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討現代城市商業綜合體在公共空間展示設計方法運用。從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基本概念出發,對新型公共空間的概念和特點進行界定,闡述多角度的、綜合的、互動的現代設計在公共空間中的重要作用,并對裝置與裝飾的藝術表現;交互與互動的交流方式;情感化與主題化的創意表達,這三個方面表現方式進行剖析,現代公共空間展示設計原則展開深究,進一步地揭示城市商業綜合體中公共空間的展示設計的重要意義。現代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的推進離不開藝術化展示設計的發展,合理運用不僅能增強空間與大眾的交流,激發空間活力,而且還能優化環境風貌,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關鍵詞:城市商業綜合體;公共空間;展示設計;空間裝飾
一、城市商業綜合體概念
現代城市商業綜合體是由“建筑綜合體-多個功能不同的空間組合而成的建筑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城市商業綜合體基本概念是混合使用中心“Mixed-Use Center”,也就是指具有兼容性的聚落建筑中空間功能的混和狀態。
目前商業綜合體的名詞解釋是:城市中的商業、辦公、購物、交通、文娛、游憩等不同性質、不同用途的空間進行排列組合,在城市公共空間作為鏈接的基礎上,構成新型的相互依存、共贏互補的的綜合空間,這種方式能夠充分發揮建筑空間的協調作用和空間功能的互補,形成多樣的、高效的、綜合而統一的一個或一組建筑綜合體。
二、城市商業綜合體國內外現狀
城市商業綜合體在上世紀中葉在歐美國家就已經萌芽,到上世紀末就已經形成具有規模的商業綜合體空間聚落,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例如德國柏林索尼中心、日本東京六本木。中國關于城市綜合體概念是在2000年之后開始出現的,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擁有例如北京三里屯village、上海新天地這些同時具有地域特色和現代綜合功能的中國城市商業綜合體。同時,這種大型商業綜合體隨著城市副中心開發模式的逐步成熟,快速擴張成為城市建設的主體。商業功能為第一組成部分,同時伴隨的功能還有城市文化交流、市民休憩活動等綜合功能。
三、商業綜合體中公共空間的分類及特點
傳統商業空間的劃分方式比較簡單:內部空間、外部空間,內部空間公共空間,從形式上可以分為街道式空間、廣廳式空間和院落式空間。從商業綜合體的特征中可以劃分出一種新的空間形式--聚落式空間,這種空間形式不拘泥于內部或者外部,是一種空間或者建筑的輪廓圍合形態,可以具體理解為廣廳式空間和院落式空間的綜合,打破了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的界限,是城市空間新秩序的建立。
城市綜合體聚落空間的特點:
1.流動性。主體空間與若干空間相互連貫、流動,使人在空間的重疊與交叉中產生不同心里感受,而小空間通透與大空間圍合,形成空間水平方向的穿插,對非消費行為--包括交流、停留、行走等行動有很好的引導作用。
2.聚合性。空間當中的公共交流場所又依附于展示、活動、沙龍、藝術展覽等一系列文化類的交流活動,因此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在滿足既定的使用特性的同時,又更多的為文化活動參與個體之間提供了精神交流的場所。
四、商業綜合體空間展示設計現狀分析
傳統商業空間先裝飾方式是“叫賣式”,強調消息內容傳達,以告知的方式讓人被動接收信息。現代商業綜合體為信息的傳達提供“交流空間”,設計者通過綜合的設計裝飾手法,對信息內容組織策劃,讓人以互動交流的方式對信息有效接收。因此,現代商業綜合體提供了合理場所,標志性的空間裝飾能夠引發關注、引起思考,更能夠為商業吸引人群產生逗留和消費。
以德國柏林索尼中心為例,四千平米的聚落空間,是一個頂部為張拉膜遮陽結構的小廣場,地面是極簡主義設計師彼得·沃克設計的幾何圖案景觀,光線充足商鋪環繞,僅這些固定的裝飾設施每年能吸引八百萬游客駐足,而每個人的平均停留時間是90分鐘。世界杯期間設置了大型電視屏幕和大型裝置藝術;樂高旗艦店以樂高積木為元素大型雕塑;每年圣誕節的節日裝飾,這些特定時間的空間裝飾方式更是讓游客數量和駐足停留時間翻倍上漲,隨之而來的對商業消費額的大幅拉動。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商業綜合體和公共空間裝飾具有雙贏的效果,一方面綜合裝飾手法能夠豐富空間趣味性,為大眾提供新型的交流平臺;另一方面為商家提供新型的、更加藝術化的信息傳達方式更直接,宣傳效果也更有效。
五、公共空間展示設計原則
現代公共藝術表現形式多樣,公共空間裝飾設計也愈發的多元化,設計者開始多角度的看待公共空間的相關設計要點。裝飾設計作為當下影響力最深遠的設計方法之一,其表現方式多樣,如形態藝術化、色彩裝飾化、功能多樣化、材質趣味化等。
現代商業綜合體的聚落空間與傳統公共空間有很多不同,包括空間尺度、空間內部外部的劃分、空間通透性等方面,因此現代商業綜合體公共空間在傳統裝飾手法的基礎上還增加了景觀、裝置、雕塑和互動設施等多種藝術表現方式。
1.裝置與裝飾的藝術表現
裝置藝術是一種將精神主題注入創作之中的作品,與現代雕塑藝術相同,裝置作品也擁有很高的裝飾效果,是現代商業空間裝飾的首選,其特點是:造型具有張力;精神主題突出;引起關注引發思考。裝置作品在公共空間中的設置從時間角度可以分種:
(1)永久性裝置作品,作品一般是在空間營造階段共同設計建造完成的,是空間主旨精神的體現。例如美國拉斯維加斯經典的百樂宮酒店,中庭的公共空間頂部是一個名為“Fiori di Como”的大型裝置藝術作品,由現代派藝術大師吹制的2000朵琉璃花組成,而這件氣勢恢宏的藝術作品正是為了突出酒店的主題“自然之美”。
(2)因特定的時間、事件而設計的階段性裝置藝術作品,比較常見是節慶活動、商業宣傳、藝術展覽、大型體育集會等等,創作主題也是圍繞事件中心話題展開,例如2006德國世界杯期間,裝置設計的關鍵詞就是:德國和足球,以德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符號為主題的系列裝置作品,被放置在了包括勃蘭登堡門、索尼中心、柏林大教堂在內的多個公共空間內,向全世界各國游客直觀展示了德國汽車制造、數學、音樂、文學、足球等世界領先方面。
現代裝置作品對放置空間的要求比較高,商業綜合體能夠為其提供合理有效的場所作為交流的平臺,從另一個家度來說,裝置作品為商業綜合體的聚落空間增加裝飾效果,同時也為其增加也精神主題,也可以理解為“場所精神”。
2.交互與互動的交流方式
信息傳達從傳統的被動告知轉變成現代的主動接收,交互方式的進步成為主導的推動力量,交互的概念最早出現在現代工業設計領域,講的是從用戶體驗角度的信息接收,隨著物聯網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交互為前提的互動性展示設計成為公共空間的信息傳達的首選方式,受眾人群通過參與、互動的方式從交互裝置中接收信息,這樣的信息接收更加直觀、主動、有效并且記憶深刻,因此以交互為前提的互動交流在現代展示設計中更加事半功倍。
3.情感化與主題化的創意表達
唐納德·諾曼在其著作《情感化設計》中將設計中的情感化進行了詳細分析,將情感化設計由低至高分為三種水平:(1)與外觀關聯的本能水平;(2)與使用關聯的行為水平;(3)與記憶關聯的反思水平。情感化與主題化的空間設計是向用戶傳達特定情感信息的,并且在用戶體驗角度,讓使用者在體驗的過程中準確的獲得展示空間所要傳遞情感體驗。可以說情感化的主題表達是設計師通過空間信息的傳遞引導使用者從另一個角度觀察生活,使用者能準確的體驗到使用過程中的情感傳遞,并且享受其中的樂趣。
六、結論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現代商業綜合體發展迅猛,公共空間的形態也越來越多樣,設計作為第三產業能夠有效的增加空間的附加值,優質的公共空間設計概念能夠讓商業空間的價值最大化,通過總結現代商業綜合體的公共空間裝飾特征,也是對現代城市空間的有效梳理,提升城市規劃設計理念。
作者簡介:李琳(1982- ),女,漢族,籍貫:黑龍江,天津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工業設計系青年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工業設計與產品語意、公共藝術與展示空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