨立學院視聽說現狀
對于二級學院的學生來說,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缺少足夠的信心,大一課還沒上呢就說:老師我英語不好,對英語沒有興趣,基礎不足,連英語單詞都讀不出來,更別提聽了。大多數課堂都是老師的一言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欠佳,玩手機的現象很普遍。學習手段單一,大部分老師就是聽和對答案,全是書本的聽說題,反復聽,缺少互動,雖然有語音室和多媒體,但是利用率低,先進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設備與學生的學習效率不成正比,滯后的學習策略更是提不起來任何的課堂氛圍,所以聽說課堂顯得枯燥乏味得讓學生想睡覺。那怎么才能激起學生的欲望,把知識與當今熱點聯系起來,引爆課題呢?今年來興起的微課與翻轉課堂為有效的改變了目前獨立學院大學英語視聽說的課堂現狀提供一個途徑。
二、以產出導向法為理論依據,引入微課與翻轉課堂優化聽說課
產出導向法是外語教育專家文秋芳老師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該理論包括三個部分:教學理念、教學假設和教學流程。所謂的教學理念包括“學習中心說”、“學用一體說”、“全人教育說”;教學假設主要是輸出和輸入假設;教學流程分為“驅動”、“促成”和“評價”。文秋芳老師在“輸出-驅動假設”的前提下,提出了老師為媒介,以產出為起點,介入一定的語言知識和相關材料的輸入,最后以產出為最終目的,并最后做出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所有輸入的材料都是為有效產出服務的,是產出的技術支持者。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就是個引子,貫穿整個流程,推動學生有效的體現教學理念和教學假設。那么根據這個理論體系,大學英語視聽說可以以微課的形式給予足夠的輸入,也可以用翻轉課堂進行開放話題的產出輔助。
翻轉課堂是由美國可汗學院在2011年一個名為“用視頻重塑教育”的演講中發起的。他把很多免費的教育資源上傳到一個叫“Youtube”的平臺上,這樣的模式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好評。此后,國內國外很多老師受此啟發,顛覆了老師課上講授的傳統,學生可以課前用看視頻代替老師進行知識輸入,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設計為主。這樣的教學模式相比較傳統教學模式更能體現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模式。微課是翻轉課堂的主要載體,他選取的好壞決定這個翻轉課堂的有效度。
自從2013年傳入中國后,微課就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滲透到教育界各個方面。它是以視頻為載體,融如文本、語音、視頻和圖像,短小精悍,不僅提高了學生英語聽說能力,還能幫助學生理解語言的文化內涵,這種形式多樣的互動模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還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那么在聽說課堂上老師可以用翻轉課堂的形式提供本次聽說的話題引發學生的輸出討論,然后結合微課給予一定的語言輸入,最后在有效的老師的輸入中介中,學生會修改以前的產出驅動,最后目的是提高他的有效輸出。
三、構建“微課+翻轉課堂”模式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實證性研究
“微課+翻轉課堂”的模式取兩者精華,有機結合到產出導向法的課堂模式中,豐富課堂活動,吸引學生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那么如何利用“微課+翻轉課堂”構建優質高效模式,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呢?筆者就以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為例,對以產出導向法為理論,構建大學英語聽說課堂進行實證性研究
筆者隨機選取三個自然班,分別來自于經濟管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和語言文學學院,用一年的時間,對他們進行翻轉課堂模式,引入微課,以有效的產出為目的。首先每一堂視聽說課之前都會給學生大量的材料,然后讓學生分組完成并在課堂上做representation,比如unit5 urban pulse這個單元,我會給我的學生五個城市和他們的英文介紹視頻及材料,這些是課后微課的,那么課上每組派代表翻轉課堂,對每個城市進行有效的產出介紹。在介紹之后,從老師評價變成小組互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的調動起來。其次,在課中,以微課和翻轉課堂的形式引入音樂、電影片段、演講等相關的輸入以及游戲環節,比如講問路口語時的旅游探險還有講介紹時的你猜猜,都收到了不錯的課堂效果。最后,為了不占用課堂時間,語法以微課的形式,用微信的方式讓學生自由選取。
筆者發現在以產出導向為理論基礎,翻轉+微課的課堂模式更受獨立學院孩子們歡迎,有效的利用了課堂時間,達到了有效產出的目的。根據試卷調查和成績統計,這個三個班有80%的學生口語水平有明顯提高,95%的學生積極的參與到了課堂活動中來,課堂上幾乎沒有學生看手機現象。
四、實證研究對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的意義和啟示
1.雙主原則。既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中國特色的教育環境中,關于教師的角色一直存在兩種說法,一是教師是教室的靈魂,傳業授道解惑,把課文教好是他的主要目標;二是教師是裁判,組織學生完成輸出任務就行。但是在以產出導向法為主的微課結合翻轉課堂的聽說課模式中,筆者更傾向教師是導入者,是有效語言輸入的中介;學生通過這個媒介參加所有課堂活動,是學習的主體。老師和學生的良性循環是一堂生動互動課的關鍵,二者有機結合,課外多元化資源和課文融合,才能達到學以致用,從根本上否決大學英語學習無用論。endprint
2.輸入材料的選擇。輸入材料可以以微課的形式,在課前或課后翻轉課堂,可以是英語電影、美文、新聞等多元化角度。特別是英語電影,可以讓學生從聽覺、視覺和觸覺去感受英語的原汁原味。比如在講到英美文化的差異時可以用微課的方式引入電影《刮痧》,讓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到跨文化的信息。在選取電影時要根據學生的程度,選取語速適中的,比如說:《獅子王》,在講到環境的話題時可以截取電影中辛巴和他父親對話的那個片段。原版的新聞和偉人演講也是聽說課上很好的素材。學生只有積累了足夠的輸入才能有效的輸出,否則就是說不出來。
3.語法的講解。視聽說中有口語句型的提煉,就涉及到語法的輸入,但是對于獨立學院基礎低的學生,語法就不能一句話帶過,否則下次他不會自己應用,但是課堂時間有限,于是利用微信或是微課的辦法,既不占用課堂時間,又能達到學以致用。教師可以利用手機微信的平臺,建立一個應用平臺或群,把自己制作的語法視頻或ppt傳上去,供大家學習。
4.游戲的翻轉。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場景游戲或者動作猜測游戲來鍛煉產出,比如描述人物,老師可以分成N個ppt,有娛樂人物、卡通人物、體育人物和其他,學生用口語來描述,同組人猜,看哪組猜的多。這樣的游戲更適合獨立學院學生喜動不喜靜,發散式思維的特點,讓聽說課堂變得不再索然無味。
5.提高教師的微課制作技術。在產出導向的理論下,一切有利于產出的輸入都是課堂模式的支撐,而老師作為媒介,怎么樣發揮她的作用才能讓教學理念得到體現呢?在知識爆炸的當代社會,只有不斷的更新自我,提高自我才能跟上學生的思維,時代的步伐。在微課+翻轉課堂的背景下,老師要不斷提高制作水平,一個精美的ppt更會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首先有了食欲。
總之,以產出導向法為理論基礎,根據內容設置,微課引入課堂,采用聯合教學模式,構建優化課堂,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讓學生不再有口難言。而課堂的翻轉也讓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主動性增強了,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循環達到最佳效果,這符合國家教育部對大學英語的要求,也滿足未來社會對學生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文秋芳.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04).
[2]孝紅波.大學英語多模態視聽說教學中原版電影導入的互動模式[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4.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