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作英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中醫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我院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6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加用中醫護理。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肺功能改善情況進行比較。結果:經過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中醫護理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可顯著提高護理效果,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中醫護理;改善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上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老年人群的發病率比較高,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咳嗽、喘息、咳痰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了嚴重的影響。這種疾病在急性發作時患者需要住院治療,這也給家庭和社會產生了一定的經濟負擔。因此,對于這種疾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應該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實施治療。本文選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我院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60例,對其采用不同的護理措施實施治療,效果比較顯著,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我院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6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56.9+10.5)歲,病程4-25年;研究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45180歲,平均年齡(59.5+10.7)歲,病程5-26年;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方法
對兩組患者先采用抗炎、抗感染、平喘、止咳、祛痰,糾正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等藥物進行治療,再用呼吸機進行通氣輔助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措施。研究組采中醫護理措施:(1)對患者的生活起居進行護理,保證病房內的環境良好,定時的進行通風換氣,室內溫度濕度等要保持正常。(2)患者的飲食護理。治療的過程中,要指導患者注意飲食,藥物治療的同時注意藥食同源的理念,不斷的強調合理的膳食是治療疾病的關鍵,例如銀耳可以幫助患者潤肺化痰、滋陰止咳、開胃等效果。(3)患者如果同時伴有便秘、腹瀉、睡眠質量差、高熱、喘、咳、痰等癥狀,應該在辨證的治療后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4)對患者指導相應的呼吸訓練,并且應該教會患者采用手部穴位按摩、腹部加壓暗示呼吸法、呼吸體操訓練等鍛煉方法。(5)護理人員要切身的為患者考慮,從患者的角度想問題,關愛患者、體貼患者、耐心的回答患者的疑問。(6)充分的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對于存在焦慮、抑郁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及時的開導患者,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肺部功能改善情況進行觀察分析。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6.0對其進行分析處理,用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x2檢驗計數資料,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效果優18例、良10例、差2例,優良率為93.3%,對照組患者的肺部功能改善效果優15例、良8例、差7例,優良率為77%,研究組明顯的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常見的以持續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并且可以預防和治療,氣流的受限進行性的發展和氣道以及肺臟對有毒顆粒或者是氣體的慢性炎性的反應增強有著一定的關系。這種疾病的病因至今不是很清楚,大致的和環境以及個體因素有關?;颊呷绻L期的吸煙、粉塵作業、化學物質的吸入以及營養、室內外的環境等因素有著必然的聯系?;颊咴谂R床上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喘息等癥狀。因此,對于這種疾病應該采取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措施,才能幫助患者緩解癥狀。
中醫護理優化方案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實施護理,對中醫用藥、健康宣教等方面進行護理,將所有護理的內容進行簡化,讓護理人員明確自身的職責,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中醫護理強調“三分治、七分養”,“防重于治”等辦法,通常的會采用針灸、按摩、拔罐、中藥熏洗等傳統的中醫技術進行治療,而且中醫理論講究人體是以氣血、經絡、臟腑等內在聯系的一個比較完整的整體,采用望、聞、問、切的辦法來獲取患者身體的基本信息,并且對其進行診斷、治療。而且中醫比較提倡養生,包括運動養生、飲食養生、起居養生以及精神養生的治療辦法,可以對于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并且減少了急性期的發作次數,使患者病情進展的速度減緩,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狀態,并且有效的改善了預后。
綜上所述,將中醫護理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可顯著提高護理效果,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