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
摘 要:教學效果是指在各種因素作用下從事教學活動所產生的最終結構。教師作為構成教學活動的基本要素,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提升教師素養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學素養;教學效果;專業能力
十年對于整個歷史長河來說,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對于一個人的整個生命歷程來說,也只不過是幾分之一。但是對于我來說,十年就是我職業生涯的全部,它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見證著我的成敗得失,我的歡笑淚水。僅此記錄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探索、實踐以及不斷反思的心路歷程。
一、愛?不愛?愛!
馬卡連柯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準則,沒有對學生真誠的熱愛,就不可能投入到教育事業中;沒有對學生的愛,教師的工作就失去了真正的意義和目的,熱愛學生是教育的全部秘密。我愛我的學生嗎?
剛工作時,我更像是個學生,我喜歡我的學生們,因為我曾經就是他們,而現在我能夠站在三尺講臺上向他們傳道授業解惑。我急于表現自己的知識和擁有知識的自豪感,我急于用平等質樸的情誼建起師生間友誼的橋梁。我想我是成功的,因為我和學生打成一片,他們當我是知心的大姐姐,考試成績也總是名列前茅,我以我全部的精力毫不保留地付出。但是我也是失敗的,在學生的評教中我的分挺低,學生并沒有我想象的那樣全然地認同我。
后來我慢慢被時間磨平了棱角,日復一日地和學生打交道,也生出了厭倦。職業倦怠感使我變得麻木,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那年恰逢我懷孕身體虛弱先兆流產,所以保住寶寶成為我的第一要務。我的工作失去了色彩和動力,我失去了對學生的熱愛,丟掉了工作的意義。直到我休完產假再次回到學校,久違的校園和初為人母的責任感,讓我重新審視對學生的感情。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后也能夠得到她的老師最真誠的愛。我終于知道我是愛學生的,我真心地希望,有朝一日,他們能夠成長為一個真實、健康、獨立、有尊嚴的人,成長為一個能夠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作出貢獻的人。在這十年,我因為對學生的愛,也開始熱愛我的工作,因為我的工作塑造著學生們的心靈,我愿意為之奉獻所有的心血!
二、能?不能?能!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除了傳授做人的道理,教授知識顯得更加重要。教育部長周濟曾經說過“教師必須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教師只有知識淵博,才能履行好教書育人的職責,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
自從走上講臺的第一天起,我就想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因此那時備課的主要指導思想就是讓學生喜歡自己。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每天花很多時間備課程,一個教案悶頭修改十遍,上課的時候我意氣風發,總是想著如何把備課的所有內容都講完,如何讓學生高聲附和,一堂表面熱鬧的課就這樣結束了,自我感覺良好,就這樣度過了自己教學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我的專業知識不完備,有時會給學生錯誤的知識,而且不能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的錯誤觀點。在教學對象上,我也是以我自己為中心,學生只是我服務的對象而已。盡管課堂熱鬧,盡管成績不錯,但是學生在評教中給予我的評價并不高。我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他們提醒我要注意向有經驗者學習,要夯實化學基礎,我陷入了第一次反思,也陷入對自己能力的懷疑。
我知道我的專業知識有待提高,每天上課前都去聽兩位有經驗的老教師的課,我的教案仍然寫很多遍,課前寫備課教案,課后再調整、完善融入反思,再寫第二次教案。我研讀教材,分析教材的編寫意圖、特點、知識結構、知識體系的深廣度。為了帶好高三,我每晚兩點休息,研讀大量的化學試題,總結解題技巧。但是我覺得我還是不行,上課前我都會恐懼,站在講臺上總是害怕沒有給學生講到位練習到位。直到學校讓我帶重點班的化學課,我才意識到我能夠做一名好老師,更加貪婪地學習著專業知識。
現在的我在課堂上把自己放在幫助、支持、引導學生活動、為學生的認知提供必要的服務的地位,一切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中我注重采用適當的方法回顧先前的知識,注意舊知識對新知識學習的支持性作用,注意及時復習和鞏固,注意對重點知識進行強化,對難點知識能循序漸進地予以巧妙突破,我在專業素養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三、行?不行?行!
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在于能否向學生呈現準確、清晰、邏輯結構合理的知識,幫助學生高效率地輸入、儲存和輸出新信息,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我的特長在于表達,利用優勢我多次在賽課活動中獲得優異的成績,也深受同事和領導的肯定、學生的喜歡,我有能力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最積極的影響。并且在教學過程的事實中,我總是能夠引導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及時進行作業的輔導與作業的批閱,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反饋和評價。在課堂上,我善于組織管理,創造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把握學生的思維動態,使學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我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也愿意不斷學習、刻苦鉆研,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行!
十年教學生涯,十年的磨礪。我不再有初為人師時的忐忑不安;不再有面對工作的茫然無措;不再有教案書寫的粗枝大葉;不再有教過且過、無心得無反思的空洞教授。通過不斷的自我提升,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滿懷信心、銳意創新、向著研究型專業化教師方向邁進的我,我愿意用我的一生去詮釋教師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