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我國職業教育也越來越關注,目前在中等職業教育中,推行新的教學模式,如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文章探討了中職數控專業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的開發。
關鍵詞:工學結合;一體化;數控課程
一、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
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其特點在于在工學結合的課程中,進行學習和工作,反過來,再通過工作來不斷推動學生的學習,即學習和工作是一個整體的。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能夠不斷推動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職業認同感的一個同步,滿足職業能力的發展,與此同時也遵循著一定的技術規范。
二、數控技術應用專業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這個概念在課程中有詳細的介紹。它歸屬于加工制造類,專業代碼為051400,基本學制為3~4年。技能主要包括數控車削加工、數控銑削加工、加工中心加工和數控機床裝調與維護。
三、開發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開展工學結合的一體化課程,能夠有效地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數控機床操作的結合,這樣能夠極大地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一方面,學生能夠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方面。另一方面,能在實踐的過程中,有效地運用相關的理論知識,不斷地使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得以強化。大量的研究顯示,在中等職業的數控技術教學過程當中,展開工學一體化教學,不但能有效推動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且也能增強學生實踐方面的基本能力,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都有一定的增強。現在,我國的中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在發展中有著很大的差距,由于在生產設備和技術方面的差異,不同的企業對數控技術方面的人才資源要求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本著數控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進行選擇特定的人才。對于這些相關的技術人才,我們也與當地的職業院校進行聯系,做到人才的定向培養。
四、開發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有利于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建立
對于中等職業院校而言,今后的辦學方式多數是本著學校和企業相結合的模式進行,這樣才能滿足當前社會的不斷發展,可以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的發展來定向培養一些人才。隨著中職院校工學一體化教學的開展,這就需要學校不斷拓展自己的教學空間,將課堂搬到企業當中去,學生在一個真實的工作環境下工作,才能更好地體驗到今后該如何工作。最近這幾年,有不少的中等職業院校已經開設了工學結合的一體化課程,收效不錯。通過采用工學一體化教學模式,為學生今后的職業教育奠定了基礎,這將給學校的教學模式帶來一定的變化,這也會使得中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在走出校門后,更容易找尋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與此同時,中等職業院校在開展工學一體化教學過程中,也會發現不少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將會使教學模式發生變化。比如,在職業院校雖然已經開設了數控技術應用專業課程,但是基于資金缺乏,缺少一定的數控實習設備,造成設施不足,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只是學到了一點理論知識,而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根本不會使用的現狀。
五、開發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有利于學生盡快適應職業崗位的需要
學生到了中等職業院校后,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學生需要從“學習角色”轉變到“工作角色”這一個過程是很不容易的。在角色方面能轉化成功,完全取決于學校對學生的培養模式。“工學結合”的模式,一方面,使學生和企業能夠進行直接接觸,學生在畢業后,就能夠很輕易地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工學結合”的教學成績能夠直接反映中等職業院校的辦學能力,可以為職業院校的專業調整,實現課程的開發提供一個最為直接的根據。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是實現工學結合模式的一個基本前提。想要打造一支具備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隊伍,只有依靠企業的不斷加入,才能讓職業學校及時了解企業中的一些崗位要求,崗位職務能力方面的要求,使得職業院校能夠根據崗位的培養目標來設置不同的專業類型,逐步使得課程開發建設搞好,為企業培養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楊國勇.試析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的誤區[J].職業教育研究,2013(8).
[2]顏曉華.淺析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的開發[J].職業,201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