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暉
摘 要: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制藥行業生產過程中潛在的職業病危害,嚴格貫徹落實生命安全第一的生產理念,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本文根據國家《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規范》相關要求,以制藥企業的生產與健康監護為對象,簡要探究歸納。具體結合本企業原料藥生產實際,以及對一線職工極可能造成的職業病危害及其身體危害程度,提出相應的防護對策,強化對生產現場的管理等。
關鍵詞: 制藥企業; 職業危害; 健康監護
1 制藥企業職業危害因素分析
眾所周知,制藥行業屬于相對特殊類的產業,尤其是對于生產標準、質量控制、流程規范等,要求極為嚴格。結合本公司實際來看,對于制藥企業而言,一般情況下,原料藥生產工藝步驟較多,且生產周期比較長。更加通俗點來概況,即在某藥品生產過程中,各工序之間基本呈現為間斷式生產,這一點與既往人們熟知的其它工業品流水線一站式全程生產有很大區別。正如上述所言,制藥企業的生產特殊性,使得其在很多環節的各方要求是極高的。總體來看,生產時間不固定,生產工藝特殊性等是直觀表現。
如,在原料藥生產中,板框壓濾工序是將物料中的液態化學品和水分甩干,以此來為下一工序提前做足準備。板框壓濾過程由于空間開放,密閉操作差,廢氣收集困難,所以這一環節職業病危害因素較難控制。不僅如此,國家衛生部門近期也頒布過新行業規范,現行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國衛疾控發[2015]92號)中,重點就上述內容予以硬性規定。結合實際來看,涉及制藥行業原料藥生產板框壓濾工序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是化學物質類,如:苯類、甲醇、丙酮、醋酸乙酯、乙酸、鹽酸、氨、三氯甲烷、正己烷等。這些在原料藥的生產使用過程中,由于工程防護設施不到位或設備、管道密閉不嚴造成危害因子的逸散,再或者在送料、取料、出料、廢棄料排出等相關環節,均時刻威脅著當工序崗位職工的身體健康。此外,少部分由于設備檢修前設備清洗、吹掃不到位,使得機器設備管道中殘存有毒化學物質,繼而直接對作業人員造成職業危害??傮w來看,各類有害的化學物質會通過固態、液態乃至氣態等,均可能對操作人員造成職業危害。
2 制藥企業職業健康監護
通過上述簡要探析,對于制藥企業原料藥生產過程中潛在發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因素,基本可以概況為三方面。第一是原料藥生產工藝的復雜性,使得很多工序作業人員或多或少不可避免會接觸一些有害物質。第二是設備檢修與維護、現場管理等機制缺失,并進一步影響著作業人員的操作。第三是制藥生產線現場的設計問題,包括通風設計、衛生質量與控制監測等。
基于此,筆者結合工作實際,簡單提出幾點看法。
首先,工藝設備的布置。確??茖W且合理,具體應從工藝要求來合理布局。例如,可避免離心機集中安裝,設計單獨的隔離間。對于原料藥生產工藝的特殊性和流程的復雜性,也決定了作業人員的操作難度等。對于這一點,上述也闡明過了。需要注意的是,整個生產區域實際上屬于封閉環境,并且各區域間是相互聯系的。正因如此,在以往各區域經常會發生交叉污染的不利局面。所以,通過設立單獨的隔離間,來避免交叉污染,是比較可行的。在實際操作中,可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加快新科技產品的更新應用。具體操作方面,可將與離心機配套的空壓機、風機、水泵等設置在上述提到的單獨隔離房內。不僅可以規避化學污染,還可以防物理噪音污染的目的。
其次,對原料藥工藝的控制。以上有針對性的就設備布局方面提出了一些前沿看法。此外,筆者以為,需要重點控制的基礎部分應當還是工藝流程的優化方面。可加快提高原料藥生產的硬性條件,即自動化水平。通過此,盡可能減少操作人員直接接觸化學物質的頻次、時間、空間等,即消除不必要的危害性環節。不僅如此,假若未來發展改造中,工藝條件允許的話,可將離心機蓋改進為帶觀察口的蓋子,或者是以透明材質為主的蓋子。如此以來,方面作業人員與現場管理人員進行觀察。在此基礎上,可對有機溶媒物料加封不銹鋼蓋,讓離心機內腔盡量處在一個負壓狀態。在這種情形下,空間內的有害化學物質將會很難外泄。
第三,作業人員的個體防護與應急救援。作業人員的個體防護是核心所在,也是健康監護與現場管理圍繞著的中心點。當然,需要對各區域各崗位職工嚴要求。操作人員需要依照過程中可能接觸的化學因素、性質等,嚴格規范自己,包括工作服、防護鞋、手套、呼吸防護等用品。此外,綜合考慮到化學品合灼傷事故比較常見,對此,本公司先前改造設計中,專門在作業點15m 出位置處,設置一個應急噴淋洗眼器裝置,保證一定區域空間內的水源供應24 h 充足。不僅如此,還需要配備相應的裝備。對于極端突發較為嚴重的事故,緊急急救之后立即送往定點醫院。對于刺激性氣體外泄的事故,第一時間讓所有人員撤離現場,這是第一準則。當然,需要在操作現場設置相配套的預警裝置、監控裝置等,一旦發生事故,將損失和危害直接控制在一個最低范圍。
綜上,筆者簡單提出了幾點可行建議,以便為相關企業提供一些可循經驗。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尤其是人力部門,今后需要將重點放置在對職工的培訓、再教育方面,增強職工的應急技能以及職業危害防護意識。在現場設立職業危害告知卡,警示著各崗位作業人員時刻遵守生產規則、工藝程序。
參考文獻
[1] 崔偉, 劉培良, 崔萍,等. 制藥廠職業性變應原健康監護6年總結與探討[C].全國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術會議. 2010.
[2] 趙遠, 馮玉超, 馬煒鈺,等. 某制藥廠水蜜丸自動制丸生產線職業病危害辨識及防護措施研究[J]. 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 2018(1).
[3] 單愛珍, 李莎. 安全評價在制藥企業中的應用研究[J]. 湖南安全與防災, 2010(3):48-50.
[4] 李莉莉. 新形勢下職業健康監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工業, 2016(9):00298-00298.
[5] 劉麗芬, 梁嘉斌, 王致,等. 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分類在評價項目中的應用[J]. 中國衛生工程學, 2013(1):14-17.