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
【摘要】初中數學習題教學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生通過習題練習,一方面,可以牢固已學的知識點;另一方面,可以查找漏洞,進行彌補.因此,研究數學習題教學,是發展學生數學能力和數學思想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多層次;習題教學;方法
一、初中多層次數學習題教學內容與原則
數學習題教學除了要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基本方法的總結,還要上升到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這就是“多層次”習題教學的根本思想.具體來說,“多層次”數學習題教學不僅是解題的教學,還應包括數學習題中蘊含的思想方法的教學,例如,轉化的思想的教學,在解題中我們常常運用轉化的思想將一般轉化為特殊,把抽象轉化成具體問題,把立體圖形轉化成平面圖形,將多元轉化為一元等;再例如,數形結合思想的教學,就是把數和形結合起來分析問題,充分利用代數、幾何各自的優勢,數與形相互結合相互轉化,共同解決問題.這些內容都是初中數學習題“多層次”教學的重要內容,而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第一,“多層次”教學要體現基礎、方法和思想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二,習題選擇有層次并具有代表性,要具備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升華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的作用;第三,教學過程要總結方法滲透思想.比如,在一類例題習題教學過后,或者一個典型習題教學過后,或者學生練習過后都可以作一個小結反思.反思解題過程,總結解題策略和思想方法,尋找多種解題方法,或分析條件和結論后自己編制變式練習,使數學學習成為一種主動思考,而不是死板的套用公式.
二、初中多層次數學習題教學設計分析
通過上述分析,對初中數學“多層次”習題教學內容與原則有了比較清晰的分析,那么接下來筆者分別從初中數學《數與代數》與《空間與圖形》兩個領域入手,通過實際的教學設計,分析“多層次”習題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運用.
(一)乘法公式“多層次”習題教學設計
習題教學設計第一步,課前熱身,概念練習.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小練習讓學生自己填空,然后進行講評.這是最初的公式運用階段,在這個環節中,應弄清乘法公式的來龍去脈,注意掌握公式的本質特征,認清公式中的“兩數”.
化簡下列代數式:
習題教學設計第二步,課堂練習,運用公式.例如,教學可以向學生說明,學習公式不能只會正向運用,有時還需要將公式左、右兩邊交換位置,得出公式的逆向形式,并運用其解決問題,因此,通過這樣的習題訓練,培養了學生的逆向思維,使之明白公式除了正向用也可以逆向用這一道理.
在初中代數習題課當中,多層次教學方法主要針對的是學生解題思路的訓練,特別是對公式的靈活運用能力.
(二)等腰三角形“多層次”習題教學設計
習題教學設計第一步,自查梳理、回顧知識.教師可以通過例1,幫助學生回顧所學知識點.
例1 如圖1所示,在△ABC中,BC=8 cm,AB的垂直平分線交AC于點E,△BCE的周長為18 cm,則AC的長為多少?
這種自查題的設計很基礎,主要是知識的基本運用,不需要用到太多的技巧.讓學生完成自查題,然后說出答案及解題方法,并對每個題進行變式練習.在完成自查題目的過程中體會所用到的解題思路.
習題教學設計第二步,典例分析,內化知識.教師可以通過例2,幫助學生提升思維,熟練運用所學解題技巧.
例2 如圖2所示,在△ABC中,AB=AC,過點B作∠ABC的平分線,交AC于D,當∠A是多少度時,△BDC是等腰三角形呢?
例2的設計主要是體現方程的思想,通過已知條件找到等角,再運用內角和定理等相關知識建立方程求解.同時也是等腰三角形里面角相關的性質的運用.
習題教學設計第三步,綜合應用,拓展提升.教師可以通過例3與習題,達到拓展思維的目的.
例3 如圖3所示,AD平分∠BAC,EF垂直平分AD,求證:∠B=∠CAF.
此例題是等腰三角形和垂直平分線的綜合,培養綜合解題思維,本題的教學可以用雙向分析法引導學生分析解題思路,然后指導學生書寫規范而清晰的解題過程.
從上述三個層次的習題教學設計可以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基礎的題目可以讓學生自己做,然后教師重點講解易錯點;對于一般運用的題目,根據不同分類講解,每一種講解過后可以配以類似的習題進行聯系,要求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最后對于比較綜合的題目,教師可以采取雙向分析方法,協助學生分析出解題思路,發展學生的思維.
三、結 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學注重習題教學,強調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培養數學素養,因此,習題教學應滿足學生長期發展的要求,符合新課標的理念;數學習題教學應分成不同層次,逐步建立知識結構,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解題方法和策略,增強數學思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