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妙
摘 要: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舞蹈教學中應用非常常見,將這種理念引入到學前教育的舞蹈教學中,不僅能夠解決當前幼兒園所面臨的舞蹈教學的問題,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運動能力。本文從兩個方面出發,對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的應用進行闡述,以供其他學者參考。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學前教育;舞蹈教學
中圖分類號: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3-0220-02
一、引言
舞蹈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從整個舞蹈的行進中可以鍛煉人體的形體美和身體協調能力,是一種具有空間特性的藝術形式。舞蹈課程在學前教育過程的開展,能夠促進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在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傳播理念是引領學齡前兒童與大自然相接觸,鼓勵兒童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它和傳統意義上的音樂教學理念不同,因此在現代社會備受關注①。
二、奧爾夫音樂的特點
奧爾夫音樂體系實施的主體是學生,更加強調對學生內心世界的開發利用。奧爾夫音樂體系在引入學前舞蹈課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奧爾夫音樂教學因素的課堂上學生們可以同蛙鳴筒來聽秋天里的青蛙叫聲,可以用手腕鈴鐺來展現春天的細雨飄零。當所有的學生都一起來奏樂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獨特的旋律久久回蕩耳畔。奧爾夫音樂不僅在課堂上給學生以發展空間,也能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一)整體性
音樂存在著整體性,它不是獨立的部門,是由好多個細化分支一起組建而成。音樂不是淡出的視覺聽覺的結合,而是一個具有綜合特質的學科。奧爾夫音樂的主旨是將肢體語言和音樂引言融為一體,來表達自身的情感。這種方式是結合了傳統音樂的優點,也結合了現代音樂的優點而形成的一種新的音樂藝術形式。
(二)能動性
學前兒童缺少生活經驗,比較天真,且具備天馬行空的想象,也就是說他們對音樂的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也比較強。當教師展現出一幅畫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想法來進行音樂表達,例如:用拍手、用簡單的樂器來表達。如果環境并不便利,也可以讓學生通過、筷子、報紙等代替音樂進行表達,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也能夠調動學生對樂器使用的積極性。
(三)積極性
奧爾夫音樂體系不僅能夠知道學前教育的舞蹈環節,還能夠在教育教學中增加學生的情商。在奧爾夫音樂教學中,可以通過對學生無關的訓練,調動學生各個感觀的協調能力。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不僅僅作為一個聆聽著處在其中,也可以通過動動身體,扭扭屁股、小聲哼唱來才遇到其中。這種參與性特別強的音樂形式,有助于學生的情感表達和內心宣泄。
(四)本土融合性
奧爾夫音樂重在理念,它沒有規定一個標準的示范課程,鼓勵人們依照本國的文化,將其音樂理念融入其中,這樣雖然給教學帶來一定難度,但也給各國的奧爾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無限發揮的空間。從本土出發,中國的奧爾夫結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語言、民歌、童謠甚至是方言。這種音樂更被人們熟知,更為人們所接受。因此,各國的奧爾夫理念相同,卻在具體內容上有所區別,不會使奧爾夫局限在某一時代、某一國家,而是持續創新,不斷地發展②。
(五)階段性
音樂不僅僅是學習好的學生的專利,而是所有學生后天努力的環節。有些學生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音樂自然就不好,就不要浪費精力去學習音樂了。這是一種錯誤的思想。享受藝術是每一個人的特權,追逐藝術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事情。一個學前學生,如果讓他演唱一個高難度的歌曲,也許他做不到,但是,在教育中針對其發展特性來降低教學難度,他們就可以達到要求。奧爾夫音樂教育之所以適合于學生,是因為他們在初始階段就懂得節拍和韻律。
三、奧爾夫音樂理念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注重教學的“整體”發展
舞蹈教學模式的創新性,讓幼兒園舞蹈教學比其他學科的教學更加受學生的喜歡呢。在奧爾夫音樂教育中,其教育教學環節不是獨立精致的,通常和美術、藝術等相結合,共同促進舞蹈教學的開展。在幼兒園的舞蹈教學體系中,奧爾夫隱喻而教學體系可以輕松的與學前教學主題相結合,促進學前教育活動的開展。學前舞蹈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變的,可以通過對學前的舞蹈教育環節增加地域性的特點來進行設計,增加學生體會知識和文化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還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將知識傳輸到學生的腦袋中去。
(二)教學的整體“參與”
讓學生在課堂中參與其中,不僅能夠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具有很好地促進作用,也能夠培養學生的課堂參與能力。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發揚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讓學生將身體和音樂融為一體,不僅能夠放松心情,還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在舞蹈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舞蹈藝術的能力是讓體驗者參與到其中,并借助借助肢體語言來表達自身的情感。在學前兒童的藝術活動中,更應該強調活動過程中的情感表達和個性展現。教師要在支持的基礎上加以不同形式的鼓勵,鼓勵學生積極的表達自身的想法,而不是把學生教授的如同“機器人”一般。在學歷前學生的成長階段,想象力和長造粒是與生俱來的。因此,教師應該在舞蹈教育教學中,促進學生通過舞蹈的形式來展現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且有感情的融入到音樂帶來的情境中去。在學前兒童的舞蹈教學中,有效的將其情感表達融入到舞蹈中去,可以豐富教師課堂的教學方式。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家長布置一些簡單的作業,讓他們在家庭教育中結合學生的特點查找相關的舞蹈進行學習,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才藝展示,教師可以根據其展示的舞蹈加以指導,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舞蹈風格,從而提高學生的舞蹈技能③。
(四)童謠、諺語、民歌和舞蹈相結合,體現奧爾夫的民族性endprint
奧爾夫音樂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特點,多以民族音樂作為舞蹈的素材。它的表現方式與我國傳統的歌謠相同,例如:《兩只老虎》《小白兔》《采蘑菇的小姑娘》等等。這些內容不僅貼近生活容易理解,也朗朗上口便于讀唱。其表現形式多樣,不拘泥于童謠,還有諺語、民歌。
(五)“多元化”的奧爾夫音樂課堂
在傳統的舞蹈課堂上,教師往往只是示范性的給學生展示舞蹈,導致學生在課堂上也只是被動性的跟隨,并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奧爾夫舞蹈教學體系中,明確指出學生學習音樂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心靈要求。在幼兒舞蹈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豐富課堂教學模式的方式,實現課堂多元化,進而滿足不同學生對于舞蹈的要求。例如:教師可以采取比賽、游戲、情景再現等方式,來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舞蹈表現力,促進他們掌握更多的舞蹈技巧,提升舞蹈學習的信心。
(六)有針對性的課堂切入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身材條件不占優勢,動作的協調性也不靈活,經驗相對缺乏,但是他們具備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吸收奧爾夫音樂教育精髓的舞蹈課堂,以學生階段性學習能力作為課堂切入點,充分考慮學生的藝術興趣,情感需求和接受能力,轉換傳統的舞蹈教學模式。在奧爾夫音樂課堂教學中,以文化的角度進行切入,可以降低舞蹈理解上的難度。學生在理解舞蹈的基礎上,隨著自己的思維進行創作,進而展現學生的舞蹈天性和潛能。這樣的舞蹈課堂不僅能夠讓學生體會舞蹈藝術帶來的樂趣,也能夠增加學生的音樂素養。
學前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奧爾夫音樂教育方式,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夠豐富音樂課堂的教學模式,還能夠調節課堂氛圍,有效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教師應該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進一步的摸索實踐,加以改進運用,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四、結語
奧爾夫教學體系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讓學前的學生更加自主的參與到舞蹈課堂中來,還能夠帶領學前的學生體會舞蹈給生活帶來的樂趣。舞蹈教學在學前階段的教學中開展,既能夠幫助學前學生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還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是一門值得推廣的新型舞蹈教學手段。
注釋:
①周梅.淺論奧爾夫音樂在高師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07):62-63.
②郭子暄.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對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啟示[J].大眾文藝,2013(15):225-226.
③劉蕾,何玉.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對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啟示[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3(03):169-1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